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满山红叶时

评分:
6.0 还行

原名:等到满山红叶时又名:

分类:未知 中国大陆  1980 

简介: 1970年代后期,长江某客轮。一批电影厂演员的到来,扰乱了“朝云”号客轮的平静。

更新时间:2019-08-08

等到满山红叶时影评:思无邪的三峡之梦!

1.沈西林先生任摄影,一些镜头把三峡拍的很美!从船的甲板上往江面拍的俯拍镜头,对着江水周围峭壁上红叶的旋转镜头,哥哥背着妹妹在红叶间穿行,都体现了摄影师的匠心!尤其是女主坐在江岸边怀念哥哥,对哥哥的思念化作眼前永远点亮的明灯,橘黄色灯光映照她的侧脸,天色又是那么的昏暗,薄暮冥冥,用光太美了!不过类似的惊艳镜头不多,多数还是中规中矩,叙事为主,毕竟是一部长江航运的宣传片。
2.看了真的会感叹,那个年代人心的善良淳朴。船上,无论是船员和乘客,都以同志相称,计划时代的天下为公、友善关怀仍在,市场与金钱的世俗味道还未抵达,但黑暗十年的铁幕的确已经消失,在这班“驶向春天的客轮”上,一切都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样子;戏外,导演也没有那么多讨好观众的心机或小段子,有的只是让作品无限接近于生活的匠心。如哥哥因搬运航标灯而溺水身亡的一段,哥哥和大叔关于航标灯归属单位的讨论,其实完全可以略去,毕竟外行人根本不知道什么代管不代管,但是这一对剧情无甚影响的小细节也被制作组关注到了,说明导演的确有过一番考证,做足了功课。这部电影将根牢牢扎在生活里,体现制片厂时期特有的诚意。
3.配乐太棒了,在《三峡好人》里听到了主题歌,欲罢不能,才来看了这部电影。用不同乐器演奏的变奏版,在片中随处可见,都很具有感染力。
4.但是,影片有点“树大易折”的感觉。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电影演员那边,可以说她听了杨英的故事,打消了自己心里刚冒出来的小资产阶级利己思想,理解了男朋友的“舍小家为大家”集体主义牺牲精神,也学会了为爱坚守;汤干事那边,是个性解放思潮对“革命事业”权威的冲击并使后者让步,新思想代替旧思想,改革春风吹满地。两者都很有时代性,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心中的矛盾和摇摆,和挡不住的奔向未来追求幸福的勇气和生机。问题是这两个主题很难统一,在剧情上也并无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关系,若不是场景相同,都没法把它们放在一起。被政委说服以后的“世俗化”汤干事,再遇到主动拆散自己和吴素琴的“伟光正”小费,两人真的不会吵起来吗?
5.感觉导演对视听语言的运用还不太熟练,有几处地方,应该加上背景音乐渲染气氛,甚至应该让朱逢博老师的歌喉高歌一曲,然而有的只是沉寂,光看到吴素琴像小鸟似的跑来跑去;杨英在航运学校草坪唱歌时,导演用固定镜头背面拍摄了起码六七秒,我都感到尴尬,而且杨英在航运学校本没必要把那首歌都唱完的,毕竟剧情还在铺垫上升中,一下子把感情都宣泄了,不但让人觉得冗长,后面也没看头了。
另外,哥哥给妹妹摘柚子,买闹钟送给爸爸,这两个情节完全可以删掉,或者不要用冗余而莫名其妙的闪回来呈现。一起住了十几年的兄妹第一次将要分别,光是拍他们在崇山峻岭间步行,走路的姿态和脸上细微的表情,本身就很有戏了,没必要再来穿插什么别的东西丰富剧情。当然导演的意图可能也是呼应前面提到的柚子和闹钟,不过放在这里还是觉得很不自然。
片中类似的几个小情节,有的可以大胆略去,有的可以给几个镜头呈现一下,而不仅仅是存在于台词中,毕竟电影是用影像讲故事的,比如哥哥看到妹妹挑水摔破腿,决定研发高空抽水设备,这一段好好拍出来能抵得上摘十次柚子,哥哥既疼爱妹妹又勤劳聪明,人设一下就立起来了。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