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吻

评分:
6.0 还行

原名:接吻又名:The Kiss / Seppun

分类:剧情 / 爱情 / 犯罪 /  日本  2007 

简介: 光天化日之下,一家三口人被素不相识的男子坂口秋生(丰川悦司 饰)先后杀害。不久后

更新时间:2011-12-15

接吻影评:接吻:爱上杀人犯,玩的不只是心跳

日本电影《the Kiss》,中译名《接吻》。我觉得译为《吻》更好一些。本片导演万田邦敏,编剧万田邦敏及妻子万田珠实,主演包括小池荣子(饰女主角、28岁公司白领远藤京子)、丰川悦司(饰男主角、43岁杀人犯坂口秋生)、仲村亨(饰律师长谷川)。

该片荣获2009年日本每日映画最佳女主角奖(小池荣子),2009年横滨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剧本奖,2009年高崎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仲村亨)、最佳导演(万田邦敏)和最佳男配角(丰川悦司)奖。



(一)最大的困难:故事是否站得住脚

43岁的无业游民坂口秋生,闯进陌生的人家,没有任何预谋和图谋,却将一家三口全部杀害,然后报案自首,并在媒体的镜头前露出了没有任何不安的神秘微笑。28岁的公司白领远藤京子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看到了这一幕,对这个杀人犯突然产生了特殊的关注和情感联结,并开始执拗地施与自己的爱。她与拘禁中的坂口秋生通信,给坂口秋生送日用品,搜集所有与坂口秋生的身世相关的信息,去拘禁处探视,还坚持与其办理结婚手续。最后,在坂口秋生被执行死刑的前日,远藤京子在拘禁处为其过生日,并趁拥抱的时候将其刺死。

女性爱上男杀人犯、死刑犯,这种超越常规的爱情在现实中确实存在,在以往的影视文学作品中也有涉猎。作为影像作品,在表现这样一个特殊题材的时候,最最困难也最最关键的是,要为观众提供可信的、至少是能够自圆其说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结构。否则,观众对故事不买账,也意味电影从根本上的失败。

看过三遍之后,我从最初的排斥和怀疑到不得不承认,《吻》以缜密的结构编织、细致的电影语言、有层次感的心理揭示,使故事基本上可以在逻辑上站住脚。对于表现这样一个特殊题材来说,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实属不易。

追寻《吻》的故事逻辑,当然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坂口秋生的杀人动机到底是什么;二是远藤京子爱上这个杀人犯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下面我就对这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一些梳理。



(二)杀害无辜者的心理动机

关于坂口秋生杀害一家三口的动机,电影中明确地排除了所有直接的、现实的目的。这一家人与坂口秋生完全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陌生者,也可以说,坂口秋生杀害他们,完全是一个随机的、偶发的行为。既然没有任何直接的、现实的动机,那就必然有深层的心理动机。坂口秋生杀人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呢?这是观众非常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电影必须给出解释的重要关节点。

电影中安排了远藤京子与长谷川一起拜访坂口秋生的堂哥。因父母双双车祸身亡,坂口秋生被伯伯家收养。寄人篱下的日子很难过,年幼的坂口秋生对父母的死没有记忆,经常追问别人,并希望得到父母的遗物作为纪念,却难以如愿。就这样,坂口秋生在孤单中长大,虽然性情温和,却越来越孤僻,几乎不跟任何人交往。成年之后坂口秋生也没有恋爱结婚,一直是一个人独居,成为脱离社会、脱离人群也被社会和人群遗忘的“边缘人”。

这里提供的坂口秋生的身世、经历和个性,非常重要。在严重缺乏爱与安全感的环境下长大的坂口秋生,与社会和人群始终没有达成沟通。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很难确认自己的生命价值,生命价值感的缺失,使他漠视自己的生命。而一个漠视自己生命价值的人,也同样会漠视别人的生命价值,在他的心里,杀人便不再是严重的事情。如果生命如草芥,那么消灭一个生命不就像捏死一个虫子一样简单吗?当坂口秋生被媒体围拢、被警察带走的时候,他没有表现出不安。可以想见,当他举起钝器杀人的时候,他的内心也几乎是麻木的。

