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辣滚烫

评分:
0.0 很差

原名:热辣滚烫又名:YOLO / 中国版百元之恋

分类:剧情 / 喜剧 /  中国大陆  2024 

简介: 大学毕业后仅仅工作短暂的一段时间,杜乐莹(贾玲 饰)便退回家中,宅家长达十年之久

更新时间:2024-05-20

热辣滚烫影评:我为什么讨厌贾玲?回避现实,抹黑年轻人!


我为什么讨厌贾玲,不是因为她搞减肥营销、不是因为她只会汉化日韩小品,也不是因为她不会导演却一直稳定输出烂片,而是因为她刻意回避现实问题,美化现实的同时抹黑年轻人,树个假靶子自己打。

《热辣滚烫》的烂不光在电影纬度,其背后的宣传目的也十分邪恶,贾玲的电影和拿狗粮的专家建议一道构成了抹黑年轻人的海空一体攻势。如今青年失业率保守估计30%,去年到现在出现了集体断缴社保热潮,这背后反映出了整个社会对年轻人的不友好以及年轻人发展机会的逼仄,年轻人口嗨着“躺平”并不是希望不劳而获,而是努力奋斗却屡屡碰壁后不得已的自嘲,如果你乾隆干得好,又怎么会有丐帮呢?如果社会还像九十年代一样,年轻人只要肯努力就有回报,哪怕挣得不多,至少有个发光发热的舞台和施展抱负的机会,又有几个年轻人真的愿意躺平呢?我很喜欢三和大神的一句话“(当下这个时代)努力工作能不能买房嘛”。然而我们吃国家俸禄,拿着特殊津贴的专家们却说这是因为年轻人懒,贾玲的电影也在高强度加深这一莫须有的刻板印象。

看看《热辣滚烫》中这个被树为稻草人的乐盈,她之所以躺平,看不到社会捶打的痕迹,直接原因是所谓的失恋,号称贫困家庭,住的房子居住面积看起来超过一百平,说是月薪两千打零工,却眼睛不眨买拳击私教课,牛逼,真的牛逼,是啊,我们年轻人吃不起饭为何不喝肉粥呢?说真心话,我在杜乐盈身上看不到任何有实感的经济困境,以及伴随经济困境而来的社会挤压,她的家人对她的嘲讽和霸凌,大多来出于空洞的优越感,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对杜乐盈身材样貌的歧视,可以说作为抄袭《百元之恋》的歪货,因为拿掉了其背后深刻的社会表达,却又一字不落复制黏贴剧情结构,导致整部影片所有人的动机都莫名其妙且滑稽。至少,她躺平的原因和驱动力完全不能说服我,作为剧情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原版中一子为什么躺平是跟她为什么打拳息息相关的。这也就是贾玲版不能自圆其说的最重要部分,那就是按照贾玲的塑造,这么一个酒囊饭袋猪头阿三,躺平是因为失恋,接触拳击也是为了舔男人的恋爱脑,为什么在后期会突然性情大变爱上拳击,甚至喊出“要赢一次”这样的豪言壮语。贾玲你自己看看你这剧本,说得通吗?

事实上,原版的一子,其躺平的原因就是因为想赢,她曾经努力奋斗,但最终被现实打败,陷入了没有钱就没机会留在大城市奋斗做有价值的事业,不能在大城市奋斗做高级岗位就没钱的怪圈,最终只能选择一个消耗最低的活法,在小城市啃老混日子,至少不用往外搭钱了。

然后就是这样一个人,跟侄子玩游戏还要争个输赢,你敢说她是因为懒所以不积极生活?她的整体精神状态颓靡,并不是她这个人出了什么问题,她反映的是这个社会的病。因为不给年轻人出路,志向高远的年轻人毕业后雄心万丈却屡屡碰壁,在不愿意向下兼容做垃圾工作的情况下,不去贱卖劳动力,回家啃老降低消耗是理智之举,你可以说是逃避现实,但不得不说对当事人来说,这是最经济的出路,奋斗是要花钱的。

