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茶的姑妈

评分:
6.0 还行

原名:李茶的姑妈又名:Hello, Mrs. Money

分类:喜剧 /  中国大陆  2018 

简介: 貌不惊人的李茶(宋平 饰)希望和土豪之女结为夫妇,他从未谋过面的姑妈(卢靖姗 饰

更新时间:2020-02-03

李茶的姑妈影评:《李茶的姑妈》:喜剧电影的诚与成

在所有的电影类型中,喜剧电影是最能夺人眼球的一种,遗憾的是,最近几年,叫好又叫座的喜剧电影少之又少。喜剧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反逻辑,而电影则是要符合逻辑,所以,当喜剧成为喜剧电影时,既要保留反逻辑的幽默讽刺效果,还要符合基本的电影叙事逻辑。

2015年,开心麻花的作品《夏洛特烦恼》成为叫好又叫座的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利双收让很多观众重新燃起了对大陆喜剧电影的信心,也让“开心麻花”从小剧场走向了大银幕。遗憾的是,这种风头没有持续太多,在此后的诸多电影中,“开心麻花”未能创作出超越《夏洛特烦恼》的作品。

《西虹市首富》、《羞羞的铁拳》、《一念天堂》、《李茶的姑妈》等。虽然这几部电影的口碑和评价参差不齐,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正确的价值观的输出。《西虹市首富》中王多鱼为爱情抛弃继承大量遗产的机会;《羞羞的铁拳》中打假拳的艾迪生和正义感爆棚的体育记者马小通过身份互换找到了真相和正义;《一念天堂》中沈默身患绝症之后决定奉献出自己所剩无几的时间,做一些好事;《李茶的姑妈》通过一场遗产之争来展现人性的贪婪和善恶。

从主题定位上来看,这些电影都充满了正能量,可喜剧不是只有正能量就是好作品。最近和家人重新看了一遍《李茶的姑妈》,就“幽默讽刺”程度来看,这部电影的确竭尽所能的讽刺人性的贪婪,但缺乏现实性,这也是这部电影差强人意的原因。

1.故事和批判。

喜剧不单单是讲故事,好的喜剧一定是基于对现实的批判,通过反逻辑的叙事模式,从现实中取材,成为现实的哈哈镜。《李茶的姑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演员的组合非常有意思,黄才伦、艾伦、沈腾,这些演员的出现奠定了电影的基调。

在《李茶的姑妈》中,黄才伦男扮女装的形象贯穿电影始末,这种“反差”可以制造一定的幽默感,不过由于角色性格不够饱满,女装形象比较单一,导致人物无法撑起一部电影,后半部分有些审美疲劳。

喜剧虽然是“反逻辑”,但绝不是忽略“逻辑”。就像网友评价的那样,“男主从扮演姑妈的第一刻起,从他第一个假声出来的时候起,就骗过所有人?就男主长的那样还配一头塑料头发你信吗?”

尊重逻辑是喜剧电影的基础,话剧版的《李茶的姑妈》口碑和笑果都不错,从话剧变成电影之后,《李茶的姑妈》存在的诸多问题就明显的暴露出来了。从故事上来看,《李茶的姑妈》讲的是一场骗局,可骗子并没有很高的智商,身边所有的人也处于智商不在线的状态,唯一清醒的“李茶的姑妈”却只是一个旁观者。

喜剧一定是要有批判在里面的,通过对现实的批判才能体现出喜剧的意义和价值。在《李茶的姑妈》这部电影中,批判并没有起到现实性的意义,反而成为夸张和刻意的帮凶。

在喜剧电影中,故事是价值的载体,一出好的喜剧一定有一个正确的价值方向,而不仅仅是夸张的表演和拼凑出的包袱。和《夏洛特烦恼》相比,《李茶的姑妈》不仅没有讲好一个故事,甚至连最基本的故事逻辑也没有尊重。

我们无法说《李茶的姑妈》是开心麻花最差的作品,因为一部电影并不是由某一个人完成的,而是有一个团队来完成的。我们只能说,《李茶的姑妈》这部电影存在诸多问题,希望开心麻花的下一部喜剧能够超出预期,带来更多的笑果。

