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十分好莱坞

评分:
6.0 还行

原名:Not Quite Hollywood: The Wild, Untold Story of Ozploitation!又名:澳洲B片十分B / 澳洲B片真牛B

分类:纪录片 /  澳大利亚   2008 

简介:

更新时间:2015-10-07

不十分好莱坞影评:澳洲B级片笔记整理

以下内容全部整理自网络——

澳洲电影新浪潮时期,代表作有:


《纯真的谎言》The Getting of Wisdom(1978)、
【《悬崖上的野餐》(下文有介绍)中表达的压抑学校的主题在导演布鲁斯·贝瑞斯福(Bruce Beresford,下文有介绍)1978年的《纯真的谎言》(Getting of Wisdom)中再次出现。
有人将本片喻为《悬崖上的野餐》的姊妹片,外向的乡村女孩劳拉被父母送往一间纪律甚严的女子寄宿学校就读。但她天性并不安分,一日突发奇想,编造自己和学校年轻男职员之间的绯闻,此举在保守平静的校园内掀起轩然大波。贝瑞斯福对上世纪初刻板的教育体系讽刺而兼具幽默。】

《我的光辉生涯》My Brilliant Career(1979)、
【本片为女导演吉莉安·阿姆斯特朗(Gillian Armstrong)根据轰动澳洲文坛的同名小说拍摄了一部璀璨夺目的女性奋斗诗篇,从自然和社会环境、成长背景等多个视角来探究西比拉的独特性格和反抗历程。登峰再造古典美的惊人之作,获得澳大利亚学院奖11项大奖、第53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提名、第38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并入围第32届戛纳主竞赛单元,本片预示了澳洲女导演简·坎皮恩的女性觉醒作品《钢琴别恋》】


《烈血焚城》(又名《驯马人莫兰特》)Breaker Morant (1980)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通过闪回的方式不断揭露事件的真相,叙事引人入胜,具有反战的主题,是一部讲述布尔战争的恢弘史诗巨片,被誉为澳大利亚电影复兴的先锋之作。曾获第53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提名、入围第33届戛纳主竞赛单元】

【上文第一部和第三部影片的导演同为鲁斯·贝尔斯福德 Bruce Beresford,作为一个国际知名导演,贝尔斯福德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澳大利亚电影业的复兴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它在全世界的成功使得好莱坞对伯瑞斯福德敞开了欢迎的大门。在那里他拍摄了温馨的亲情片《温柔的怜悯》,并因此片再一次获得奥斯卡提名。但是其后他的美国导演生涯并不顺利,1985年的《国王大卫》受到恶评,伯瑞斯福德也因此沉寂了一段时间,直到1989年才以轻松欢乐的《为黛茜小姐开车》Driving Miss Daisy东山再起,此片共获得四项奥斯卡奖。同年他拍摄的《她的托辞》则被认为是一部平庸的商业片,伯瑞斯福德很快回到了自己的风格上,但1991年的《黑袍》和《乔纳森先生》同样反响平平。进入九十年代之后,伯瑞斯福德拍摄了更多的影片,包括1997年的《火线浮生录》和1999年的《双重危机》等,其中前者反映了二战时期的日军集中营中女囚的故事,以其浓厚的人文主义获得赞誉,后者则有不俗的票房成绩,可谓证明了伯瑞斯福德在经历挫折后对商业和艺术性的拿捏已炉火纯青。】

但小成本电影从未上升到澳洲电影的高度

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
澳洲文化界和政界经历了一场剧变
人们不想为政府和现状所因
整个澳洲天翻地覆
他们无法再坐视不理
女权运动破坏了男女之间的关系
杰曼·格瑞尔(澳洲女权激进作家)写道:“女性应奋起革命”
当时反对战争的呼声很大
很难想象用彩票开奖法来征兵的社会是什么光景
……
这种风靡全国的浪潮也影响了艺术界

当时澳洲当地电影:毫无想像力,差强人意令人生厌
菲利普·亚当斯:一个国外剧组偶然打破了澳洲电影休眠时期的坚冰——

《沙滩上的夏娃》Age of Consent(1969)
【英国导演迈克尔·鲍威尔(Michael Powell),曾拍摄《红菱艳》The Red Shoes (1948)】

《法外狂徒》(又名《凯利帮》)Ned Kelly(1970)
【曾拍摄《汤姆·琼斯》Tom Jones (1963)的英国导演托尼·理查德森执导的人物传记片,取材于Robert Drewe所着的小说《我们的阳光》】

1971年加拿大导演特德·科特切夫来澳洲自摄了电影《假期惊魂》Wake in Fright
【至今还有很多澳洲人认为该片是最优秀的澳洲电影,而且是这部影片促使澳洲电影业开始复苏。1972年,科特切夫回到加拿大,将好友莫迪凯·里奇勒(Mordecai Richler)的小说搬上大银幕,这部《学徒》The Apprenticeship of Duddy Kravitz(1974)凭借其杰出的成就赢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并获奥斯卡奖最佳剧本提名,被世界影坛公认为最优秀的加拿大影片。科特切夫其他的代表作包括经典体育片《达拉斯猛龙》和一代票房神话《第一滴血》等】

《小姐弟荒原历险》Walkabout (1971)
【本片入围第24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本片是英国导演尼古拉斯·罗格Nicolas Roeg最后一次担任摄影。
《僵尸肖恩》、《热血警探》的导演埃德加·赖特:“我是尼古拉斯·罗格的粉丝,而且我认为他的这部电影和《威尼斯惊魂》是有史以来剪辑得最好的两部电影。尤其是他对声画的掌控,在今天依旧充满了魅力。在我的眼中,《小姐弟荒原历险》是一首用影像写就的诗歌。影片开篇的5分钟没有任何的台词,但是尼古拉斯·罗格却告诉了你关于这部电影的一切:城市生活的剪影、土著音乐、女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习换气、音标和音乐、忙忙碌碌的人们,公寓下面的游泳池——这种冲突感和现实的困顿一下就表现了出来。这是电影史上最棒的一个开头。影片中剩余的部分都因为这个开头的存在而鲜活了起来。”】

这些导演和作品令日后的澳洲电影制作人明白
他们自己有能力通过多种多样
趣味盎然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此时出现了两为致力于推动澳洲电影文化发展的总理:
约翰·格顿,1968—1971年任澳洲总理
高夫·惠特拉姆,1972—1975年任澳洲总理
只要哪个混蛋会画画,写诗或者拍电影政府就会发放大笔资金
从此一发不可收抬
————————————————————————————————

《另类好莱坞》第一场
粗俗的澳洲男人、乳房、阴毛和啤酒

《赤裸骗术》The Naked Bunyip (1970)
澳洲情色片/纪录片/喜剧
整部电影遭到审查官员的强烈反对

1971年审查制度也应随之变化
出现了“R级“这一概念,R级:2—18岁未成年人不得观看
R级放宽了对暴力和色情场面的限制

政府成立了电影发展局(AFDC),拥有100万澳元的启动资金,资助本国电影的生产和发行;同时,政府还设立了「实验电影奖」,开办了一所国立电影学院。

在AFDC的帮助下,电影《斯托克》(Stork)在1971年大获成功
《斯托克》是史上最大胆、最疯狂、最搞笑的喜剧
《斯托克》是首个被称为“粗鄙澳洲喜剧”或者“澳式低俗喜剧”(Ocker Comedy)的电影
这部电影借鉴了60年代英国喜剧中的无政府主义作派,针砭当时的道德状况,但毫无淫秽之感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斯托克》成为澳洲,近15年来第一部成功的喜剧片。
【导演提姆·布斯特Tim Burstall后来指导了由梅尔·吉布森、山姆·尼尔及台湾才女张艾嘉主演的《Z字特攻队》Attack Force Z (1982)】
这类电影的主人公通常是个粗俗的男人,行为怪里怪气,反社会、不合群,十分逗笑,例如《鹳》的主人公就是一个身高两米,外号为「鹳」的失业男人。
这是澳洲电影史上的转折点,澳洲观众接受了这种风格的喜剧