而且纵观原版电影全片,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热血鸡汤,一子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赢不了,也不指望赢一场拳赛就改变命运,她只是单纯的想在这个灰暗的世界上赢一次。电影最后,最被贾玲粉丝嘴的那个所谓的接受了渣男复合的政治不正确结局,实际上却是整部电影真正有价值的地方,为什么?贾玲电影里杜乐盈抛弃了渣男,迈向了独立女性的新生活,看起来未来可期,然后撕开贾玲给电影蒙上的玫瑰色滤镜,我想问,杜乐盈哪有什么狗屁光明的未来?她是钻研了一门新技能?还是找到了好工作?还是家里拆迁了?或者是继承了巨大的遗产?贾玲用喊口号的手段把她的拥趸们耍的团团转,却丝毫没顾及到自己的屁股已经漏了出来。原版中一子为什么接受前男友复合,因为她知道没有什么美好的未来等着她,她知道拳击改变不了任何事,她知道拳击救不了日本人,她知道,即使她打赢了拳赛,她还是她,他在社会经济地位上依然是失败者,她的处境是没有改变的,那她除了跟前男友搭伴继续走下去以外,还有其他的出路吗?

像贾玲那样潇洒离去自然是充满了“龙王归来”式的打脸爽感的,但现实是她哪来的资本,她就算赢下了拳赛,第二天还得去便利店打工,本质上还是百元族,中文语境里大概就是临时工群体的意思。她凭什么就瞧不起前男友了,梁静茹给她的勇气吗?

我说贾玲是狗粮专家的延伸,一个原因是抹黑年轻人,篡改年轻人躺平的真实原因,把年轻人躺平的锅甩给个体,将社会原因降格为个体原因,什么失恋啦,懒惰啦,总之就是对高企的失业率数字视而不见。另一个原因就是她对社会问题的刻意回避,在原版中,真正促使一子学习拳击的导火索就是被前辈强奸,她是出于防身的目的去学习拳击的。这背后是百元族作为社会底层,一方面经济上弱势,没权没势,另一方面在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可替代性强没有议价筹码,也就是俗话说的“你不干有的是帕鲁干”,工作机会完全依赖老板施舍,还有一个其实是潜在的,那就是时间成本劣势,打官司不仅要花钱,关键是要时间,有人会说她的时间又不值钱,她怕耗时间?你说对了,恰恰因为她的时间不值钱她才更耗不起,老板有人打工,他一天不工作也有收入,一子是百元族按小时拿工资的,她不上班谁给她发工资,手停口停,因此她耗不起,她要谋生的。所以这就是老板为什么敢这么明目张胆欺负人的原因,因为穷人是没有尊严和人权的。

然而当把这一切背景拿掉,一切就显得莫名其妙了,杜乐盈一拳就打翻了无良老板,那她还学个der的拳击啊,已经能保护自己了啊。那你说她是受了求职节目的刺激,这就更扯淡了,如果是因为求职节目,那她应该去学一门技能啊,哪怕学个计算机学个打字我都算你是在努力提升个人价值了,你打拳是纯消费啊,哥们。哪怕你觉得你的生活不顺是因为你一身肥肉长得丑,毕竟被两任抛弃了嘛,这种情况下往瘦身和变美的方向发展也算说得过去,还是跟拳击没关系。后面强行打鸡血的“想赢一次”更是出现的莫名其妙,因为这是人家原版的主题,你这版已经抛弃这个主题了,就没必要硬蹭了,但是这个适合切片传播啊,所以还得硬往上凑。结果导致跟前面铺垫的人设也不搭,跟减肥的主题也不搭,整个一四不像。当然贾玲粉丝又要开骂了,我们哪里是减肥主题了,你不要乱说。好好好,那我倒是想问上一问,电影上映前和上映时,铺天盖地短视频营销号剪出来的励志减肥预告片是谁买的?是谁放出来的素材?甚至以我对短视频分发投流流程的了解,剪辑的内容方向根本不是下层影视切片营销号自己定的,往往是直属于资本的专业代投流公司的高级投手直接决定的,这根本不是什么营销号自发行为。