2.反串和讽刺。

反串作为一种艺术最早出现在梨园舞台上,以“男旦”为主。这是因为旧时代禁止女演员登台。而在现在的电影中,反串则成了喜剧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夏洛特烦恼》中的常远饰演的孟特娇,《羞羞的铁拳》中艾伦饰演的艾迪生和马丽饰演的马小性别互换,《李茶的姑妈》中黄才伦饰演的“假姑妈”。

电影中恰到好处的反串角色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夏洛特烦恼》中的孟特娇,一个小小的配角,却给电影增添了很多乐趣。而在《李茶的姑妈》中,这种小乐趣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审美疲劳。

一个好的反串角色不仅仅是为了制造笑料,也是为了进行讽刺,这种讽刺力度可大可小,但一定要有。电影中的反串角色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剧情需要剧中人物反串,第二种是电影中的角色直接由异性演员来扮演。前者的目的是推动叙事,后者是电影的需要。

现在电影中的反串角色大多是前者,剧情需要这样一个角色来实现讽刺的意图。比如《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不疯魔不成活,男性身份和女性角色之间的界限不明,成就了一个通透、绝望、无奈的“女娇娥”。在《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悲剧就是对时代的讽刺,在这出悲剧的背后,是普通百姓的无奈和时代对人的异化。

好的反串角色可以是幽默的,搞笑的,反逻辑的,但一定要有讽刺在里面。每个角色的存在都有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喜剧电影以“喜”见长,不过,在这“喜”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悲剧的核心。就像王朔曾说的:“有些事隆重地开幕,结果却是一场闹剧;有些事开场时是喜剧,结果却变成了悲剧。一幕幕开场的锣鼓,一曲曲落幕的悲歌。”

3.情感和逻辑。

在所有的电影中,情感走向都是电影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最能体现逻辑的地方。而在《李茶的姑妈》这部电影中,很多地方都存在逻辑的硬伤,比如露露和李茶的情感走向、真假“李茶的姑妈”之间的情感走向,并没有明显得矛盾冲突,也未见解决矛盾的办法,缺乏说服力。

电影中的动人情感不是插在花瓶中供人观赏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可以随风起舞的韵律。好的情感不是安排,而是追求,在追求的过程中遇见问题,解决问题,形成逻辑上的闭环,并升华情感。

决定电影中情感的是角色,角色作为剧中人应该具备知、情和意三个元素。知是知觉、智慧、知识,情是情感、情绪、情操,意是意念、意识和意愿。具备这三个元素才能让角色更有生命力,才能让人物更加饱满。饱满的人物本身就是电影叙事逻辑的一部分。

在《李茶的姑妈》中,我们可以看见很多角色,这些闹哄哄的角色通过夸张的演绎和生硬的偶然拼凑出了这样一部尴尬的闹剧,既没有体现出真挚动人的情感,也没有实现对错误价值观的批判,这就让《李茶的姑妈》成为一部略显幼稚的喜剧电影。

结束:

"世界没有悲剧和喜剧之分,如果你能从悲剧中走出来,那就是喜剧,如果你沉缅于喜剧之中,那它就是悲剧。"在所有的电影类型中,喜剧电影是最难拍的一种,因为在喜剧和悲剧之间有一个尺度,喜剧是经过滑稽包装的悲剧,悲剧才是喜剧的内核。

一部好的喜剧,首先要有一个悲剧性的内核,其次要有一个幽默的外衣。陈佩斯说,喜剧,就是要你自我折磨,精神或肉体的折磨,才能达到被别人笑的效果,这个开心是幸灾乐祸的。

喜剧从来都是一笑而过,而是笑容背后的那一声叹息。所谓的喜剧电影的诚与成,其实也就是喜剧的诚与成。乔治·梅瑞狄斯说,一国文明的最好考验就是看这个国家的喜剧思想和喜剧发达与否。对中国电影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李茶的姑妈的相关影评

李茶的姑妈
欣然 • 姑妈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