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颂歌

评分:
6.0 还行

原名:A Christmas Carol又名:奇幻圣诞颂 / 圣诞夜怪谭 / 魔幻圣诞颂 / 小气财神 / Disney's A Christmas Carol

分类:剧情 / 动画 / 家庭 / 奇幻 /  美国  2009 

简介:

更新时间:2017-12-27

圣诞颂歌影评:《圣诞颂歌》:假如人生可以重来,你打算怎么活?

据我所知,在漫长的一年之中,只有在这时节,男男女女才似乎不约而同地把它们那紧闭的心房敞开。——狄更斯《圣诞颂歌》

<图片4>


首先祝所有读者朋友圣诞快乐!提到圣诞节,就不得不提这部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作品《圣诞颂歌》,来自英国文豪狄更斯的手笔,这也是我最喜欢的狄更斯作品(很惭愧,看来还是童心未泯哈)。

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如葛朗台一样的吝啬鬼斯克鲁奇因为三个幽灵的启发而最终开悟的故事。刚开始,狄更斯用惟妙惟肖的笔触给我们刻画了一个骨灰级的吝啬鬼的形象,他贪婪、自私和冷酷到了极点,他舍不得为职员的炉火加一块儿煤;性格乐天的外甥好意邀请他参加圣诞夜的晚会,他却认为外甥是为了占他的便宜而推辞;所有的人都很怕他,连小孩都不敢和他打招呼,而乞丐也从来不奢望能从他那里分到一块铜板……



然而,平安夜晚上出现的幽灵却改变了这一切。他的老搭档马利化成的幽灵准备来“拯救”自己的老朋友,派了三个幽灵来让斯克鲁奇一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过去之灵”带他回到了自己的童年,那个悲惨可怜的孩子在圣诞节被孤零零的遗忘在教室里,他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发誓要靠努力赚钱来改变悲惨的命运。于是,他没日没夜努力赚钱,完全忽略了曾经美丽的恋人,恋人伤心离去。斯克鲁奇看到这一切,悲从中来伤心欲绝……

“现在之灵”则带他见识了自己的残忍与冷酷。他看到了被他盘剥的职员的疾苦,看到了他们在贫困交加的状况下互相关心与支持的人情温暖,尤其是一个职员的小儿子丁姆正在被病痛折磨,没有钱医治而只能眼睁睁等死时,斯克鲁奇的同理心开始复苏了,内心那个柔软的角落似乎被触动了……



“未来之灵”则让他看到了他目前状态持续下去的可悲下场。他病卧在床,无人照顾,圣诞节到了也无人看望,死后尸骨未寒之际,身上的值钱东西就被人扒下洗劫,而当时触动他的小丁姆也因病离开人世……



经过三个幽灵之旅的启示,斯克鲁奇彻底开悟,有如重生。发现一切还来得及,他把自私和冷酷的面具彻底撕碎,而乐善好施的善良一面被彻底激活,于是用仁慈、爱心、善良、宽容来对待身边的人,生活开始充满温情与喜悦……

于我而言,这部小说完全可以理解成一部心灵的成长小说。三个幽灵让斯克鲁奇穿透时光明白了自己的起点与终点,让他封闭已久的内心开始重新打开,有机会去抚慰那个因为悲惨童年而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内在小孩。内心开放后,他也能逐渐感知他人的苦痛,因为懂得而慈悲,而最后死过一回的警醒则让他彻底明白了应该怎样不留遗憾的安排自己的人生。据说狄更斯在写作的过程中也是又哭又笑,完全沉静在了斯克鲁奇的感受世界里,所以主人公的情感转变才会显得如此真实与动人,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狄更斯写给自己的心理疗愈的自传。


结合自己的心理辅导的经验,我也从这三个阶段来分析一下心理疗愈的过程与意义。

拥抱和安抚内在受伤的小孩
这是心理疗愈的起点。我们很多的情绪问题其实都是和我们的童年经历有关。正如斯克鲁奇的极度吝啬来自于自己悲惨的童年和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创伤体验。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一书中指出,我们需要去认识内心的恐惧、羞愧、受惊吓等情绪,因为我们不去面对,我们就会用保护层牢牢的把自己包裹起来,而丧失与脆弱层深刻接触的机会,拥抱自己的脆弱,直到最后进入到自己的本质层,那份赤子之心的纯真,爱与信任,以及平和的喜悦。(参考前文活出力量感:如何抚慰受伤的内在小孩?)
<图片2>