被澳洲人民自封为民族英雄的巴里·麦肯锡取代了袋鼠或考拉成为了澳洲的典型代表
《巴里·麦肯锡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Barry McKenzie(1972)
这部故事发生地是伦敦,巴里·麦肯锡是一位追寻性冒险的澳洲,但同时又为之感到恐惧的单纯人物,突然来到了复杂的伦敦
伦敦到都是狗屎,电影中还有一首《人行道上的便便》歌
【导演为前文提到的曾拍摄《为黛茜小姐开车》 (1989)的布鲁斯·贝尔斯福德】
《巴里·麦肯锡历险记》涉及很多首次尝试

呕吐的那一场戏,极具创造力
那些呕吐物由玉米浓汤、豌豆浓汤水果沙拉、土豆沙拉、柠檬汁、番茄并混合一定量的土豆沙拉制成
番茄加入柠檬汁使其嘶嘶作晌
很有视觉冲击力

“第一部电影只有一场呕吐戏,下一部电影要拍两场呕吐戏,我们真这么干了”
巴里·麦肯锡救婶记 Barry McKenzie Holds His Own (1974)
【导演还是布鲁斯·贝尔斯福德】
这部故事发生地是巴黎
麦肯兹在埃菲尔铁塔上有往下吐的镜头
“我有不祥之感,我要大声叫呕了”
人们对此疑惑不解:“大声叫呕”?
他趴到栏杆上,立马大叫,然后下面两个人抬头,然后……
“这是澳洲电影史上最戏剧性的时刻之一,如果《悬崖上的野餐》也加进呕吐镜头肯定会更棒”…… ⊙﹏⊙b汗
【历史片是澳大利亚电影文化第一次形成成熟的表达。公认引起了历史片风潮,和开了「新澳大利亚电影」风气之先的作品是《悬崖上的野餐》,又名《吊石坡的野餐》Picnic at Hanging Rock(1975),根据1967年琼·莱斯利(Joan Leslie)的一部不太有名的小说改编。由彼得·威尔(Peter Weir)导演,在那一拨60年代末就从独立制片和电视剧起步的年轻导演中,彼得·威尔以妙想天开的短片而闻名,这是他的第二部长片。影片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它没有任何既定的解释。这部电影为当代澳大利亚电影作出了两点贡献:一是其优美的摄影;二是弥合了欧洲传统和澳大利亚作为新大陆固有神秘文化间的差异。强烈的唯美风格、精致准确的构图、堂皇考究的用光、精雕细琢的慢镜头使本片获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摄影奖。这部有着深刻的寓意和超现实主义的风格的影片使导演彼得·威尔扬声国际,他是第一个把60年代欧洲艺术电影中出现的新的艺术考虑融入到澳大利亚电影的导演,威尔为了表达出松弛有度的张力,他通过控制时间的流逝和停顿来改变电影的节奏。为70年代澳大利亚电影的复兴立下汗马功劳。他的影片展示了澳大利亚的奇特风光和文化异趣,表现了世俗生活中的非理性力量对理性世界的搅扰,成为那一时期澳大利亚新锐导演的代表。1981年他拍摄了影片《加里波底》Gallipoli,这部影片由梅尔·吉布森主演,聚焦于在土耳其参加一战的澳大利亚士兵的梦想破灭和战争残酷。反映了澳洲士兵战火中的真挚的友谊和性格的成长,并对一战所造成的后果进行了批判和反思。影片受到了国际电影界的关注和称赞,使得威尔开始真正的迈向了国际舞台,转年再次由梅尔·吉布森主演的、反映印尼政权动荡的影片《危险年代》The Year of Living Dangerously则奠定了威尔国际知名导演的位置。1985年威尔又和哈里森·福特合作了影片《证人》,展示了威尔对美国文化的理解。1989年威尔又和罗宾·威廉斯合作,拍摄了影片《死亡诗社》,影片获得了奥斯卡提名,而罗宾·威廉斯也因此片而身价大增。转年他拍摄了与他以往风格迥异的浪漫爱情片《绿卡》、片中的轻松和幽默被他拿捏得淋漓尽致。1998年,威尔和金·凯瑞合作拍摄了电影《楚门的世界》,这部影片的黑色幽默、超现实风格和对现实的无情讽刺都颇受好评,再次获得了奥斯卡提名,金·凯瑞也因此片被大家认识到了与他往常不同的表演风格。2003年指导了《怒海争锋》。】
【澳大利亚本土电影缺位的问题似乎解决了,但很快人们发现,以低俗为名招徕观众登不得大雅之堂,有识之士呼吁出产更有文化品位的电影来代表澳大利亚的形象。1975年,出面扭转这一局面的还是政府,AFDC被改制为澳大利亚电影委员会(AFC),提出国家需要的是高品质电影,票房是否成功不再是首要的考虑,文化意义第一。

AFC的成立,标志着澳大利亚电影进入了「计划经济」时代,因为澳国电影制片的投资仍十分依赖国家,所以AFC通过主导资金的分配来传达意志,显然低俗喜剧得到投资的可能越来越小,这类电影也就顺其自然消失了。

得到AFC首肯的一类电影,是历史片。历史片在1975-1982年间成为澳大利亚最具代表性的准官方影片,这些影片又大多根据文学作品改编,以至于有了「AFC类型片」的代名词,专指这段时期内此种从文学改编而来的历史题材电影。
尽管《悬崖上的野餐》被看成是历史片的滥觞,但它同后继者们也在很多方面体现出了天壤之别。不像后来的历史片,《悬崖上的野餐》不把英国留下的社会教育文化结构看成值得缅怀的骄傲,对英式贵族制度进行了讽刺性描绘,说明外国制度强加在澳洲本土上是令人讨厌和不智的。
在欧洲移民和澳洲本土的自然界发生接触和冲突后,理想的学校制度和社会层级开始崩解。而最后的结局并没有找到走失的女孩,神秘力量的答案也无处可寻,挑衅了无可置疑的维多利亚社会权力结构。

《悬崖上的野餐》的哥特式根源和导演对疏离主观经验的兴趣的扩展突出了电影采用历史背景是为了在幻想恐怖的形式内提供对权威的批判。历史背景是为了提供合适的距离感供反思性别、阶级、种族政治的本质。

这部电影充盈着很强烈的怀旧情绪,它的一炮而响导致电影人纷纷热衷几十年前的小说,或者至少是描绘几十年前生活的小说。AFC也顺水推舟,确立了历史片在一段时期内的主打地位。
虽然都是对过去的描绘,但后来的历史片立场态度变化很大,《悬崖上的野餐》确立的部分历史片特征得以保留和发展,例如以儿童和女性为叙事的中心,对制度化和教育体系的持续关注,和本土风景的运用。

在这些历史片中,所截取的历史时段,又多集中在世纪之交,这容易理解。因为从1890年往前算,这块大陆不过是英国流放犯人的目的地,也曾成为淘金的热土,但进入20世纪后,直到一战结束这十多年里,正是澳大利亚国家地位确立并融入国际社会的关键阶段,所以人们热衷于探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的国民状态。】

同性恋厌恶症和种族主义也可以很迷人,很搞笑
拿这两点说事儿,这是人的天性 ???
“我们确实做了分级:NPA,基佬不得观看本片”

巴里一直非常厌恶粗鄙的澳洲男人,令他惊恐的是,他最憎恶的人却最喜欢他的电影

“很多白痴都把讽刺片当成纪录片,他们以为这是对他们生活方式的赞同,有趣的是,我也希望如此。”
“四流的低廉小电影,真的很令人作呕,随便看一眼都觉得恐怖,丑陋,混乱,令人不悦,淫秽⋯”

我认为它太澳洲I化了

我们拍电影不是为了吸引国外游客,若无法自我讽刺,就无法彰显个性!!!
我认为这部电影至关重要。


社会在变,对社会价值,政治价值的,认知也在改变,

在电视业,澳洲这部《96号》Number 96(1972)走到了世界前列
《96号》是非常成功的十大电视剧之一
广告语:今晚8点30分,电视丢了节操!
它将电视业推向了高潮,也影响了电影界
当时的潮流是至少要加进一场裸戏