所以,我真的不是想贬低贾玲,而是整个项目起心动念的出发点本身,就是投机且充满恶意的。也许你会说贾玲这么处理可能是因为规避审核,那我就想安利一下王宝强的《八角笼中》反驳你了,说实话同样作为演而优则导的半路导演,作品本身都仅仅只是勉强及格的水平,但贾玲的每部电影都让我觉着恶心,因为那种想要投机蹭热度,蹭女权时尚单品割一把韭菜的小心思已经溢出到屏幕外了。而宝强的《八角笼中》你哪怕觉得它是烂片,但你敢说宝强不真诚吗?谁会觉得王宝强拍《八角笼中》是为了蹭热度割韭菜?因为导演想要跟观众真诚交流,所以《八角笼中》从不回避现实问题,苏木的妹妹下身瘫痪,靠卖淫养活弟弟,体育竞赛使用违禁药品,农村孩子省竞赛机会被黑幕搞掉,黑社会掌控底层社会,底层年轻人翻身无望,这个电影快把雷区趟一遍了,这不也过审了吗?你贾玲粉丝把所有锅都扣给当局,显然是无法自圆其说的吧,不如学学你们的主子,多找找自身的问题,少怪罪大环境。

逐帧对比两版《百元之恋》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生活感悟能力的差距。我们看同样是第一幕,主角出场以及交代家庭关系的这场戏,贾玲几乎是逐帧抄的,都是从脚拍下来,展现主角生活状态的邋遢和颓靡。只不过原版信息量更大,一子跟侄子打游戏,还特在乎输赢,一点不惯着小孩哥,然后穿插着他们家关东煮小店妈妈和妹妹的忙碌,最后以妹妹进来拔掉游戏机电源,带走小孩结束。

为什么贾玲不抄原版的打游戏呢?我觉得最大的可能就是贾玲这孙子真没看懂,它以为这段是废戏,只是用来表现一子落魄的,但实际上如果你听完了我上面这一大段分析,你就明白,这段戏是用来表现一子想赢的,她不是真的躺平无所事事,是社会不给她赢一次的机会,当你看到一个人如此灰头土脸却连打个游戏都要跟小孩争高下的情况下,你不会觉得她是一个废物,你知道她只是不够幸运,缺少一个机会罢了,在一子身上,我相信大部分年轻人都能看到自己。事实上后面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如果社会愿意给她一个机会,她也可以奋斗,也可以当牛马,问题是没有高回报的事情让她做啊,她最终也只能在打拳这种自娱自乐没回报的事上去拼一拼了,属实是热血没地洒了。

然后就是交代家庭关系了,这段戏同时也是对母亲和妹妹的塑造,贾玲把原版的剧情提前到了开场,等于是交代了一个贯彻始终的矛盾,贾圣版是父母的房子,原版是老人的退休金,这里的处理没有优劣之分,贾圣改编的更符合中国国情。不过我这里插一句,这一类型的电影虽然说是热血运动片,但在剧作上,母故事是远航,跟公路片一样,主角出发冒险,解决的是一开始就有的内生性的矛盾,而不是路上的矛盾,这也是《后会无期》里的路人最后真成了路人的原因,因为出发本身就是目的,路上碰到的矛盾只是为主角解决一开始的心魔服务的,我们小时候看的绿野仙踪也是这样的故事,狮子啊铁皮人啊那些小伙伴的问题本质上都是小女孩自己的缺陷,冒险的过程是小女孩克服自己自卑、胆小等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一子打拳,解决的不是打拳的问题,因此这类片子往往不在乎最后的名次和输赢,而更关注主角一开始呈现的内心缺失解决没解决,运动是解决心魔的手段,不是目的。因此原作之所以不把这个矛盾放在片头,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也是一系列外部压力中的一个,不是核心矛盾,核心矛盾其实是一子本身内心的火被现实熄灭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是无法靠外部力量改编的,毕竟日本经济不发展她也没辙,她只能是改变自己的心态。

