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

评分:
0.0 很差

原名:大足石刻又名:

分类:纪录片 /  中国大陆  2013 

简介: 片从60多年前一次科学考古调查切入,依次从大 足石刻的被重新发现及石窟肇建、造像

更新时间:2021-06-13

大足石刻影评:中国石窟艺术最后一座高峰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大足县。有宝顶山、石篆山、南山、北山、石门山等五座山,总共有七十多窟,五万多尊雕刻造像。大多都雕刻于晚唐至宋末时刻,跨越时间三百余年。

大足石刻可以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鼎足而立,但那俩是官方主持修订的,而大足石刻的雕刻者、捐资者却主要是民众,所以会反映很多跟世俗相关的场景。

主要参与者有韦君靖、文氏家族、赵智凤、严逊等。他们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希望通过铸造佛像,祈求神明的护佑。众生欢喜心,共造慈悲业,共成佛事。

韦君靖是唐末盘踞川东的刺史,当时正值天下大乱,他希望能够创造大型的佛教雕刻,来祈求神明保佑这一方土地和百姓。

文氏家族则是手工匠师,在南宋后期长达一百五十年的时间里,一代一代地持续参与大足石刻的雕琢。

赵智凤,一个虔诚的佛教徒,5岁皈依佛门,16岁到乐山附近的迷牟,隔代师从在川西地区有很大影响的佛教密宗第五代宗师柳本尊。完成后,返回大足,在这里组织和规划了宝顶山的超大规模石刻艺术。他主持开凿了300多个龛窟,形成连环画式的组装雕刻。而且具有鲜明的平民化、世俗化特征。

严逊,川渝地区的富有长者,虔诚的佛教信徒,花五十万贯买下石篆山,在这里开凿了许多佛教的雕刻。包括媚态观音、十三观音、千手观音等等。而且他还将这些石刻开放给民众游玩观赏摩拜,希望终生欢喜心,共造慈悲业,共成佛事。

在雕刻的内容上,反映了晚唐至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与《东京梦华录》《清明上河图》一样,反映了宋朝的社会风貌。非常特别。

期间大多数是佛教造像,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印记也有,譬如孝道的凸显和宣扬,都囊括其中。

假使风火轮,与我顶上悬。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这些佛教雕像,无论是起源还是后来的发展,大多都出现兴旺于战乱前夕以及期间,反映了人们害怕离乱,对不可知命运的恐惧,祈求菩萨来保佑他们。

题材上,有佛教的因果报应、地狱、轮回,劝解人们种善因,莫作恶。行孝道,修内心。反映宋朝以佛修心,以道修身,以儒治国的理念。

风格各异。建造于晚唐时期的佛教雕像,仍然有健陀罗艺术的影子,直接表现就是希腊人的卷曲头发,直挺鼻子,长泡,不注重身体展现等。后来,出现了汉人的影子。

大足石刻,主要集中在重庆大足县的五座山间,分别是宝顶山、石篆山、南山、北山、石门山,总共有五万多尊雕刻造像,内容既有反映儒释道的,也有反映俗世生活的,时间大多都雕刻于唐景福年间至宋末时期,跨越时光三百余年。

大足石刻堪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鼎足而立,后两者因为是官方主持建造,所以更多反映官方的教化内涵,而大足石刻的雕刻者、捐资者却主要是民众,更多反映了民众的所思所想所祈所愿。

大足石刻的建造者主要有韦君靖、文氏家族、赵智凤、严逊等。他们或是出资者,或是雕刻者,或是组织者,基本上都是虔诚的佛教徒,都秉承着众生欢喜心,共造慈悲业,共成佛事的心愿。

在雕刻内容上,主要反映了晚唐至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尤其是赵智凤组织雕刻的石篆山那三百多窟的造像,反映了宋代的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的风貌,就像《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那样。

整体上看,其实大足石刻的内容大多数都是佛教造像,如因果报应、地狱、六道轮回,劝解人们种善因,莫作恶等,而行孝道、报父母等理念的宣扬和凸显,也被收入佛教造像当中,与佛教的六道轮回等结合起来,反映了唐宋时期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情形,正如那时期的情况——佛教修心,道教修身,儒家治国。

捐资人严逊主持雕作的佛教石刻上,时常看到这么一句话——假使风火轮,于我顶上悬。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即使自身在这俗世备受劫难,依然秉承着一颗菩提心,一心向善,向往美好。这些佛教雕像,无论其最初雕作的初心,还是后来的几度发展,大多都出现在战乱前夕以及期间,反映了人们害怕离乱,恐惧未知的命运,祈求菩萨保佑的淳朴心理。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