《有男子埃尔文》Alvin Purple (1973)在澳洲一流电影制作人提姆·布斯特的操刀下拍摄完毕
【提姆·布斯特是上文提到的《Z字特攻队》和stork (1971)的导演】
“迈克尔·凯恩主演的《风流有男子》(又名《阿尔菲》)Alfie(1966)在当时己经过时”
【在摇摆开放的1960年代,时尚风潮一个接一个袭来,新的生活方式一个接一个涌现。美女、帅哥、登徒子,不一而足。彼时的银幕上,只有那种花痴美女和只会耍帅、卖笑的“当代唐璜”没有结果的厮混才能深刻地讽刺这个奇怪、浪荡而且还时髦的时代。派拉蒙的影片《阿尔菲》就是个中翘楚。克尔·凯恩更是因成功塑造了花花公子阿尔菲一角而入围第39届奥斯卡奖,除此之外,本片获得了包含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在内的5项提名和第1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美国2004年的翻拍版本阵容亮眼,男主角裘德·劳从气质上就是一个活的Alfie。演技派女星苏珊·萨兰登在片中扮演一位精力旺盛的老女人。音乐方面,为1996年版《Alfie》主题曲“Alfie”献唱的是Dionne Warwick,此曲一经问世便风靡了一个时代。新版《Alfie》的主题曲由少女歌手乔丝·斯通(Joss Stone)主唱,她自出道以来便以充满个性和极具穿透力的嗓音迅速崛起,其声线和演唱风格与歌坛大姐大惠特尼·休斯顿颇有几分相似】

“我将剧情颠倒了一番—埃尔文成了受害者,埃尔文女性成了加害人”
提姆说想找人出演这个角色,但他不能太壮硕。
提姆·布斯特:如果主演是个身材健硕的美男子,所有男性都会因为他的自大而讨厌他。而且还见一个上一个,所有女性都会心生反感。

格拉米·布伦德Graeme Blundell是完美人选,因为他长相很大众化
他是第一批电影巨星之一
格拉米·布伦德前妻是先锋女权主义者,她无法忍受埃尔文在现实?中玩的那些把戏
在那一代,很少有女演员,在埃尔文系列电影中没漏过点。
《有男子埃尔文续集》Alvin Purple Rides Again(1974)
预算是20万,结果花了500万,但售票处排起了长队

挥别快乐而激情的过去,我们迎来低级、美丽、扣人心弦的
Eliza Fraser《艾丽莎故事集》(1976)
本片编剧戴维·威廉姆森:提姆·布斯特想拍摄一部关于艾丽莎·弗雷泽的电影,但他不想拍出严肃焦虑之感
玩乐和淫秽是关键因素
毋盾置疑,《艾丽莎故事集》是混合多种元素的优秀之作
也许这是因为澳洲电影业在寻找突破口,他们认为提姆是完美人选


《澳洲天黑以后》Australia After Dark (1974)
导演John D. Lamond能够敏锐地把握当时公众对电影的胃口
带点粗陋,带点裸雷,我们将体验怪异、情色、丑陋、淫秽与美艳
一段古怪而令人不安的旅程,带你游览澳洲最黑暗的地方
导演花了一年时间研究在水下裸泳,并拍摄热带鱼的人;
有个以前指挥管弦乐的疯子,把女人涂成不同颜色然后做成裸体壁画;
红灯区还有个叫鞭子女王的女士。


露天电影院
《爱与性之法则》The ABC of Love and Sex: Australia Style(1978)
导演: John D. Lamond
展现美好的裸露场景,表达现代性与爱的影片。
约翰很有才,他意识到,如果让年轻女子在洗澡时互相接香皂起码能吸引一部分观众的眼球

《费利西蒂》(又名《修道院欲女》)Felicity (1979)
John D. Lamond导演 Glory Annen主演
Glory Annen:“我年轻时参加过妇女解放运动,我会接拍这部电影有些不可恩议,但本片对女性持肯定态度……
我认为两个不是女同志的女人翻云覆雨,更符合男性幻想”
John D. Lamond知道有很多人都想愉窥女人洗澡,闻女人内裤,开场性派对。
约翰从未表明白己是性爱道德与解放的狂热拥护者,还是正派并负责任的剧作家。

到70年代中期,色情己成为赚钱工具,涌现出一大批通过让迷人的演员赤身裸体来提高票房的电影:
Plugg (1975)、Scobie Malone (1975)、Inn of the Damned (1975)、Breakfast in Paris (1982)(导演: John D. Lamond)

Abigail阿比盖尔因出演《96号》Number 96(1972)而声名狼藉
大家都认为她很淫秽,她绝对是性感的象征
《内尔的故事》The True Story of Eskimo Nell (1975)
宣传时称有阿比盖尔的正面全裸场景,她觉得被占了便宜,她告诉媒体说:他利用我的身体。
导演理查德·富兰克林Richard Franklin很吃惊,于是打电话给她:“我不知道你会这么想“
她说:“没有啊,我在帮你宣传呢。”

Hoodwink《欺骗》 (1981)上映时
我读到一篇评论说我的胸部形状欠佳,他们评价我的胸部,而不是表演

Centrespread《丑闻》 (1981)
因为有些一线演员不想参演这类影片,电影主演越来越多地变成了模特

东尼·吉内 Antony I. Ginnane在好莱坞

Fantasm《幻想》(1976)(本片导演为理查德·富兰克林 Richard Franklin)
根本找不到愿意出演的人,于是决定去美国拍摄
约翰·福尔摩斯 John Holmes充分证明男人并非生来就平等,因为他……太长😓
那个镜头会让你倒吸一口凉气
不幸的是,当《幻想续集》Fantasm Comes Again (1977)上映后,那段时期己经过去了

当时所谓的影评家,憎恶这种影片
《帕西菲·芭娜娜》Pacific Banana (1981)

政府会出面,通知边境警察和保安,阻止这些影片流向海外,
因此转而拍摄理想中的澳洲人,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印象
澳洲突然需要一种形象代表,尤其是那些澳洲女孩


但彼得·威尔Peter Weir和其他更有修养的导演必须意识到
如果没有巴里·麦肯锡,没有埃尔文,没有这些粗俗电影就没有澳洲影业的今天

如今澳洲I电影业的特征很明显,即
制作欧洲与好莱坞电影的结合体
基本上所有澳洲投资的电影都在追赶历史的脚步
另一种发展趋势就是小成本电影制作
————————————————————————————————
《另类好莱坞》第二场
冷血杀手与澳洲内陆恐怖电影


Terry Bourke 泰瑞·伯克:制片人、导演兼编剧
是个骄傲自大的混蛋,他的目标是吸引每一类观众,让人欲罢不能
《恶魔客栈》 Inn of the Damned (1975)
【在第一场尾声色情片部分也提到了这部影片】谋杀场景会用上10桶假血

制片入罗德·海伊Rod Hay:《夜厦》Night of Fear (1972)是开山之作
剧情渐向疯狂演化
注意片中有争议的场景,断头那一场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男演员赤身裸体地捧着一颗人头站在那儿,居高临下地看着女演员
这时他拉开隔层,400只老鼠冲进去将她生吞活剥

如果有的情节会引发争议,他一定会将其加入电影中

他很想拍摄《亡妇》LADY STAY DEAD(1981)这部恐怖电影
反派将女主角举起来,把她的头塞进鱼缸里
泰瑞让她如果喘不过气来就瞪服,那女孩一直在猛瞪服。身为主演的查德心想,天哪,我可不能撒手。泰瑞也没叫停那女孩差点没淹死,最后才把她救出来。

但他就是这样的人,不管是现实还是电影都要达成自己的目标。

在《兄弟》Brothers (1982)中,
泰瑞让一车修女浑身着火,跑出了巴土,有个特写镜头,那是我见过最丑的修女。
他想拍出最优秀的作品,不幸的是,他没能做到,但他确实很努力。

惊悚片这一类型,更能走向国际,观众不分国籍。

《帕特里克》 Patrick (1978)
【本片导演为上文提到的《内尔的故事》、Fantasm《幻想》(1976)的导演理查德·富兰克林 Richard Franklin,有“澳洲希区柯克”之称,导演会逐帧研究希区柯克的作品并完全按照那种套路设计了《帕特里克》,导演自称《帕特里克》是照搬了《惊魂记》】
【2013年新版《帕特里克》的导演就是《不十分好莱坞》——也就是本片的导演!producer是原版《帕特里克》和《幻想》1、2部的producer:Antony I. Ginnane,演员中有凭借着《她比烟花寂寞》一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提名的澳洲本土演员瑞切尔·格里菲斯】
【《杀死比尔》中新娘陷入了昏迷会吐口水是致敬《帕特里克》昏迷者吐口水的桥段】


