人民的名义

评分:
6.0 还行

原名:人民的名义又名:In the Name of People

分类:剧情 / 悬疑 / 犯罪 /  中国大陆  2017 

简介: 夜幕下的汉东省京州市,看似平静的官场霎时间阴云密布。国家部委项目处处长赵德汉涉嫌

更新时间:2017-05-18

人民的名义影评:反贪的名义

https://gcd0318.wordpress.com/2017/05/15/%E5%8F%8D%E8%B4%AA%E7%9A%84%E5%90%8D%E4%B9%89/

2017年05月15日
反贪的名义
Filed under: 视听 — gcd0318 @ 04:23
热播剧人民的名义收视率创了新纪录,可喜可贺,看来民间对反贪的呼声是很高的,而且那么多明星和老艺术家组成的阵容,随便拉出一个都够一卖,攒在一起凑出好戏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其间还传出八卦,江湖盛传陆毅拉低了这部片子的整体演技,有人问张丰毅怎么看,老戏骨扔出六个字:意料之中的事。真是心疼陆毅,已经很努力了,而且在当前40岁左右男演员里,陆毅可能虽然不如夏雨等极个别的几个人,但也算是会演戏的,却还落下了这么个评价,这部片的整体演技水平可见一斑——当然了,这片没法用夏雨,因为夏雨的扮相没这么正派,更适合演那种亦正亦邪的人物,而扮相更合适的周杰——唉不说也罢了吧
其实这个故事,是很典型的中国式反贪情节,熟悉古代民间文学和戏剧的人,一定都能从中发现很多熟悉的影子,比如,故事一定不是发生在京城(北京),而是在地方上(汉东省京州市),有长期为非作歹的贪官(丁义贞)污吏(程度),被贪官污吏庇护的恶霸土豪(山水庄园),往往还有官商勾结(京州油汽集团),在京城有个给这些地方势力撑腰的一品大员(赵立春),以及仗势欺人的衙内(赵瑞龙),他们之间形成了复杂庞大的关系利益网络,当然也有认真做事的人(李达康),还有早就在反抗却屡屡受挫的人(大风厂),这些人也尝试去衙门告状,但是衙门早就被贪官污吏和恶霸土豪(陈清泉)控制了,当地也许有人想伸张正义(陈海),但却缺乏足够大的权力,最后,靠着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侯亮平)和更高级别的官员(沙瑞金)解决所有的问题,挖掘出被埋没的金子(易学习)——无论是聊斋还是包公案,乃至各种地方传统戏,这种模式的故事都屡见不鲜
过去有个说法,认为这种组织情节的方式,把批评的矛头指向中层,故事里最大的官一定是好人,如果不好,那就拉一个更大的官进来,直到皇帝,总之坏的只能是中小官,而不能针对最高层,皇帝一定是爱民如子的,但是被手下人蒙蔽了,所以最后解决问题的出口,还是要等着朝廷发现自己被骗了,所以派来特使,代表皇帝消灭那些坏官,故事里的人只能把改变命运的期望都寄托在上层,甚至寄托在皇帝本人身上,而不是自己去反抗,推翻皇帝,自己争取改变命运——很明显,这是解放初期的说法,因为这就是那个年代的观念。其实这样的故事结构,还有很多原因,哪里是这么简单的一句“古人编故事有历史局限性”就能回答的——这种观点还不是一样的历史局限性嘛,也许以后有人看我们今天的历史观,也会觉得我们被局限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笑前人而复为后人笑吧——其实洋鬼子编故事也是一样,比如罗宾汉,就把故事背景附会到了十字军东征时期,理查国王御驾亲征,亲王监国,为非作歹,侠盗罗宾汉带领人们自卫反击,之所以这样讲故事,当然也是因为十字军东征时代的英国民生确实凋敝,不过也应该有不把矛头指向最高统治者的考虑,这样老国王回来,就还有光明的希望,因此在长期流传中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把二百年之后的故事放到了一起来说
这种故事很典型的把人物分成三层,最高层,以皇帝为代表的中央集团,中层是土豪和地方官,以及最底层的民众,然后讲述一个皇帝和民众一起惩治贪官的故事——也就是高层联合底层一起打击中层
