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恶不存在

评分:
0.0 很差

原名:悪は存在しない又名:恶魔不存在 / 无邪之境(港) / Evil Does Not Exist

分类:剧情 /  日本  2023 

简介: 一对住在东京近郊山村的父女,过着恬静简单、顺应自然的平凡日子,直到村里盛传有开发

更新时间:2024-05-05

邪恶不存在影评:电影评论《邪恶不存在》——邪恶的二律背反,来自外部的否定


最近我的更新好像进入了难产期,倒不是不知道想说什么,而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就比如上次和朋友吃饭的时候,说起为什么“女性主义”走向了性别矛盾。我当时很想说说我的想法,但是怎么说好呢……于是我选择了以后再说。

“以后再说”是我的家族传统,我爸就经常这样讲。在看电影这件事上我恪守传统,“以后再说”的电影不知道排了多少,但是滨口龙介的电影总是能让我现在就想说。

当《邪恶不存在》以一种命题的形式命名了电影时,势必会引申出对于命题的追问:什么是邪恶/善良?邪恶不存在吗?电影的内容自然也是对这些追问的回答。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部电影,这是一次滨口龙介与观众的对话,一个有关“善”与“恶”的提问与回答。

小时候我们会做这样一种练习,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善与恶是经常会出现的一组矛盾。在成年之后人们对于善与恶的理解不再那么平面化,它们之间好像总存在一种暧昧关系。就像最近上映的《九龙城寨》里,“四小强”在城寨内的殴斗行为是“除暴安良”,在秩序社会里他们就是“滥用私刑”(电影里主人公们殴打了一位家暴妇女的丈夫)。这种暧昧不清迫使人们开始思考善与恶的边界,在这个领域里最著名的研究者当属康德,对于那个暧昧不明的空间,他提出了区别于“矛盾”的定义:二律背反。

什么是二律背反,想要恢复其原初的暧昧冲击力是困难的。且让我们先回到《九龙城寨》,我想可以这样理解:二律背反并非是黑社会杀人放火,我助人为乐这种二元对立;而是在“殴斗”这一行为在不同框架下呈现出的两种截然不同观念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借助于“九龙城寨”这一神秘的意义区间而显现。就像《邪恶不存在》中的“乡村”,完美度假区的规划在都市人的眼中它是振兴当地经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好项目,但进入乡村时就摇身一变成了破坏自然、污染环境的坏工程。

如果用一组简笔画来展示矛盾与二律背反的差别,我们也许一目了然。矛盾是沿着相反方向的线性运动;二律背反则是莫比乌斯环式的圆周运动:当我们在现实一面走得太远时,我们就会突然发现,我们已经走向它的反面,走进了蓝色的模糊地带,在哪里是《邪恶不存在》主人公逃遁而去的“纯粹幻象的王国”;也是《九龙城寨》里龙卷风“魔鬼般地显灵”。

现在让我们来重新审视电影中呈现的“九龙城寨”与“村庄”:在实证领域它们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建筑实体,同时在符号领域也是某种无法成为经验之物的界限之维。经由这条界线,“除暴安良是不邪恶的、都市人的完美度假区计划是不邪恶的”形成的否定判断变成了不定的判断。换句话说我们在这条界线里遭遇了否定判断与不定判断之间的差异。

康德就是以现象性现实与本体性原质之间的对立,取代了表象与本质之间的传统对立。现象性现实与本体性原质之间的对立遵循完全不同的逻辑:我们的道德法则(显现为“本质”的事物)只在我们的有限限度之内,在我们置身其间的现象现实(九龙城寨内/外、都市/村庄)的领域内,才是可能的,才是能够设想的。

这一界限最终是康德式的,现实从来没有呈现其完整性:在它中间总是要裂出空白的彼岸,此空白是由纯粹幻象的王国/魔鬼般的显灵来填充的。

在这里我们终于可以回到《邪恶不存在》中来,且回忆电影中父女二人在电影中散步的终点——那片冻湖的彼岸,不正是那片远离尘世、宁静致远的幻想国度一次次地出现在电影画面之中吗。而二人最终跨越了这条彼岸,在向着“不存在”的区间渐渐隐去的过程中超越了感官的限制、善恶的界限,获得了“不存在”的道德尊严与自由。