但是之后这段前男友出轨的戏就很莫名其妙,我们说塑造人物,你既然是吃了爱情的亏,那这里你就要突出你的弱点,为后面你价值转变做铺垫,非常容易想到的就是这里如果出轨对象比贾玲事业成功或者身材更好,都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她后面去学拳击了,但这里的李雪琴在外表上看,跟贾玲没太大区别,实在不知道这段戏对人物塑造有啥帮助,既然你要加这么一段戏,就得让两个人显出明显差距,明显差距的意思就是肉眼就能看出差别,你非说李雪琴表演的角色在设定上比贾玲身材好、长得好工作好都没用,观众看不出来,对普通人来说,这俩没本质区别,看完只觉得乔杉爱好驾驶坦克,就好这口,除了这点以外没了,那你这不是废戏吗?乔杉本质上是个多余角色,如果你设计这个人物对你主要角色塑造没用,跟他有关的一切戏都应该删掉。

分手之后贾圣开始一顿猛抄,学原版搞MV快剪,问题是,两个人出片名的段落就体现出了两者电影落脚点的不同了,贾玲在看到昊坤打拳时表演了一个明显的喜欢和害羞,所以我认为贾玲实际上把《百元之恋》落脚在了恋上,而且刻意描写了她看上了雷佳音,雷佳音根本没注意到她这一笑点,说明贾圣一开始是冲着爱情题材去了。但是同样是在音乐快剪中让一子路过未来工作的地方,一子路过的不是贾玲版昂贵的烧烤店,而是一家百元便利店,也就是说原版落脚的点是“百元”,百元店差不多就是中国的2元店,片中这种7-11可能是专门售卖临期食品的所以这么便宜。这一幕不光是展现了一子的落魄,更重要的是,这告诉了观众电影讲述的是什么样群体的故事,这种,这就像是我拍城中村老哥买挂壁面一样,不用我说,你就知道他是三和大神了。那么围绕三和大神的一切境遇和遭遇就不需要一一通过剧情展现了。那么这里的“百元”实际上体现的不是便宜和廉价,而是一种“朝不保夕”的生活状态,这种不稳定性才是核心,而这也是贾圣电影中所隐去的。

我们看看原版中这段戏到底想表达什么,第一,我们看到一家非常破败的小拳馆,装修破破烂烂,但是它正在招生,招募打拳的选手;第二,一子之前就喜欢玩拳击游戏,还特别在乎输赢;第三,男主角挥汗如雨的形象和墙上贴着的“饥饿”和“愤怒”共同组成了一幅图景,我虽然不形容这幅图景叫什么,但我想如果我把这幅图景命名为“抗争”我相信不会有人不同意,与天奋斗不就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最炽烈的火焰吗?愤怒和饥饿不正是现在年轻人内心的真实写照吗?一子此时停下看得入神,到底是看昊坤,还是这种燃烧生命去抗争的情景本身引发了她的共鸣,把她内心的小火苗又撩拨了撩拨,其实是非常微妙的。如果你不受贾圣先入为主的影响,只是作为一个在经济下行周期中郁郁不得志的年轻人,你看这部片子,恐怕会觉得后者的成分更多一些。

然后第一幕在主角被赶出家门不得不自己养活自己的激励事件中结束,这里开始剧情节奏就开始舒缓下来了,但是注意原版的一子是真的有在认真学习收银知识,而且真的有好好熨平钞票,可以说影片在这里营造出的都是一子试图好好生活的积极状态。但马上现实会让她明白,这种没有稀缺性的劳动,干得再好也没用。