昆汀:“我觉得他的表现非常出色,眼睛瞪得很大,在原剧本中,我就是这么写的。
我拿给乌玛看,她说,‘这样可不行’,我说,‘为什么?’,
她说‘人在昏迷时,怎么可能眼睛瞪那么大?一点都不现实。’
我说,‘我没考虑现不现实的问题《派崔克》就是这么做的,效果很醋’。”

有些镜头,可能拍得太过火了,罗伯特吃青蛙的那一幕,己经不算惊惊片范畴了

每部成功的电影,至少能有一个场景,让观众津津乐道。
派崔克从床上跳起的那一刻,是本片成功的关键。那一场太成功了。

意大利制片人照搬这一桥段,未经授权,制作了本片续集
《帕特里克还活着》 Patrick vive ancora (1980)

昆汀号称本片编剧Everett De Roche每写一个剧本,都会成为昆汀我最喜爱的影片
《漫长假期》Long Weekend (1978)昆汀最喜欢的五部澳洲电影之一
【20008年翻拍版导演是《不十分分好莱坞》的剪辑,妈的,越来越怀疑主创制作《不十分好莱坞》的动机了……】

大自然变得怪异无比,每种生物,每片草皮,全都与你为敌,这是大自然报复的方式。
如果人类过度侵扰大自然,就好比让环境柒上不治之症,大自然有自己的免疫系统。
因为那片森林里最具破坏性最可怕,景致命的生物,就是他们两个人,你希望这对夫妻被杀死。
但影片中还有个诡异的因素,纵观全片一切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回事。
影片从头至尾没有清楚地交待那片森林是否有什么问题。很难达到这种效果。

上映后,它未能引发澳洲观众的共呜,也许澳洲人不想看到自己被刻画成那种形象。
丑陋的夫妇贪婪,破坏大自然,大自然多种元素共同反击似乎让澳洲观众觉得有些荒谬,
他们熟悉这种环境看起来并不具威胁性。对国外观众来说,这很新鲜。
若今天走进密林可能会有惊喜,某种神秘元素,呼之欲出,舅舅欲动。
这在70年代电影中很常见。

昆汀:最频繁出现的名字莫过于Antony I. Ginnane 东尼·吉内,几乎我所看的每一部澳洲类型片,制片人都是他。
演员西格里德·桑顿 Sigrid Thornton:那个时代对他的评价非常不公正
电影编剧、评论家Bob Ellis:东尼·吉内和他的作品应该被烧成灰烬跟盐混合到一起
Antony I. Ginnane:我想把东西炸飞,让人们被刀枪逼得四处逃跑,我不想让观众睡着,我想惊醒他们。

东尼·吉内是澳洲的罗杰·科曼(美国B级片之父)

《快照》Snapshot (1979)
【本片编剧为昆汀赞赏的Everett De Roche埃弗利特】

女主演:埃弗利特在写这部片时肯定喝大了,还有比那辆货车更荒唐的作恶工具吗?
人们也许会觉得,因为我要服光上身,我肯定会觉得很紧张,但对我而言,那只是一场XX?的历险。

在美国上映时吉内和他的海外制片室把名字改成了《昨天万圣节》The Day After Halloween
想借用约翰·卡朋特John Carpenter的恐怖电影《万圣节》Halloween(1978)的名号

这是小成本电影的高峰期,观众去看这类电影,起码要能体验到刺激感

《嗜血》Thirst (1979) 导演罗德·哈迪 Rod Hardy
导演:吉内的第一句话是:你要知道,这本来就是为露天电影院拍摄的电影,我们想拍摄一部扣人心弦的续集。
在《嗜血》中,戴维·海明斯David Hemmings不戴眼镜,压根看不见台词,这使他成为电影史上唯一戴眼镜的吸血鬼。
【戴维·海明斯主演过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放大》Blow-Up (1966)!!!和下文紧接着提到的《丑角》,并导演了第三节要提到的《战机夺宝》Race for the Yankee Zephyr (1981) 】
东尼制作电影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售往国外。

这些电影很多都是垃圾

《丑角》Harlequin(1980)
【本片编剧为昆汀赞赏的Everett De Roche埃弗利特】
《丑角》中有几个性爱场景
主演有凭借着《当代奸雄》All the King's Men (1949)获得第22届奥斯卡影帝的布罗德里克·克劳福Broderick Crawford、戴维·海明斯David Hemmings和不远万里赶来拍摄的罗伯特·鲍威尔Robert Powell
这算是现代政治故事吧,围绕当代神性这一主题
影片不想让背景看起来是在澳洲,于是架空了背景

把这些电影都加起来,东尼·吉内可能赚了不少钱

《幸存者》The Survivor (1981),本片导演为戴维·海明斯David Hemmings(《嗜血》Thirst (1979)的主演)
本片忠实还原詹姆斯·赫伯特James Herbert超自然恐怖小说
《幸存者》是澳洲第一部预算超过一百万的电影。
It saw the final film appearance of actor Joseph Cotten(约瑟夫·科顿曾8次与奥逊·威尔斯合作).

《血溅回旋路》Roadgames (1981)
【本片编剧为昆汀赞赏的Everett De Roche埃弗利特,导演为《帕特里克理》的导演查德·富兰克林】
【主演杰米·李·柯蒂斯以恐怖片《月光光心慌慌》进入影坛。而后她主演了相当多的惊悚片,因此她被称作“尖叫女皇”,视作惊悚片的代言人。但事实上她也并仅局限于恐怖惊悚片,她曾主演过不少其他类型的著名影片,如1983年的喜剧片《你整我,我整你》,1988年的黑色犯罪片《一条名叫旺达的鱼》,对于中国观众最为熟悉的应该是1992年的大片《真实的谎言》,而正是因为她在此片中的出色表演使她赢得了第52届金球奖。在1998年她又主演了《月光光心慌慌》的续集《大屠杀》,一个出色的回归。2003年,杰米·李·柯蒂斯一改往日戏路,出演了喜剧片《辣妈辣妹》(Freaky Friday),其精彩的表现获得了影评家的一致认可,并入围了第61届金球奖音乐片及喜剧类最佳女主角奖】

埃弗利特定时带上了《后窗》的剧本,把《后窗》设定在了一辆卡车里?
埃弗利特对马路超车很感兴趣,认为其中暗藏着暴力因素。

昆汀:第一场谋杀很有冲击力,道具是吉他弦,整个手法干净利落。看到这里,你会觉得,这可不是一般的血腥恐怖片,还挺有意思的。

飞船飙车戏份可能是本片最精彩的场景之一,
《宾虎》里战车大赛很酷,于是本片中让卡车车轮与船相互碰撞,
很有希区柯克风范。

《狼溪》Wolf Creek (2005)的导演克瑞格·麦克林恩称在《狼溪》中借鉴了很多片中元素:
高速途中的冒险,与邪恶人物的相遇,《狼溪》最后一场也受到了《血溅回旋路》的影晌。
【这部低成本影片被维因斯坦公司在2005年圣丹斯电影节展映之前买下。这部影片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澳大利亚影片。票房和DVD收入高达5千万澳元,50倍于成本。影片曾获2005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提名。影片是澳大利亚R级影片中票房最高的,而且还在美国圣诞节时上映,票房位列前十。在《狼溪》大获成功后,维度公司和维因斯坦公司共同合作制作了《逃亡鳄鱼岛》。影片预算从《狼溪》最初的138万澳元一跃高达2千5百万澳元。】

昆汀:就算再拍一次《血溅回旋路》震撼力也不减当年,每个人都会被吓得屁滚尿流。很了不起的电影,精彩绝伦。

电影中一定要出现澳洲歌曲,如果出现鸸鹋(Emu)和树袋熊(Koala)?的特写镜头,美丽的内陆日落,那就对了,这就是澳洲文化。


《勇服魔掌》(又名《噩梦》) Nightmares (1980)
【导演是John D. Lamond上一场提到他曾拍了《澳洲天黑以后》Australia After Dark (1974)等大量黄片,编剧是《漫长假期》Long Weekend (1978)的导演柯林·艾格斯顿 Colin Eggleston】

