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

评分:
6.0 还行

原名:The Harvest of Sorrow又名:悲伤的丰收/悲歌:拉赫玛尼洛夫回忆录

分类:传记 / 纪录片 / 音乐 /  英国  1998 

简介: Tony Palmer tells the life story of Serg

更新时间:2018-12-07

悲歌影评: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协——气势恢宏,细腻委婉;幽深静谧,炽烈如火

(一)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在拉赫所有的作品里,拉二是最负盛名的作品,也是旋律最优美的作品。
拉二钢协极富戏剧性,整体融合了两种矛盾的气质。乐曲开头是一组沉重的和弦,如钟声一般震撼人心。钟声,是拉赫最喜欢运用的动机。“教堂的钟声伴随着每一个俄罗斯人从孩提直至坟墓。如果我能成功地在作品中用钟声表现人类的感情,那是因为我的生命时时处于莫斯科钟声的包围之中。”
而到了第一乐章中段的高潮部分,管弦乐起的时候,一种真诚和炽烈扑面而来,这是一种纯粹的俄国精神,身处寒冰之地却内心如火,极端的气候和广袤的大地锻造了坚强不屈的民族性格。
第二乐章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在慢板中朗诵,悠扬又略微伤感的长笛幽幽地响起,加了弱音器的小提琴旋律细腻,色彩朦胧。滴答滴答的秒针记录着时间的流逝,每到这里就仿佛躺在核爆过后的尘埃里,见证着世界的毁灭,仿佛全世界的孤独都压在了背上。
第三乐章起步果断又飘逸,直到发展为激情又坚毅的高潮。高潮处豁然开朗,管弦乐的出现如同阳光冲破了黑暗的牢笼,钢琴如同在希望中拖着饱经磨难的躯体踉跄奔走,最后两者以干净轻快的收尾诠释了“钢琴协奏曲”的真正意义。
20世纪的古典音乐,就是俄国的古典音乐,多少旷古绝今的乐曲被谱写。
(二)拉赫玛尼诺夫
拉赫玛尼诺夫的一生是跌宕和流离的一生,如同他的拉二一样富有戏剧性。
拉一由于醉酒指挥家的缘故,首演便遭遇失败,当时俄罗斯的乐评界一片冷嘲热讽。年轻的拉赫也在一时间内被击垮,一度放弃音乐事业,经过医生的治疗才重拾信心,状态从谷底回到了巅峰,创作了第二钢协。拉二中的忧郁气质被认为与他的这一段患病经历有关。
在十月革命以后,他借演出的机会离开俄国前往北欧,后定居美国。在美国,虽然他受到了人们的尊敬,收获了财富,但是却陷入了一种平庸的生活中,他的创作能力和激情似乎也留在了俄国。而且他本人对演奏感到无聊了,他的演奏变得了无生趣,由于身材高大,还被调侃为“六英尺的愁容”。离开俄国后,他一直试图寻找创作能力和激情,但是遗憾的是一直也回不到早年时的巅峰状态,将近晚年才有起色。
有意思的是,毁掉伊凡诺夫卡的是红军,后来重建拉赫的庄园,将之列为文化遗产专门保护的也是苏联政府,他们还为拉赫修建了雕像。1931年时拉赫曾经公开谴责过苏联政府,在那之后的两年苏联禁止演奏他的音乐。
(三)演奏者
拉赫本人曾经演奏过自己的第二钢协并留下了录音,不过由于录音技术的限制,只能听出个大概。
苏联钢琴家里赫特的版本兼具刚强和细腻,高音清脆响亮如水滴,在高潮部分的演绎尤为出色,钢琴的呼吸达到了完美的境地,演奏强度甚至压制了管弦乐,是拉二最激烈感性的一个版本。
钢琴家阿什肯纳齐的版本高潮部分管弦乐的气势恢宏,相比之下钢琴的表现中规中矩,被戏称“第二交响曲”。
中国钢琴家王羽佳和郎朗也演奏过拉二。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