皇帝有权威,但是人太少,顶多扩大到身边的那几个亲信大臣和太监后宫,而且身在权力结构金字塔的顶尖,不能接触民间,不知道社会到底是什么样,所以才会有所谓的“何不食肉糜”的傻子,才会有五两银子吃一个鸡蛋的道光,皇帝对社会的了解都来自地方官僚写来的报告,都是纸面上的江山,所以电视剧里那些微服私访的皇帝走到民间,都会很凌乱……朕的江山和阁老大臣们说的,怎么就那么的不一样
苏东坡在被贬的时候写词,写了一句高处不胜寒,结果被皇帝看到了,说苏东坡还真理解皇帝,是个忠臣啊——没错,当皇帝就是高处不胜寒。皇帝没那么好当,别以为掌握了无上的权威就能为所欲为,其实越是权力无限才越是风险无限,皇帝除了要受到各种所谓的祖宗家法的约束,顾忌身后的青史留名,担心别人觊觎他屁股底下的那把椅子,还要时刻平衡好眼前的这些人中龙凤——朝中大员哪个都是在激烈的斗争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一个个的都是人尖子,谁都不比谁傻多少,哪个单拉出来都够皇帝喝一壶的,这些人互相勾心斗角,皇帝要斡旋其间,没两把刷子还真不好混,更多时候皇帝是被那些掌管各地的封疆大吏们玩弄着的
那么小民呢?还用问吗,上至州府县道,下到捕快衙差,个个都自称代表着朝廷,小民身在社会的最底层,每个的脸色都要看,所以虽然民众人数众多,却实在是没有力量做些什么
皇帝有力量但是触角不够长,小民有网络但是没权势,所以中间的那些地方土豪和官僚,自然大可上下其手,他们在民众面前有足够的权威,和皇帝相比又更了解社会,而且互相勾结,自然可以很轻松的就把皇帝和小民都玩弄于股掌之间。这就使得皇帝和民间天然的产生了想要合作的愿望,皇帝自称爱民如子,为人民服务,而小民则把一切寄托在皇帝身上,以为只要有了明君圣主就可以海晏河清
于是,数量巨大但是没有力量的小民,和位高权重但是孤掌难鸣的皇帝,结合起来打压中间的那些地方官僚,以及他们扶持下的土豪劣绅,也就成了中国古代史不绝书的常见一幕,乃至民间故事戏曲小说里也充满了这样的剧情,所以手持尚方宝剑(或其他等价物,比如狗头铡)的钦差大臣代表皇帝,而来自草莽身怀绝技的江湖大侠代表民间,很自然的就走到了一起——自宋元开始,最先流行的小说就是公案和侠义,而且渐渐彼此融合,“铁面无私辨忠奸”的青天大老爷一定有“江湖豪杰来相助”,比如从包公案和七侠五义,到施公案和三侠剑,就连狄公案都要编出来个受了招安的乔太和马荣。而皇帝和百姓联合起来,目的就是要对付各地的官僚,所以钦差巡抚行走各地,保留节目之一就是肃清各地的贪官污吏,比如包公陈州放粮铡了国舅,我简直怀疑这种剧情都是以西门豹治邺的故事为原型,加上了一些中央的亲属关系,让包公和国舅的矛盾冲突更加激化,提高了包公铡国舅的难度。而现代拍的古装电视剧更是直接,比如刘伯温传奇,每一集到了最后都是拿出尚方宝剑,砍掉几个才算完,康熙私访大结局都是化装成平民的皇帝在经历了和平民一样的周折之后亮明身份,然后把当地贪官和恶霸相结合的恶势力一扫而光
其实也不能说我们的故事编的没有反抗精神,因为无论在任何的和平年代,像打渔杀家那种寻求体制外解决问题出路的文艺作品都不可能得到普遍的认可。水浒传长期被官方列为禁书,不是因为它渲染了造反精神,因为毕竟水浒传最终还是都被招安了嘛,所谓的“金圣叹腰斩水浒传,乾隆爷腰斩金圣叹”,也只不过就是个传说而已;而民间呢,其实恐怕也未必欢迎这种故事,水浒传的大部分故事成熟于元末明初,就是在乱世里孕育出的情节,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在和平的年代,这样的事就算发生在他们身上,他们也不会一言不合就动刀,如果不是兵荒马乱的时期,恐怕谁也不期望身边有这样一群游走在社会法律边缘只靠自己心中的道德感来规范约束个人行为的人存在——萧恩连吕子秋都敢杀,他会不会来杀我呢?我要和他搞好关系……当初汉武帝打击豪强,就是因为太多人巴结着郭解这样的人,俨然是形成了一个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权力系统,这是政府绝对无法容忍的
所以如果要在体制内解决问题,那么最高权威的代言人就必须是站在自己这一方的,如果游戏规则的解释者和我是对立面,那结局必然是……我犯规了,皇帝都不给我撑腰,那我的问题肯定无解。所以席方平的官司要一直打到二郎神,如果二郎神也不给席方平撑腰,那剧情只能继续往上追溯,一直到玉皇大帝,如果玉皇大帝都认为席方平没理,那……剧情的预设席方平就成了反面人物,那就是另外的一个故事了