拍摄澳洲类型片的危险之处在于,很容易落入美式影片的套路。

《尖声惊叫3:食人狼》(又名《破胆惊魂夜3》)Howling III(1987)借鉴了奸莱坞恐怖片的惯用俗套,并将其转变成澳贰喜剧。
【《破胆惊魂夜》是一套讲述狼人系列杀手的恐怖片,其第一部于1981年上映,由乔·但丁执导,曾力压《剃刀边缘》、《闪灵》获第8届土星奖最佳恐怖电影,之后陆续推出了6部续集】
菲利普·莫亚导演Philippe Mora:狼女这个角色的备用演员是妮可·基德曼但我觉得她皮肤太白了,不够狼女。这部电影中有很多荒谬情节,我最喜欢的镜头是芭蕾舞者变成了狼人。狼人的脑袋破脂而出这里借鉴了《异形》片段。我觉得最有趣的场景是袋鼠的诞生,让一只老鼠披上狼人胚胎,先把老鼠放进袋子,倒叙拍摄。
《纽约时报》评论说:想看狼人电影,就挑这一部。

昆汀:我很喜欢拉塞尔·马尔卡希Russell Mulcahy的电影,认为他是贫穷版雷德利·斯科特。
《猎魔》 Razorback(1984)
James Wan温子仁:这部有关巨型怪猪的电影,毫无美学视效可言,但拉塞尔把握得很好。
拉塞尔:我认为《猎魔》的问题在于主题风格多种多样,我并不是故意拍得这么长,这就是我的风格。
演员朱迪·莫里斯Judy Morris:当时的缺点现在却完全变成了优势也许这就是它能经受时间考验的原因,其风格正在向现代影片逐渐靠拢。


《逃亡鳄鱼岛》Rogue 2007 (《狼溪》同一导演)
克瑞格·麦克林恩:剧本写到一半时,我发现澳洲己经出了一部名叫《黑暗时期》(又名《神出鬼没吃人鳄》)Dark Age(1987)的电影
【本片导演Arch Nicholson是《猎魔》的副导演】
昆汀:我觉得完全可以在今天的影院中上映《黑暗时期》,人们一定会去看的,唯一的缺陷是,里面的鲤鱼不大真实。


《近亲》,(又名《血海翻天》) Next of Kin (1982)

没有太多的血腥场面和所有那些不知所云的情节,而是更加深入地表现恐惧。
昆汀:这部电影容易让人想到《闪灵》,《近亲》有着同样的效果和感觉,这对一部电影来说绝对是赞赏,我一点没夸张。

《近亲》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最后一个镜头,摄像机从高处俯拍,女孩儿从饭店跑出来,……整个房子爆炸了,负责特效的人员按下按钮时,镜头还没完全掉过头去,因此刚爆炸的场面只是在路牌上形成了一个影像,当镜头完全调过头去时基本上己经炸得差不多了,大家看到电影时,都说“我们喜欢结尾那个镜头”,不是从头到尾拍摄爆炸场面,拿捏得很到位。

————————————————————————————————

《另类好莱坞》第三场
高辛烷灾难和功夫大师

澳大利亚类型电影几个规律:
到处都是沙漠,暴力团伙开着他们买不起的车,打扮怪异的飞车暴徒横行公路寻找着可以掳走的人们,见到女的就强奸,男的就打。

《石头》Stone (1974)

Sandy Harbutt 桑迪·哈波特 本片联合编剧/导演/演员
《石头》和以往澳大利亚电影院里上演的电影相去甚远,它是一次另类文化之旅。

昆汀:摩托党电影史上我最喜欢的镜头是,那场列队送葬的戏。当看到那场戏时,你会惊叹道“我的天哪,这电影太棒了“。

Peter Armstrong 皮特·阿姆斯特朗的特技表演很精彩的
【Peter主演了Howling III、《直捣黄龙》(1975)】

有一场很棒的戏,演员拍了25个小时,吸食真的大麻。
酒店门口有一场戏,应该是一场斗殴结果真的成了一场斗殴。

昆汀:《石头》中所有的精彩情节,可以说在电影史上,为最真实地反映现实的飞车电影画上了句号,这几乎成了桑迪一生的标答。


《疯狗摩根》Mad Dog Morgan (1976)

制片人杰瑞米·托马斯 Jeremy Thomas
【英国著名电影人杰瑞米·托马斯出生于电影世家,父亲拉尔夫·托马斯和叔父杰拉德·托马斯均是电影导演。自1976年起开始活跃在国际影坛,共担任过40多部影片的制片人,同时杰瑞米·托马斯也是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偷香》、《戏梦巴黎》等多部影片的制片人。在华语观众心中,他最广为人知的影片无疑是1987年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的《末代皇帝》,《末代皇帝》曾于1988年成为第60届奥斯卡的大赢家,一共获得9项大奖,时隔20年后,杰瑞米·托马斯再度结缘华语题材影片《白银帝国》】

“逍遥骑士“丹尼斯·霍珀 Dennis Hopper来演疯狗
拍摄期间他吸食了太多可卡因,睁眼就开始喝酒,非常早。

主演大卫·古皮利 David Gulpilil没拍完就走掉了,四天后被带回来说,“我得向笑翠乌(?)和树问问丹尼斯的事,笑翠乌和树都说丹尼斯是个疯子。”
【黑人大卫·古皮利曾出演过《小姐弟荒原历险》、《鳄鱼邓迪》Crocodile Dundee(1986)、《澳大利亚》(2008,下面有详细介绍),2014年凭借《查理的王国》Charlie’s Country (2013)获得第67届戛纳一种关注-最佳演员奖】

【《鳄鱼邓迪》Crocodile Dundee,1986年上映,保罗·霍根因为他“鳄鱼先生”邓迪的表演而被全世界人们所喜爱,他凭该片获1987年第44届金球奖喜剧类最佳男主角奖,并获得第59届奥斯卡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影片因被上译厂配音在电视台多次播出,在中国内地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影片在票房上更是大丰收,北美1.74亿美元,全球3.28亿美元。在1986年北美票房排行榜和全球排行榜仅次于《壮志凌云》,获得年度亚军。天文数字的票房成功,证明国际市场上需要的澳大利亚电影需要改头换面。而国内气候的转变与好莱坞的召唤,令彼得·威尔、贝瑞斯福、谢皮西等新电影的主将在八十年代的中期陆续赴美发展,风靡一时的历史片竟然真的成了历史。后来保罗·霍根还主演了两部续集,分别是1988年的《鳄鱼邓迪2》,全球票房下滑到2.39亿美元,2001年《鳄鱼邓迪勇闯洛杉矶》就只剩下3000多万美元了。2018年,《鳄鱼邓迪:传奇之子返乡记》成为该系列的第四集,这一次讲述的是邓迪的儿子布莱恩返回澳大利亚的故事,美国喜剧演员丹尼·麦克布耐德主演,年近80的保罗·霍根将再演邓迪。锤哥克里斯·海姆斯沃斯、锤弟利亚姆·海姆斯沃斯、狼叔休·杰克曼、小丑女玛歌特·罗比、艾拉·菲舍尔(《婚礼傲客》女主)、鲁比·罗丝(因在美剧《女子监狱》中的精彩表现,给观众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2016年开始,攻气十足的鲁比更是像开了挂一样,参演了《生化危机6:终章》、《极限特工:终极回归》、《疾速特攻》、《完美音调3》这一系列续集作品)等澳大利亚群星以及罗素·克劳这位友邦(新西兰)都在片中客串】

“疯狗“是那年夏纳电影节上唯一卖座的电影,他在美国40家剧院公映,这是第一部如此大规模在美国公映的澳大利亚电影。


布赖恩·特伦查德·史密斯 Brian Trenchard-Smith 演员、联合导演、编剧
《直捣黄龙》 The Man from Hong Kong(1975)

昆汀:这部电影直到今天都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

王羽被称作亚洲的史蒂夫·麦奎因Steve McQueen
合作过程很不愉快,因为王羽老爷子不尊重澳洲人,所以不受澳洲人待见。
片中王羽打布赖恩·特伦查德·史密斯是真打。