如图所示,最外圈,我们称为保护层,在这一层,我们通过各种奋斗忙碌、拼命工作和挣钱、各种炫耀、取悦和头衔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以保护我们易受伤的脆弱情感;第二圈是我们受伤的脆弱情感层,是我们经验恐惧和羞愧的一层,柔软和开放在受伤后失去了安全感和信任感,脆弱感中混杂了害怕、孤独和羞愧;最后,中心的内圈是存在的核心,是我们本质的位置,在此空间中我们是舒畅灵活的存在。在这个中心,生命是深深放松的状态,能欣赏自己的独特天赋,无须奋斗来证明自己。我们的内在旅程是要去重新发现自己的本质天性,卸下保护层,逐渐进入脆弱层,直到最后达到本质核心,去重新拥抱那种深深的放松和满足感,平和喜悦的幸福感。

2.通过角色扮演增强同理心

如果你看过《人性中的善良天使》这本书,那么你可能就能明白人类暴力的减少,同理心的复苏是重要原因之一。而这份同理心的复苏与大家能够通过文学作品体会到他人的感受密不可分。所以,角色扮演一直是心理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原因之一就是他有助于换位思考,体会到对方的情绪和伤痛。


角色扮演疗法是由精神病学者莫雷诺提出并发展的,这种治疗方式被称作心理剧。也是行为疗法的一种,目的在于运用戏剧表演的方法,使人发现问题,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更好地调整心理状态,解决心理问题。在角色扮演中,人们能亲身体验和实践他人的角色,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不同情况下的内心情感,同时,反映出个体深藏于内心的感情。


我在非暴力沟通的训练中就经常用到这种方法。有一次,来自纽约的非暴力调解大师让我们进行角色扮演,当时和我搭档的是一个日本的大学女教授,我们扮演的场景就是一对冲突中的跨国婚姻夫妇,我要求“妻子”和我一起回老家过年,但“妻子”性格比较内向,特别害怕喧闹,很犹豫,但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和我回去了。但是“妻子”有各种不适应,而我又疏于照顾她的情绪,导致她觉得无法忍受寻求婚姻咨询。而我的角色却觉得小题大做,于是在咨询师面前开始陈述,我故意让自己的角色演得比较强势,当“妻子”在陈述她在我老家遭受的种种委屈的时候,我装出一副很不屑的样子针锋相对,这个时候,饰演“妻子”的那个大学教授竟然说着说着就哭了!后面我们分享角色扮演体会的时候,她说我的强势和满不在乎的样子真的让她觉得很受伤,很多的委屈没法说出来,堵得特别难受,就哭出来了。

这句话突然让我一震,因为我老婆有时也会抱怨我在说服她做一个决定的时候特别强势,并且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倔劲儿(我自认为是韧劲),她也说觉得挺受伤的,但是我并没有当回事。但是这个瞬间,我体会到我的强势有多么伤人了,一个角色扮演的陌生人都被我逼哭了。我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很像斯克鲁奇看到让他牵肠挂肚的小丁姆受苦的感受,忽然就懂得了对方痛在哪里。


3.向死而生,明白自己的目标

乔布斯说:“记住自己不久就将死去,这是我发现的最重要的工具,帮助我做出人生中的重大决定。因为几乎所有事情----外人的期待,内心的骄傲,对于失败或出丑的恐惧----所有这些事情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只留下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向死而生的乔布斯把自己活成了一个传奇。

斯克鲁奇最终的大彻大悟也是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结局,那是他不想要的,有太多的遗憾与后悔。他明白了什么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斯克鲁奇是幸运的,因为幽灵帮他看到了内心的恐惧,他还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很多人可能会感叹这只是个童话,生活中很多的悔恨已经铸成,无法重来一次。我能理解这种遗憾,但是我并不同意据此作为不再改变的理由。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人要改变永远都不会太迟。直面自己内心的恐惧,拥抱自己内在的小孩,明白什么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善待亲人,享受当下,活出那个内心丰富而敏感,真实脆弱却又韧性十足的自己。


微信公众号:陈历杰
<图片3>

新浪微博:历杰陈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图片1>

圣诞颂歌的相关影评

圣诞颂歌
记录 • `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