然后就进入了第四个情节点,与昊坤相恋,这里又涉及到社会问题了,所以贾圣又开始魔改了,原版中昊坤其实只是搭子,是整体社会降级之下,社交降级的一种体现,原版中直接促成两人关系建立的契机就是一开始昊坤喝醉酒吐了没人管,一子把他带回家照顾,后面一子生病了,有家不能回,因此也需要人照顾,这时昊坤作为同样在城市谋生的独居者就给了一子温暖。这里显然不是谈恋爱或者爱情可以形容的。毕竟作为城市独居者随时可能生病,需要有人照顾,在没有固定伴侣的情况下,找一个生活搭子降低生活成本,互帮互助是自然而然的。这种关系在古代的妃子和太监之间就存在,叫对食,在现代的农民工群体中也存在,叫“临时夫妻”,但我们的贾圣要回避所有社会问题啊,因此就把两人的关系魔改成了情侣,但因为原版没有恋爱戏,所以贾圣也不知道怎么拍,就让两人一起逛个公园就莫名其妙在一起了。牛啊,我只能说,雷子,你是真饿了。

电影中每一幕都应该有作用,要么完成角色的价值转变,要么推动剧情发展,除非特殊类型电影可以拿出一定桥段搞笑或者展现视觉奇观,否则都可以认为是废戏。

因此同为第二幕的激励事件,这里的戏都要为促成角色价值转变服务,原版中一子被便利店老油条前辈强奸,因此为了防身去学了拳击,这是直接动机。而且这里更丰满地刻画了百元族所处的社会底层的真实处境,那就是这群边缘人实际上距离犯罪非常近,他们不是在犯罪的路上就是犯罪的对象。更扎心的是,前辈说你也很寂寞吧,一子根本无法反驳,事实上她确实没多少选择,这也是昊坤在动物园说之所以找她是因为觉得她不会拒绝的原因。

然而我们的贾圣想要回避现实问题,因此一拳就把老板带走了,这就导致这场戏甚至整个有关许君聪和小沈阳老婆沈春阳的戏都成了废戏,因为他们在剧作上毫无作用。那么贾导把打拳的动机换成了什么呢?别说,你还真别说,按照顺序来看,贾圣的电影等于第二幕没结尾就直接进入第三幕,开始疯狂练拳了,这里就显得莫名其妙。一开始看的时候我也懵了,我说贾圣确实没学过导演哈,这逼养第二幕至暗时刻都没有就进第三幕啦?结果妹想到啊,贾圣是给我整活儿呢,还是个大活儿,硬活儿。该说得说,贾导这个创意很牛逼,这种剧中人明明说了真话,观众却因为世俗偏见觉得是假话的桥段特别牛,因为这种电影往往主题就是批判世俗偏见本身,观众自己的世俗偏见成为了导演批判对象的一部分,这种挖坑式的电影技法我到今天只看过3部,第一部叫《鸟人》第二部叫《小丑》,第三部就是贾导的《热辣滚烫》鸟人里他自己亲口跟女儿和剧评人解释自己是热爱电影和表演的,而且剧情的种种也证明着他的话,但是他的女儿不信,骂他只是想炒冷饭圈钱,跟鸠摩智一样。剧评人也只认为他想博流量想疯了。小丑也是一样,明明小丑跟邻居的单亲妈妈谈恋爱根据灯光和合理性判断才是真的,但是几乎所有观众和影评人都以为他幻想出来的跟踪尾随才是真的。为什么?恰恰是电影本身批判的世俗偏见让观众对剧情中明白的提示视而不见,而相信自己的经验判断。当然贾导做的并不好,她是把关键镜头直接藏了,这观众哪猜去。但是她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屏幕前的观众本质上跟求职节目上那些看客一样,当他们看到一个废物啃老族时,他们就已经给这人打上了标签,之后发生的事,无论事实如何,他们早已有了笃定的判断,这人都这样了,肯定能干出这样的事。