Grant Page 格兰特·帕吉是很受人尊敬的专业特技演员,参演了上文提到的
《直捣黄龙》、《疯狗摩根》、《血溅回旋路》,还有下文要提到的《死亡骗子》、《炫技摇滚》、《疯狂的麦克斯》,以及大哥的《一个好人》


《死亡骗子》Death Cheaters (1976)
布赖恩·特伦查德·史密斯担任了演员、导演、编剧、制作人
本片摄影约翰·希尔 John Seale后来牛逼哄哄,下文详谈。

《炫技摇滚》Stunt Rock(1978)
布赖恩·特伦查德·史密斯担任了导演、编剧
著名的澳大利亚特技演员遇上了著名的美国摇滚乐队
布莱恩找到的这个组合不仅会魔术而且会弹奏乐器,不幸的是他们魔术表演得比他们的音乐好。
这个梦幻乐队与上文提到的特技演员格兰特·帕吉合作
于是火光、烟雾和音乐充斥着整个荧幕,但它没有幕剧结构或更深层的含义

格兰特·帕吉和布赖恩·特伦查德·史密斯合作了《疯狂的麦克斯》
格兰特第一天骑摩托车去拍摄现场时,摔断了自己的腿和女主角的腿
当吉布森见他时,第一天他就拄着拐杖胳膊上还缠着石盲

《疯狂的麦克斯》 Mad Max (1979)
导演:乔治·米勒 George Miller
吹响历史片衰落号角的是乔治·米勒,他凭借当急救医生赚来的钱拍了风靡全球的《疯狂麦克斯》(Mad Max),这部科幻公路片幕后也有AFC支持,影片在美国获得澳洲电影史无前例的高票房,令AFC猛醒,意识到并非只有历史片一条路可走,Mad Max 随后推出了两部续集,都很卖座。
Mad Max是B级电影制作,但达到了A级电影水平。电影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人们把它视为新浪潮。
100迈的车速,加上离地6英尺(1.8288米)的镜头,广角镜,在车前从一边摇到另一边,这就是使《疯狂的麦克斯》区别于其他电影的地方。
只是一部70年代的复仇电影
【乔治·米勒与 彼得·威尔(Peter Weir,上文有简介), 布鲁斯·贝尔斯福德(Bruce Beresford,上文有简介)以及 菲利普·诺伊斯(Phillip Noyce,下文有简介①)一起印迹于上个世纪80年代,也是澳大利亚电影的黄金时代。乔治·米勒的导演生涯开始于1971年,一部叫《电影中的暴力:第一部分》的短片,并获得了澳大利亚电影机构的两项短片大奖,为他的长片作品打下基础。1979年《疯狂的麦克斯》横空出世,从“荒蛮内陆”(outback gothic)类型片中汲取灵感,结合科幻,西部,公路等类型片元素,就此开创“疯狂的麦克斯”影史传奇系列。1981年乔治·米勒拍摄了《疯狂的麦克斯2》,1985年拍摄了《疯狂的麦克斯3》,2015年推出了《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在乔治·米勒的导演生涯中,他一直不停在各种类型片中寻求突破和创新,成功将大众娱乐和艺术标准相结合。1983年,他与乔·丹特(Joe Dante),约翰·兰迪斯(John Landis)以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一起拍摄了科幻惊悚恐怖合集《阴阳魔界》;1987年携由杰克·尼科尔森,雪儿,苏珊·萨兰登,米歇尔·菲佛以及理查德·詹金斯组成的豪华卡司拍摄了奇幻惊悚喜剧《东镇女巫》;1992年《罗伦佐的油》让他第一次出现在了奥斯卡提名名单上。之后的家庭冒险片《小猪宝贝》以及合家欢动画片《快乐的大脚》更使乔治·米勒成为票房和大奖双收的成功导演。2015年携其新作《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来到第68届戛纳电影节展映,成为当年电影节的一大热门事件,点燃了整个戛纳,再次向世人证明了他是极具开创性和创造力的类型片导演。重归影坛的乔治·米勒已经年过70,而《狂暴之路》疯狂席卷全球,成为影迷和影评人们顶礼膜拜的年度佳作,影片获得了第88届奥斯卡包含最佳影片、导演、摄影在内的10项提名最终获得6个技术大奖,除了视觉效果以小冷门输给《机器姬》外,其余皆是情理之中。作为一部暌违30年的经典系列的续集。《狂暴之路》往事情怀和当今技术的完美搭配,使得它拿下这些奖项并非难事。带着几个身披破布的超模们在黄沙漫天里飙车狂奔,周遭围绕的都是打满鸡血的摇滚音乐和废土世界的美学元素,《疯狂的麦克斯》在一众提名电影中显然别具一格,出位的美学狂欢拿下包括美术和音效方面的奖项也非常合理。在圣塔莫尼卡召开的美国影评人选择奖的颁奖典礼上横扫最佳导演、最佳动作电影、最佳动作男主角、最佳动作女主角、最佳视效等在内的九项大奖(《聚焦》和《大空头》则各获三个奖项并列第二,前者获得最佳影片。在金球奖大获全胜的《还魂者》和《房间》也各有两座奖杯入账,其中就包括最佳男主角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最佳女主角布丽·拉尔森)。在伦敦五月花酒店举行的伦敦影评人协会(该协会于2016年迎来了创立三十周年纪念,获奖结果由具有百年历史的英国影评人协会(The Critics' Circle)的成员票选得出)颁奖典礼上这部末世科幻片也独领风骚,拿下最佳电影与最佳导演两大重磅奖项(遭遇英国电影学院奖冷眼的英国电影则凭《45周年》包揽了最佳男女主演和最佳英国/爱尔兰电影奖杯。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所有的表演类奖项都被本土演员承包)。
而《狂暴之路》在本土颁奖典礼第5届澳大利亚影视艺术学院奖(AACTA,下文有简介②)获得11项提名,仅次于本土电影《裁缝》( The Dressmaker,下文有简介②)的12项提名。
2016年第69届戛纳电影节任命乔治·米勒为主竞赛评审团主席,他曾在1988年和1999年担任过两次戛纳主竞赛评委,此次他率领评审团决定各大奖项的归属。这是为了致敬大胆且炸裂的类型片,同时也是为了致敬乔治·米勒,这个优秀的充满了包容心的影迷】
①【菲利浦·诺伊斯于1950年出生在澳洲的新南威尔士,12岁时随同全家搬到悉尼。少年时期的诺伊斯就投身地下电影,1978年,由菲利普·诺伊斯自编自导的长片《新闻头版》成为澳洲电影市场的重磅炸弹,并获澳洲电影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原创剧本等8个奖项,而且除了作为伦敦电影节的开幕式影片之外,还尊为第一部参加纽约电影节的澳洲电影。1982年,他的新作《热浪》(Heatwave)在戛纳电影节展映。很快,诺伊斯开始到美国寻求发展,并拍摄了多部脍炙人口的商业佳片,如与妮可·基德曼合作的恐怖片《航越地平线/怒海惊情》(1989),与莎朗·斯通献上的情感惊悚片《偷窥》(1993),与哈里森·福特联袂的动作片《爱国者游戏》(1992)和《燃眉追击》(1994),与丹泽尔·华盛顿、安吉丽娜·朱莉合作更献上了精彩的悬疑惊悚电影《神秘拼图》(1999)。在好莱坞工作了12年后,诺伊斯回到了澳洲。2002年,他翻拍了《沉静的美国人》,该片不仅让迈克尔·凯恩获第75届奥斯卡提名,而且成为当年的必属佳片。同年,关于土著女孩的影片《末路小狂花》又赢得澳洲电影协会的最佳影片奖。然而进入新千年后,菲利普全面疲软,甚至到了要去指导电视剧单剧集的惨淡地步。显然,菲利普·诺伊斯并不甘于随着人们的记忆被遗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2009年由当红及话题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加盟的《特工绍特》无疑是其翻身的一次机会】
②【澳洲学院奖被称为澳洲奥斯卡,始于1958年,原名AFI,跟美国的AFI重名2011年改名整合为AACTA奖,在第5届AACTA上,《裁缝》(The Dressmaker、《恶女订制服》(台))力压《狂暴之路》(11 nominations),获得12项提名,《裁缝》改编自作家罗萨莱·哈姆(Rosalie Ham)的同名小说,由《情如物证》(Proof,1991,本片在第44届戛纳电影节(当年金棕榈奖《巴顿·芬克》(Barton Fink))上获得金摄影机奖(导演处女作奖) 特别荣誉奖和第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当年评委会大奖是黄健中导演的《过年》和 2016推出了修复版本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蓝光碟配置是:4K修复, 237分钟4K修复,未压音轨,Tony Rayns评论音轨,张震访谈。117分钟的2002年摄制含杨德昌、侯孝贤、蔡明亮的有关台湾新电影的纪录片《Our Time, Our Story》,杨德昌1992年Likely Consequence舞台剧录像,附赠评论文章小手册))青年电影竞赛单元青年电影樱花铜奖)、《陌上伊人》 (A Thousand Acres,1997)的导演乔思林·莫尔豪斯(乔瑟琳·穆尔豪斯、Jocelyn Moorhouse)自编自导,上映于2015年10月29日。故事讲述一位在欧洲生活多年的知名女裁缝回到自己的故乡——澳大利亚的一个小镇,她希望和自己脾气古怪的母亲重修旧好,不过再次之前她必须解开心中纠结许久的一个秘密。她在孩童时曾被控杀人,这也是逼迫她背井离乡去欧洲的原因。凯特·温丝莱特(同年凭借《史蒂夫·乔布斯》 (Steve Jobs )获得第88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提名,败给《丹麦女孩》( The Danish Girl)中的艾丽西亚·维坎德 (Alicia Vikander,2011年,坎德就因为她在2009年的瑞典喜剧《纯粹》中的表演赢得了享有威望的金甲虫奖(瑞典的奥斯卡)的最佳女演员,正是她的剧情片的首次亮相,2012年她在尼克莱.阿塞尔导演颇受好评的影片《皇室风流史》中扮演的卡洛琳.马蒂尔德一角,片中与麦德斯.米克尔森演对手戏,影片被第85届奥斯卡提名最佳外语片奖,2016年除了《丹麦女孩》,她在《机械姬》 (Ex Machina)中的表演也令其收获了第69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女配角奖和第73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女配角奖两项提名),但获得了第69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女配角奖和第73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女配角奖)饰演这位女裁缝,而演技派朱迪·戴维斯(朱迪·戴维斯是澳大利亚一位知名度颇高的女影星,她曾凭借《贤伉俪》(Husbands and Wives)和《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两次获得奥斯卡表演类奖项提名)则饰演她的母亲,另外两名加盟本片的知名澳大利亚本土演员是:凭借《饥饿游戏》而逐渐走红的“锤弟”利亚姆·海姆斯沃斯(Liam Hemsworth)和演员雨果·维文(Hugo Weaving,早在1991年雨果因在《情如物证》中成功地刻画了盲人摄影家马丁,而获得澳大利亚电影协会最佳男演员奖,此次在《裁缝》里第二次与导演乔瑟琳·摩豪斯合作也令其收获了澳大利亚影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男配角的提名,1994年,雨果·维文因在倍受推崇的影片《沙漠妖姬》中饰演一位神秘的舞会皇后蒂克而在国际影坛上赢得了声誉。次年,他在影片《猪宝贝》中为牧羊犬配音,得到了观众的进一步认可。这期间,雨果·维文还参加了几部美国电视剧的拍摄,其中最著名的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电视短剧《达达之死》。与此同时,雨果·维文除了继续在澳大利亚发展外,还参加拍摄了彼得·杰克逊导演的《魔戒》系列和《霍比特人》系列、沃卓斯基姐妹导演的《黑客帝国》系列和《云图》、沃卓斯基姐妹编剧和制作的《V字仇杀队》等,因为个性鲜明的嗓音,他还在动画片《快乐的大脚》(本片导演之一是乔治·米勒,上文有简介)和大片《变形金刚》系列中为“狂派”首领威震天配音)。】