也就是说,皇权的存在,对地方势力是有压制作用的,所以武昌起义的时候,各省纷纷响应,难道省长们的觉悟都那么高?我看他们不过就是觉得,不管是谁,只要能推翻皇帝,就是对我有好处的,我就支持,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所以后来民国才会演变成军阀割据,因为本来大家就不是为了换个最高领导而举事,谁都是在想自己如何称王称霸,而不喜欢头顶上还有个和皇帝差不多的人物,不管是叫主席还是总统。因此,人民的名义里,侯亮平来自最高检,沙瑞金是刚调任的新省委书记,都和汉东京州的当地势力集团没有任何联系,才能彻底清算当地盘根错节的腐败势力,让故事继续发展下去
这片拍的其实也有些不合适的地方,比如前半部整个剪辑都很零碎,虽然也有不少神来之笔,悬念设计的也很巧妙,一开篇就拿掉了一个小官巨贪,让人惊诧这难道是大结局,片子是不是要拍个倒叙,之后才看懂,原来这几屋子钞票连个楔子都算不上,而李达康的形象也几次颠覆,单看第一集谁都觉得他就是幕后最大的黑手,但是最终还是还了他一个正面典型的定位,构思的很大胆也很独特,还有高育良形象的矛盾性多面性,都很耐人寻味,但是但整体上还是有太多的人为痕迹,不够流畅,更像是为了制造气氛而刻意渲染,而不是通过演员和剧情来自然的推动。细节上,比如为什么高小琴要把孪生妹妹叫来冒名顶替,简直就是典型的卖一个搭一个,顺便暴露了高育良;又比如祁同伟和高小琴拿了手枪准备逃亡,居然还记得出门前要关灯,这个细节处理的有些不稳妥。反观传统文学和戏剧,比如几乎所有讲解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文学评论教材,都会提到林冲打酒之前熄火锁门的细节,不但能说明后来草料场着火是有人故意陷害,也点出了林冲当时还打算安心在草料场服刑,期待体制内的出路。当然了,水浒传并没有写明,也许当水浒传还是民间口头文学的时候这个细节是由说书人口说的,而比如京剧打渔杀家里,萧恩和萧桂英出发去杀吕子秋全家之前,就明确了这个细节,萧桂英要锁门,萧恩说不必了,萧桂英说屋里还有家具,萧恩则说,家都不要了,还要什么家具,最后加了一句“不明白的冤家”——是啊,祁同伟高小琴肯定是不会再回来了,何必还要关灯锁门呢
不过吧,这些都是小问题,大问题还是在于,这片收尾太仓促,没有引爆所有的兴奋点,高潮不够高,还是有很多可以激化的矛盾冲突没有出来,比如蔡成功对侯亮平的诬陷,季检察长担心蔡成功和司机串通,侯亮平说不会,结果最后果然处理的轻描淡写,找到司机和财务就全都化解了,如果在司机和财务身上再找找戏,让他们不承认,或者死掉,这个故事还大有可讲——不过似乎,也就和反贪的主题距离有点远了。再比如郑乾的这条线,基本上应该就是为了歌颂改革开放才设立的,否则其实存在的意义也不太大
文学史上有个现象就是,有些很优秀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地位可能并不高,而某些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作品,其实艺术水平却很一般,其实学术史也有类似的现象,学术造诣一般的成果有可能在学术史上举足轻重,而有些学术史上很容易被忽视的理论,却往往有更高的价值,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部片大概也会遭遇类似的命运,虽然是一部演技精湛制作优良收视率极高口碑颇好的电视剧,但是其讲故事的方式依然是套路的重复着前人,注定其在戏剧史上刷不出什么存在感——其实吧,也没办法,中国人从左传就开始有了完整的叙事的传统,能用的讲故事的套路早就被古人们用完了,后人哪还有什么创新的余地呢?讲好自己的故事,让人看着解气,也就行了。中国之所以民间故事多,而且题材遍及所有的领域,无论官场民间,才子佳人,就是因为各种人都有太多无处发泄的怨怼,被上司压迫,被官府折磨,找不到情人的书生,婚姻不幸福的怨妇,只好通过成人的童话找个出口,让自己得到暂时的愉快,哪怕做得一时一刻的张生,意淫一下六月的飞雪,然后再回到那悲凉的现实,心理上却还有点梦境的余热吧

人民的名义的相关影评

人民的名义
小可 • 现实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