但当杜乐莹在第三回合倒下时,我们才终于知道了第二幕的结尾发生了什么,就像她跟父亲对话时说的一样,乐莹一次次的委曲求全,换来的不是平等的回报,而是对她的背叛和抛弃。最终不堪重负之下,她才选择了轻生,结果一身肥肉做缓冲,没死,所以起来就想赢一次,改变自己的命运。这里就是我们说的故事母题解决的是内心的问题,父亲说她变了,其实就是心性变了,变得更自信了,敢于对周围人说不了。这也是她安排最后跟昊坤说不的原因,主要目的是体现出她性格的转变。但我们还是要说回电影品质本身,你创意是很好,但是你手法太拙劣了,人家都是给出明确信息,再去利用观众的一般经验误导观众,你倒好,直接把关键证据藏了,这就无法利用观众的愧疚和反思完成你的作者表达了,因为你第三幕抖出来的时候,观众只会觉得,哦,原来这么回事,而不是,啊?我错怪她了!而且你这些挫折拼到一起也没有什么点能直接触发乐莹学拳击啊,根本没关系,更何况你刚靠着肥肉救回你一命,活过来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减掉肥肉,咋的,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啊。更重要的就是开头说的,你打拳治不了你的穷病,这是社会经济地位的问题,是无解的,你打完拳还得照常生活,这也是一子为什么会接受昊坤的原因,而贾玲则试图模糊现实背景,通过激情昂扬的音乐给底层女观众一种虚假的龙王打脸式的快感,当时你对我爱答不理,现在我让你高攀不起,莫欺集美胖,集美底子好。但这种短暂的快感能持续多久呢?这些底层女吊出了电影院就得问自己,燃是燃了,然后呢?怎么改变命运呢?方法呢?路径呢?没啦?你哪怕最后乐莹出来被大款看上了,虽然也悬浮,但起码确实是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给出了方向嘛。你这样打完鸡血不给出路属实是太监了。毕竟人不是换一个性格就能解决社会问题的。说白了,这些人之所以敢伤害乐莹,不是因为乐莹性格软弱,而是因为她是社会底层,欺负她没有代价。如果她是有钱人,表妹一个骑电动车的电视台临时工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欺负她,哪怕她性格软弱,如果她是所谓成功人士,她妹妹敢这么欺负她?昊坤会抛弃她?所以乐莹的问题从来就不是性格软弱,而是没钱,没钱你自然腰杆就不硬,就矮人一头,这是功绩社会下的必然,影片中,杜乐莹最后从一个性格软弱的废物变成了一个性格操蛋的废物,真的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吗?显然,把社会经济问题偷偷置换成性格问题,就是贾圣玩的小把戏。

然后进入第六个情节点,原版的昊坤和一子其实就是生活搭子,所以显得顺理成章,而贾圣把男的改成了寄居蟹,就变成了纯粹的渣男欺骗了,本质上还是回避了社会问题。当然,因为处理不同,这里故事走向就出现了明显的分野,原版落脚点不在恋上,所以一子是为了赢一次和防身就直接开始了练拳生涯,此时还是第二幕中,而贾圣的版本则是第二幕最后人生全面溃败后,第三幕才开始正式为了打比赛练拳。因此我们再看原版这里,她一开始以为老人是给她推销,一问昊坤不在就要跑,结果想了想自己刚被强奸了,就回来了,然后一上来直接就要参加比赛,这里就看出来了,她是一直都憋着气想赢的,只是没找到机会。