但是,促使坂口秋生举起钝器的“即兴”心理又是什么呢?在与律师长谷川的一次谈话中,坂口秋生说道:“我开始并没有打算故意杀人的,但在我闯进他们家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她(女主人)会死在我的手下。”

那么坂口秋生闯进被害者家中的那一刻,到底发生了什么,而促发了他的杀人动作?这是个非常重要的点,也是个非常容易被观众忽视的点。看过三遍之后,我终于可以根据电影提供的影像语言和我个人的逻辑推理,找到一个靠谱的答案。

电影一开始便正面展示了坂口秋生的杀人事实,但被害者家中的一切并没有出现。观众只听到女主人热情的招呼声,然后看到坂口秋生进了门。接着是放学归来的女儿进门,很快却又露出一张恐惧的脸意欲冲到门外,立刻又被拽了回去。再接下来,下班归来的丈夫,一边说着怎么没有把报纸拿回去,一边进了门。接下来,就是新闻报道一家三口被杀。

电影在开始的时候,这样故意隐去杀人的血腥场面,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悬疑。坂口秋生经过与藤远京子的接触,内心开始发生变化,生命意识开始被唤醒,由最初面对杀人事实的麻木不仁、死不开口,开始体验到情感上的冲击。这时候,电影通过他的噩梦复现了他当时杀人的场面。隐约的画面上依旧可以看出,女主人被杀的时候正坐在餐桌前。接下来的一组镜头是,坂口秋生点着一支一支的小蜡烛,一边唱着生日歌,一边将蜡烛放在被害者家中的各个角落。最后,他又走到餐桌前,拽起一个可爱的小鸭子玩具的线绳,在餐桌上拉着,小鸭子歪歪扭扭地走,很有童趣。忽然,小鸭子被拉到了餐桌边,掉了下去,正好打落在女主人血染的手上。

看来,当坂口秋生闯进被害者家中的时候,女主人正在家中布置温馨的生日晚餐。这对于坂口秋生是一种什么样的刺激呢?从小在父母双亡严重缺乏爱与安全感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也许从来没有人给他庆祝过生日。面对这样的场景,那“注定了她(女主人)会死在我的手下”的“即兴”心理,应该是一种强烈的妒忌和愤怒。

电影在最后安排远藤京子给坂口过生日,与坂口杀人场面这一段,正好形成了呼应和对照,我相信这是编剧和导演有意为之。因为妒忌别人拥有爱、拥有过生日的快乐而杀人的坂口秋生,最后终于也有了爱他的人为他过生日。他那颗自暴自弃的冷漠的心,终于被爱温暖着了。也正是因为爱的温暖而苏醒过来的生命意识,促使他感受到杀人的罪恶和恐惧,也促使他愿意接受“杀人偿命”的结果,紧闭的口终于开启,向律师长谷川说出了他的杀人过程。

无论如何,坂口秋生都是难免一死的,但是临死之前,他的灵魂因为爱而终于苏醒、终于得到了救赎。

总之,我根据电影所提供的影像语言和个人的逻辑推理,将坂口秋生杀人的心理动机概括为两个方面:其杀人的心理根源在于漠视自我的生命价值从而漠视他人的生命价值,如果不是这样,对陌生者的妒忌和愤怒不足以引发杀人;其“即兴”心理在于因看到被害者家中温馨的生日准备场面而大受刺激,产生强烈的妒忌和愤怒,如果没有这个“即兴”原因,漠视生命价值不至于直接导致杀人。



(三)爱上杀人犯的理由

接下来分析,远藤京子出于什么样的原因爱上了杀人犯坂口秋生。爱情跟杀人不一样,不需要追寻现实动机,直接探索其中的心理根源就足够了。爱情这种东西,本来就是起源于感觉,而不是起源于理性。但是爱上杀人犯,确实需要一种很不一般的心理动力。

京子的身世与经历电影中没有介绍,只是知道她与家人没有来往,一个人独居,在公司中被同事戏弄和利用也是忍气吞声。看来,她与坂口秋生都属于“边缘人”。电影又反复通过京子的内心独白,进一步明确了她爱上坂口秋生的心理依据:京子在看到新闻报道坂口秋生杀人的瞬间,突然感觉到自己找到了同类、同伴——他们是一样的人,一样的被社会与人群遗忘,一样的孤单和寂寞。

京子反复强调,她跟杀人犯坂口秋生是一样的人。惺惺相惜,爱上同类,这种爱情心理并不奇特。但坂口秋生毕竟是一个残暴的杀人犯,难道,京子对他的杀人行为也抱有理解?难道,京子的内心,也隐藏着杀人的欲望?当律师长谷川说“你跟他不一样,他是一个杀人犯”的时候,京子喊道:“不,我跟他是一样的!”当坂口秋生对京子说“我跟你不一样”的时候,京子又是暴怒地喊道:“是一样的!”