《电锯惊魂》编剧、演员雷·沃纳尔:
《电锯惊魂》第一部拿锯子锯断铁链的渊源是《疯狂的麦克斯》

《浩劫大逃亡》 The Chain Reaction (1980)
导演:伊恩·巴里 Ian Barry
本片的制作人乔治·米勒出山拍了第二部分,设计了许多在路上的镜头
本片还是娱乐性(追车游戏)胜出了、而核泄露成为了辅助。
浪漫,性,追车


昆汀:《午夜备胎》仅仅在那个预告片里飙车的镜头,比所有《速度与激情》系列片加在一块儿还要多。
《午夜备胎》 Midnite Spares (1983)
拍摄时撞上了一个助理摄像师,没及时从安全摄影位置撤离,死了。

《战机夺宝》Race for the Yankee Zephyr (1981) 中也出现过悲惨的事故
导演:戴维·海明斯 David Hemmings
【导演是上文介绍过的《放大》Blow-Up (1966)的主演】
Antony I. Ginnane:导演高质量的动作片是一项专门的技术,也许大卫·海明斯不是那样的导演。

酗酒对他来说是个问题,它夺去了他的精力,也夺去了他的注意力。人们经常回头看《战机夺宝》,必须承认如果由布赖恩·特伦查德·史密斯(《直捣黄龙》导演)执导,会变得完全不一样,因为它将具备动作电影所应当具备的所有元素。

《土耳其射击》(又名《集中营狩猎》) (1981)Turkey Shoot
导演:布赖恩·特伦查德·史密斯
Executive Producer、第二组的导演:戴维·海明斯 David Hemmings

导演:我决定把它拍成一部监狱暴力片,特技演员也许很贵,但血很便宜。

昆汀:魔鬼看守对演员拳打脚踢,我喜欢整部电影但是在我看到那场戏之后,我才喜欢上这部电影的。

导演擅于制造血花四溅的效果,他擅于设计指头如何被撕掉

头被爆掉的戏某种程度上不错。

Antony I. Ginnane:《上耳其射击》的一个可取之处是,它会让我们捧腹大笑。

记者、评论家菲利普·亚当斯Phillip Adams:我想琳达·斯通纳Lynda Stoner,被一个食肉女同性恋,从左边脸捅死的那一场戏,超越了我容忍的底线
【Phillip Adams也是《巴里·麦肯锡历险记》 (1972)和《赤裸骗术》The Naked Bunyip (1970)的producer】

主演:这部电影太差了,差到你无法想象

导演:它有着技术上的不足和道德上的缺失

约翰·希尔 John Seale:《上耳其射击》确实有点过了,但对我来说仍是布莱恩电影,他会全心投入到每部电影中去,有些电影,像《少年擒冠记》就是,没什么太深的含义,但颇具娱乐性。
【约翰·希尔 John Seale五获奥斯卡最佳摄影提名,其中凭借着《英国病人》获奖,其他四次提名是:《目击者》Witness (1985)、《雨人》Rain Man (1988)、《冷山》Cold Mountain (2003),《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2015),还凭借着以下两部入围了BAFTA最佳摄影提名:《雾中猩猩:黛安·福西的冒险》Gorillas in the Mist:the Adventure of Dian Fosscy (1988)、《天才雷普利》The Talented Mr. Ripley (1999),除此之外,《哈利·波特与魔法石》(2001)、《死亡诗社》(1989)、前文提到的《死亡骗子》Death Cheaters (1976)、以及下文马上提到的《少年擒冠记》(1983)也是其摄影】

《少年擒冠记》(又名《小子万岁》)BMX Bandits (1983)
导演:布赖恩·特伦查德·史密斯
主演: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
剧情:悉尼的三个酷爱BMX自行车运动的青少年和抢匪之间便展开了一系列笑料迭出的争夺、躲藏与追逐……