也许我们在“不存在”的领域里走得太远,让我们回到邪恶的概念中来。康德对于“恶”的阐释以三种形式,在三个维度上表现出来。

恶的第一种也是最温柔的形式,是通过“人性的脆弱”表现出来的:我知道我的义务是什么,我完全认可我的义务,但是我无法汇集足够的能量响应它的呼吁,无法不屈从于“病态”的诱惑。比如学生清楚身份的义务是学习,但是总是无法不屈从于游玩的诱惑。

第二种形式的恶比较危险,它是第一种的倒置:在第一种形式的恶中,主体还对自己的义务保持了适度的了解,承认自己无力履行义务。但是在这里,主体声称自己为了履行义务而采取行动,它被伦理关切所驱使。而实际上呢,引导他的只是病态的动机。比如无比严厉的教师与家长,他们相信,他之所以折磨儿童,是为了教育他们成为更好的人。实际上在这里只是满足自己病态的虐待冲动。

第三种形式的恶最为糟糕,它要主体彻底放弃行为与义务的内在关系,把道德理解为一套简单的外部规则,理解为简单的外部障碍。社会设置这些障碍,就是为了限制人们满足自我的“病态”兴趣。这样,对与错的概念毫无意义,如果主体遵守了道德规则,他也仅仅是为了避免令人痛苦的后果,如果“能打法律的擦边球”而不被抓获就更好了。这种恶的主体因为做了某些残忍或不道德的事而遭受谴责时,最标准的借口便是:“这不违法吧。”

不过,还有第四种可能性“纯粹之恶”,它被康德排除了。被排除的原因正是康德把善与恶设想成了两种截然相反之物,而放弃了邪恶的二律背反。回到电影中来,公司职员之恶以与其完全相反的形式呈现出来。他们聆听村民的呼声,积极协调项目与居民的矛盾,他们的行为不再从外部与善截然相反,而恰恰成为善的内容。在此,公司职员区别于第二种恶的关键在于,虽然本质上都是通过自欺的形式,但是职员的行为驱动力是“非病态的”,甚至是违背自身利益的。回忆男职员放弃城市的生活习惯,主动去体验村民的生活方式的情节,可以说他为了劝说Omika成为公司管理员,把一切赌注都押了上去。

电影将整个邪恶运转的过程以一次电话会议的形式向观众完全敞开,使得我们清楚了整个邪恶的孕育过程。但是作为置身事外的Omika来说,其动机是难以察觉的。如果不是借助羽毛“魔鬼般地显灵”是无法把善与恶这两种对立且都在拼命使对方消亡的实证性力量,理解为其中一种力量(恶)采取了其对方的形式,从内部破坏了它。同时这里更不能被忽略的是,一切真相都过于一目了然会让人同时跌进“善”的陷阱。让我们再回到影片开始的地方。即,善恶发生转换的“村庄”/(九龙城寨)。之所以在这里发生意义的转换,并不是资本宇宙的无情逻辑,而是村民共同体们对于传统生活方式的心醉神迷。换句话说,电影一开始就已经给出了关于善恶得以讲述的视角,不就是那个在开场长达5分钟的女儿仰望森林的视点吗。这个视角已经把外部世界的残酷入侵,理解为了恶之根源。

这就是关于邪恶的二律背反,也是内部否定的全部逻辑。如果在这个领域里将电影进行结尾,我们可能会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村民们众志成城坚决抵制开发商对自然的破坏,两种力量在是与非的区间里纠缠不休。也是在这个内部否定的领域里,我好像看见了“女性主义”走向了性别矛盾的原因之一。当然,还有来自于外部的原因之二,来自于某一种类似于电影里“公司高管”的霸权,这种霸权得以运行的机制便是内在和外在否定之间的短路,即在“非恶—善”与“反恶”之间的短路。当我们将“反恶”与“非恶”的概念混淆时,我们就成了电影中的公司职员,“无知无觉”地行使着“纯粹之恶”。很欣喜,滨口龙介并没有陷入邪恶的二律背反。电影给出了一个相当振奋的结局。也可以说整部电影的全部冲击力之所在正是来自于结尾Omika扼住“邪恶”咽喉的那一幕。望着Omika带着女儿和生灵远去的彼岸之外,我好像听到了这样一幅画面:“我所见过的…事物你们人类绝对无法置信。我目睹战舰在猎户星座的端沿起火燃烧。我看着C射线,在唐怀瑟之门附近的黑暗中闪耀。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逝。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即使这一幕没有像《银翼杀手》里给出一个比“人”与“非人”的更浪漫的雨中和解,但是也更克制地向“反人”发动了足够决绝的致命一击。


邪恶不存在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