而杜乐莹则相反,更多是在证明“我能行”上,她并没有多喜欢拳击,也就是动机一直不够强,唯一能算是触发她想赢一次的点,可能就是昊坤退役想打假赛那时候,昊坤对梦想的背叛刺激到了她,但还是很牵强,因为假设我们代入杜乐莹,你对拳击不了解也不热爱,这时候你男朋友说有个事能赚3万的外快,你会那么介意打假拳吗?如果之前铺垫她是道德洁癖或者热爱拳击看重体育精神还说得过去,但是贾圣的版本,她的体育荣誉感来得完全莫名其妙。如果只是说觉得昊坤背叛了理想,那这理想到底是啥呢?如果这理想是挣上钱你俩过好日子,那这不就没背叛理想吗?打拳和打假拳对你来说不都是男朋友的工作吗?照贾圣这么描写,要是昊坤上个武林风,杜乐莹是不是准备跳楼了。所以这里还是说不通,你这理想是啥呢?总不能是赢一次吧,你接触拳击就是因为昊坤,学拳击也是因为昊坤,在此之前根本不知道拳击是啥的人,跟带她了解拳击的人在一起以后,生活还挺甜美的,突然就有一个拳击要赢的理想啦?说实话杜乐莹这里的突然发难,怎么编都圆不过来,正常人在不那么了解男朋友工作内容的情况下,听对方说能多赚点钱,怎么着本能反应都应该是开心才对。

然后回到原版,因为两人不是情侣的关系,只是搭子,当更优质的搭子出现的时候,昊坤义无反顾地抛弃了一子,选择了更好看的豆腐西施,这里的Jazz我只能说梦回80年代的日本动漫,太玩世不恭了,这里甚至让我想起了科波拉女儿拍的《迷失东京》两人只是萍水相逢,短暂陪伴一段路程罢了,到站就该下车换乘了,再见啦(加纳),陌生人。这种忧郁的情愫在王家卫的电影中流转,也在《星际牛仔》中,菲离去时,spike的口琴声中流转,他妈的怎么文艺起来了。回到电影上来,这件事就是第二幕的结尾了,因此在进入第三幕的时候,一子斩断情丝,更加刻苦地训练了。不过第八个情节点,有些很有意思的点,那就是一子拥有武力之后,还是很痛快地向压迫挥拳了,将那个不抽烟、按照资本主义玩法刻苦上进成为中层管理者的店长胖揍了一顿,然后就被开除了,结果那个一直被一子资助的老太太直接变身罗宾汉开始抢劫7-11了,这里有《东京教父》的那种荒诞感,很像一般日本市井剧里那种平静中带着疯癫的感觉。

第九个情节点就更荒诞了,此时一子训练已经初有成效,明显瘦下来了,拉着豆腐车的昊坤此时正好路过直接看呆了,然后他的豆腐车就被其他流浪汉拖走了,哈哈哈,笑死我了。我寻思这豆腐车妹人要呢,捞翔,中勒!然后两人重逢,这里时空开始收束,两部影片的发展开始重合了。这里就更加明确的点明了两人的矛盾,那就是昊坤已经放弃了反抗,甚至连反抗的姿态都一并放弃了,而一子没有,一子虽然没有能力反抗,却一直没有放弃反抗的姿态,从结果上说,昊坤是真正意义上的“躺平”了,他已经适应了这个功绩社会给他的角色,他已经认输投降了。这就像是很多人二十几岁什么都没尝试过就听从父母的话在小城市找个稳定工作结婚生子买车买房了,这种躺平看起来还挺幸福,本质上却是投降认输,而且有一个尖锐的问题被所有人刻意回避了,那就是这个世界上根本没什么稳定的工作,而结婚、买房、买车和生子无论被包装得多么美好,本质上都是负债,两夫妻双职工在小地方收入一定也不高,也就3000元上下,靠着家里接济勉强能上车不假,但未来一旦拉爆,全面失业或欠薪的大背景下,没有稀缺核心技能的人是不会有收入的,到那个时候你身上这四座大山全爆了,你怎么活呢?很多2019年上车的小夫妻,现在应该明白我说这段话的意思了。如果你实在阅历不够理解不了,那就看看之前还眼里有光的亮亮丽君夫妇吧。

然而,即使所有人都向板结的金字塔投降,也总有那么几个人,他们即使反抗不了,也不愿意被同化,比如说一子,她愣是不想按照功绩社会给定的剧本演,老老实实当人口红利,当人矿,她就是要狠狠地赢一次,出一口气。

