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非洲

评分:
6.0 还行

原名:Out of Africa又名:非洲之旅(港) / 远离非洲(台)

分类:剧情 / 爱情 / 传记 / 冒险 /  美国  1985 

简介:

更新时间:2017-01-27

走出非洲影评:久闻其名,名不虚传


终于看了《走出非洲》,闻名已久,果然名不虚传。非常好看。
对我而言,这是部非常好看的电影,非洲大草原雄浑壮阔,人物描绘丰满传神。但看一遍就很满足,没有热情再看。电影有两条主线:英国(白人)殖民心态和女性心理,两条线的表现都堪称完美。
凯伦在当地(肯雅,奥巴马的故乡)义务办学,教土著认字。酋长随手在树上砍了一刀说超过这个高度的小孩儿不能上学;买办解释给她,因为酋长担心这些孩子识字后会比他聪明,而低于这个高度的长大时酋长已经死了,不在乎了。后来酋长准所有小孩儿上学。凯伦对酋长说,读书认字是非常好的事,他们长大后会感激你。酋长听完翻译,简单的回答:英国人不都认字吗,也没好到到哪儿去。凯伦和邓尼斯也有过关于教化土著的讨论,邓尼斯倾向于任其自然,尊重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大家和平共处,而凯伦则觉得她们(白人)的文明应该教化当地,让他们过更高尚,高等的生活。最后,她应该是理解了邓尼斯的立场,对于想追随她的土著厨师说:那种生活你不会喜欢。
这些故事发生在差不多一百年前了,英国还有日不落帝国的荣光,在哈罗读私校,升读剑桥牛津剑桥的贵族青年们,或者在国内郁郁不得志的文科生,为理想也好,为寻求刺激也好,自我放逐到遍布全球的殖民地过一种男人的生活,有意无意,将人类文明播撒到全世界的每个角落,奥威尔在缅甸做过警察,阿拉伯的劳伦斯几乎同化。还有很多像巴克利一样稀里糊涂的因为热病客死他乡。
本片中有个充满隐喻的镜头,邓尼斯和凯伦把留声机放在空地上,用绳子遥控着,给黑猩猩播放莫扎特,黑猩猩先是好奇的听,后来就伸手抓烂了黑胶。他们大笑起来:毕竟,这是它们第一次听莫扎特啊。还好是在非洲,要不然给东方主义者看到,不得气的七窍流血。
邓尼斯说,动物比人专注,它们从不懈怠,专注的觅食,专心的吃饭,专心的做爱(交配)。不像人类这么三心二意,你觉得你理解我,我觉得我理解你,然后我们就会考虑上床。好几次,电影中出现动物和人对峙的场面,邓尼斯第一次见到凯伦时,就是她面对一只狮子,后来他没有开枪,他说,它刚吃过饭(野牛),而且,它不喜欢你的香水味。这也是对本地人和白人关系的一种影射。白人觉得它们野蛮,有力量,但我们有枪,但它们眼里,你们不过是我的午餐罢了,我不想吃是因为我饱了,而且我不喜欢你的味道。
另一条主线,对女性心理的描绘可谓无出其右,尤其是独立女性的精神困境,可以观止。简单说,就算我是个独立女性,很坚强,但我对你的爱可以而且随时可以是我生命的全部,但你对我的爱却至多只有90%。我没有占据你生命的全部,这种爱我不要。邓尼斯和她争吵时说,我们这样不是挺好吗?为什么要占据对方的所有生活,我死了你也会跟着死吗?他不等对方回答就跳过这个话题。凯伦没有回答,很显然她觉得她可以的。
理性上,觉得这种爱情观当然不太好,但我的确赞同这种爱情观,我也是这样的人。彼此保持独立,并不代表对方不能成为自己的全部。
最后,我不觉得这是部女性成长电影,其实凯伦性格本已如此,她只不过顺势而为,留在丹麦她也不会是个安分守己嫁给贵族的女孩儿。她的性格和非洲发生化学反应,有了这一段精彩的十年时光。人要多出去走走,见见世面,就会发现这世界的参差多态,会变得更谦虚更平和。把一切残忍的陋习都合理化的文化相对主义固然可笑,先入为主的受教育者更高尚文明也值得商榷。
去年写的太少了,经常看到豆瓣的推送过去写的评论被人回复,我也会再去看一看,想一想自己初看那本书,那部电影时的感觉,觉得写下来还是值得的。尽量多写吧。

走出非洲的相关影评

走出非洲
忘山 • 断想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