导演:就连澳大利亚最辛辣的评论家都被吸引住了,我想它使人们对我重新有了信心。

《公平游戏》Fair Game(1985)
导演:马里奥·安德鲁西奥 Mario Andreacchio
【《寻龙夺宝》The Dragon Pearl(2011)在中国上映时,新闻报道说:《寻龙夺宝》除邀请有“澳洲第一导演”之称的马里奥·安德鲁西奥执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导演兼制片人马里奥·安德鲁西奥曾获得过艾美奖,他指导拍摄的《拿破仑流浪记》Napoleon(1995)、《金刚鹦鹉》The Real Macaw(1998)等作品在国内影迷群中也颇具知名度。在完成本片的后期特效后,澳籍导演马里奥·安德鲁奇奥兴奋地表示,“《寻龙夺宝》的奇幻体验一定不会让观众和市场失望,它不仅会在华人地区受到欢迎,更会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

昆汀:这是一部女版的《稻草狗》……片中就有几个这样的镜头,那帮人就是在狠狠地强奸了那个女孩儿后,把她撕得一丝不挂,他们把她绑在卡车前面,然后就以100迈的时速开着上路了,她就一丝不挂地被纫在卡车前。好吧,她成了车上的装饰,谁会有这样的创意?什么样的脑子想出来的?谁让他们做的?当他们这么做的时候当他们拍摄这一段的时候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空中海盗》(又名《截击偷天人) (1986)
导演:Colin Eggleston,曾执导《漫长假期》Long Weekend (1978)

《隐形船长归来》(又名《梅香的通贩生活》) (1982)
导演:菲利普·莫亚 Philippe Mora
【导演曾执导上文提到的《疯狗摩根》Mad Dog Morgan (1976)、《尖声惊叫3:食人狼》(又名《破胆惊魂夜3》)Howling III(1987)】
【主演是2007年凭《阳光小美女》中满口脏话的可爱爷爷一角捧走了第79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小金人的艾伦·阿金Alan Arkin和在《指环王》中扮演萨鲁曼的传奇人物克里斯托弗·李Christopher Lee】

《驶入死角》Dead-End Drive In (1985)年现在出现了一幅令人吃惊的新景象

昆汀:《驶入死角》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布赖恩·特伦查德·史密斯导演的影片。可以将这部电影展现给任何人所有人都会欣赏并接受,这的确是一部出色的作品。故事和构思非常吸引人,政府对抗一场犯罪风波,将疑犯逮捕并关进监狱,将一个免下车的餐馆作为一个集中营,他们只能住在车里,看电视里播放的低成本电影,天啊一切都很好。

片中一位杰出的澳大利亚特技演员想要完成个创造世界记录的飞车动作,最后他开着车飞跃了160英尺(48.768米)。

当《驶入死角》上映时局势己经非常明显,成本电影就要被淘汰,从此以后它们会变成家庭影片。


《血月亮》Bloodmoon (1990)
导演:Alec Mills
【导演后来参与了《星球大战3:武士复仇》(1983)、两部007电影的摄影工作】

当中有个场面令人大吃一惊,让那些胆小的人不敢继续看结局。

斯派瑞兄弟想要重新复兴类型片
【迈克尔·斯派瑞和彼得·斯派瑞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于1976年出生于德国,在澳洲布里斯班长大。大学期间,迈克尔修读图形设计,彼得修读电视电影,热爱电影的兄弟俩在读书时就制作了一系列短片,并被一个广告导演相中,两兄弟花了三年时间混迹于广告界,拍摄了大量广告片,积累起丰富的经验。之后两人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将毕生积蓄投入到他们自己撰写的剧本中,拍摄了他们的电影长片处女作《猎杀活死人》 Undead (2003)。
  影片虽然成本低廉,但两兄弟精益求精的作风使拍摄一直持续了两年半,最后出现的是一部细节精良、创意不凡的黑色恐怖佳作,成为丧尸片迷们心中的邪典。此片的成功使兄弟俩得以拍摄成本较高,有好莱坞大明星参与的《嗜血破晓》(血世纪(台))Daybreakers (2009),延续了他们独特的黑色幽默丧尸片风格,影片的动作和特效也较前作更上一层楼。目前斯派瑞兄弟已成为好莱坞风格鲜明的科幻片导演,他们的新片计划包括1982年卖座奇幻片《魔水晶》的续集《黑水晶的魔力》和经典动作片《铁血船长》的翻拍。最新片是入围了第17届金爵奖的《前目的地》 (香港译名《宿命论》,台湾译名《超时空拦截》)Predestination (2014),电影改编自美国作家罗伯特·海因莱恩(罗伯特·海因莱因与阿瑟·克拉克、阿西莫夫并称为二十世纪三大科幻宗师)发表于1959年的著名科幻小说《你们这些回魂尸》,以复杂的时间线串联故事,且不断闪回,是一部典型的软科幻电影,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部典型的“WTF”式影片。】
【1982年的《黑水晶》The Dark Crystal是吉姆·汉森少有的一部风格偏黑暗的作品,而且他创作的青蛙卡米特、猪小姐等布偶明星一个也没出现在这部电影中。吉姆·汉森1936年出生,青少年时期的他痴迷于电视,后来就做了布偶演员,再后来又做过电影,并成立了自己的“Jim Henson公司”。他是一位儿童娱乐界的大鳄,《芝麻街》、《布偶秀》等都是由他创作。1990年汉森去世,他的一生斑斓传奇,是改编电影的极好素材。】
【《铁血船长》Captain Blood (1935)是埃罗尔·弗林一鸣惊人的剑侠处代表作,因本片的成功而赢得了“风流剑侠”的称号。他在片中原是一名医生,因为受不了政府对他的不公平检控,因而被逼上梁山,沦为海盗。但如此一来不但得到漂亮的奥利维亚.德.哈维尔兰德当情人,也以其铁血精神伸张了正义。导演迈克尔·柯蒂兹以严谨态度拍摄了这部古装动作片,甚至以一比一的实际比例搭了建两艘豪华的大船来进行压轴高潮戏的剑门场面,因此气氛特别刺激逼真。因此,经过八十多年之后,本片仍然算得上最伟大的海洋历险影片。埃罗尔·弗林的英俊面目非常适合本片中受人崇敬的海盗形象。喜欢罗宾汉等绿林豪侠电影的观众绝对不应错过本片不应错过本片。】


杰米·布莱克斯(本片剪辑、下文即将提到的《风暴警报》的导演、剪辑、原创音乐):突然大家都行动起来,完全是因为《狼溪》。

克瑞格·麦克林恩(《狼溪》导演):这部影片遭受许多人的拒绝,因为一些愚蠢的原因,他们不愿意冒险,对恐怖片来说,一定是极端的,否则成千上万部的恐怖片都是一样的就没有什么特色了。

雷·沃纳尔 Leigh Whannell(《电锯惊魂》编剧、演员):像《狼溪》和《猎杀活死人》Undead (斯派瑞兄弟作品 2003),我希望能够多多少少带动类型片的复兴。
【之所以将本片称为“意识流”电影,倒不是说片子存在太多主观感受来混淆视听,而是讲得天上一脚地上一脚,编排极其混乱,此“意识流”非彼“意识流”。唯一和意识流电影相同的地方就是情节相当简单:一颗从天而降的陨石带来了一场生化危机,小镇居民纷纷变成了“大脑控”的僵尸,几位幸存者被隔离在军方设置的巨型屏障里,之后就是众人想尽一切办法逃出生天的固定套路。 然而,随着恶趣味和戏仿的一路飙升,这种“意识流”般荒诞的情节设定显然让片子的无厘头意味单纯得无以复加,仿佛人物犯“二”不需要理由,而且越是严肃,笑果就越明显。戏谑肢体的血色幽默与随着而来的快感喷薄而出,在保证了血浆含量的同时也拔高了B级趣味。看来,这种“意识流”是导演刻意为之,为的就是在不受逻辑拘束的土地上建起一座“僵尸乌托邦”。】

《风暴警报》(又名《风暴来临》) (2007)
杰米·布莱克斯 在《风暴警报》当中,我们的确试着满足观众的需求,并且增添一些影片原有的特色。

乔治·米勒 George Miller:毫无疑问像理查德·富兰克林 Richard Franklin和John D. Lamond这样的人是被低估了的,有趣的是,我只有一次见到跟他们类似的人,是我第一次见到斯科塞西和斯皮尔伯格的时候。

约翰·希尔 John Seale:我喜欢跟布莱恩合作,他的制作总是令人震惊和兴奋,制作电影是他的长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