最后一场拳击戏,原版拍得非常差,而贾圣在视听效果上是砸了钱的,整体效果好了不少,至少达到了拳击电影的水平,总体而言,贾圣的版本对画面和一些镜头语言进行了升级,在质感上胜出不少。但核心还是那个问题——刻意回避现实,恶意置换社会问题的责任主体。

在这点上,王宝强的《八角笼中》就显得格外真实与可贵,在他的镜头下,没有一个穷人是因为单纯的懒导致的,他们身上都赤裸裸地展现着自己的阶级局限性,他们的穷、傻、贪都是社会性的,而不是人性的。现实里没有人是像热辣滚烫里一样只要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就直接人生开挂的,现实中,我们即使做了正确的选择,也不会有什么正反馈,恰恰相反的,我们在做出选择后往往面临的是失去,其次是无数技术性的难题,每天睁开眼就是高风险带来的焦虑感。奋斗,不是用嘴说说,也没有捷径可走,往往你倾尽所有,也不过是博到一张彩票,最后能不能中奖还得看天意。

在将苏木推上冠军的路上,宝强献祭了太多人太多的东西,一开始是自己的经理王凤,然后是自己的俱乐部,然后是自己含辛茹苦培养出来的冠军苗子的所有权,之后是马虎主动献身,最终王宝强焚身以火跟 CJ 老板以及他背后的协会官员同归于尽为自己徒弟复出换来一张浸满血汗的门票。最终站在擂台上的不是苏木一个人,他承担着太多人的期待和梦想,他是所有以上这些人的集合,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是一场前赴后继的接力马拉松,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为逆天改命,但归根结底一将功成万骨枯,不是所有人都能迎来自己的 Happ Ending,大部分人只能做那个牺牲品,去坐牢,去奉献,去卖淫养弟弟。现实仿佛是地心引力,让你在跨越阶级摆脱贫穷的过程中不断重重坠地。

贾圣这部电影最有价值的其实还是他的片名,YOLO,人只活一次,你想要活出怎样的人生,联想到春节档另一部讲述人生的《飞驰人生2》在人生的路上,无数的人过来抢你的方向盘,有形的无形的力量都有,我们必须牢牢攥紧它,因为

不要让你的人生成为治国无能者的牺牲品


断缴社保 失业率 外包

临时工作 上升通道关闭 只能做网红 爱豆 偶像 彩票效应

百元族本质上是一群朝不保夕的人,无论她的表现是什么,本质上都是生活在没有社会福利保障,工作安全和高流动性的生生活夹缝中的人,无论是《下一个素熙》中韩国年轻人各个想当爱豆,日本年轻人各个想当偶像,甚至宁愿当《地下偶像》,还是中国年轻人对网红趋之若鹜,将目光从头部的巨头身上移开你就会发现,这些职业的腰部以下玩家实际上都生活在巨大的焦虑中,这些行业的中位人群实际上收入不高,朝不保夕,没有公司,自负盈亏,本质上给大平台打工,大平台的员工福利却一点没有,但这三个职业的好处就在于相比其他朝不保夕的工作,这份工作至少是依赖超级个体的,如果赢了,自己就是最大的摇钱树,可以不依赖资本和平台,至少有了讨价还价的余地,年轻人都不傻,看似短视赌博,但实际上已经是看透社会本质后的理性之选。也就是说,这么一份没有保障的工作,在目前社会提供的上升选项里,竟然也矮子里拔将军,成了最好的选择。说白了,为什么美国黑人都想当NBA球员,难道是因为他们不想当科学家政要和企业家吗?是他妈的不可能啊。你今天跟年轻人讲你只要努力工作,你就会成为科学家,你看年轻人怎么笑话你吧,你爹妈不是科学家,你还想成为科学家?看不起我们中关村这帮鸡娃学阀是不是。三小的学区房你丫都买不起,还科学家,有北京户口吗你?


热辣滚烫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