杀人是一种报复,而杀跟自己没有直接利害冲突的陌生人又是报复谁呢?

——报复一个模糊的“大他者”。

所谓“大他者”,就是指与自己对立的那些人的集合体。那么,京子强调自己跟坂口秋生是一样的,实际上就是强调她与他面对着同样的敌对者、“大他者”。

这个模糊的“大他者”,可以是不相干的他人,也可以是社会或媒体。当京子在电视屏幕上看到坂口秋生被警察带走时脸上露出的神秘微笑时,她一下子便被攫住了,那不就是对他们共同的“大他者”的一种蔑视的表达、一种胜利的表达吗?——他,我,我们这两个被人群与社会践踏和抛弃的人,终于引起人群和社会的惊慌和关注了!

京子要与坂口秋生结婚的消息传开之后,媒体围上了京子,想从她口中攫取新闻。这时候,京子完全复制了坂口秋生被警察带走时的表现:一言不发,微笑面对。

京子对坂口秋生的爱情,既有惺惺相惜的怜爱,又有联手抵抗共同的“大他者”的强烈愿望。这样两份力量,给了她执拗的“勇气”。

她和他都是弱者。在遇到他之前,她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跟她同样的弱者,当她遇到他的时候,因为他已是被拘禁的杀人犯,所以变成比她还弱的弱者。爱一个比自己更弱的人,会让弱者变得坚强、自信起来,因为她在自己的身上看到了影响他人的力量,看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谁不希望确信自己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呢,尤其是弱者?那么这一点,也可以看做是促成京子爱情的第三种力量。

但,京子爱情产生的逻辑起点,注定了她的爱情必然是一个悲剧。正因为京子对坂口秋生的爱情产生于对“大他者”的共同对抗,所以当一直坚持不发一言以对抗“大他者”的坂口秋生,终于主动开口向长谷川说了自己的杀人经过之后,京子暴怒了。这里面隐含着一个宿命的悖论:缺乏爱的坂口秋生,因为得到了京子的爱而恢复了生命价值感,恢复生命价值感的他,体会到杀人的可怕和罪恶,从而放弃了对抗的姿态。而京子对坂口秋生的爱,正因为他的对抗姿态而产生。当他因为她的爱放弃了对抗的姿态之后,她对他的爱也面临崩塌。当坂口秋生说“我希望你能活下去”的时候,意味着他的对生命的珍爱、对京子的珍爱,他的灵魂已经得到了救赎。而京子的灵魂似乎还没有得到救赎,暴怒地说了一大段讨伐世界、讨伐社会的话。也可见,京子对坂口的爱奠基于偏狭意识之上的,不具有拯救自我灵魂的力量。京子做出与坂口秋生同死的选择,与其说是对爱情的忠贞,不如说是对爱情的绝望和对生命的绝望。



(四)杀人犯的灵魂救赎过程

《吻》在表现坂口秋生的灵魂救赎过程的时候,电影语言细致而丰富,层次感非常强。我将这个过程分为八个层次。

一,坂口秋生杀人后被媒体围住,一言不发,被警察带走时,面露神秘微笑。这时候,坂口秋生的心灵是铁板一块。

二,京子给坂口秋生多次写信、送日用品之后,收到了坂口秋生的回信,“我不知道为何会对一个人产生惦念……为什么杀人我也说不清楚……” 坂口秋生开始有了心灵的微微悸动。

三,京子第一次探视坂口秋生,他向她表达礼貌的谢意,但温柔之情隐约可见。

四,京子第二次探视坂口秋生,京子困得忍不住打了呵欠,不好意思地笑了,坂口秋生也笑了,眼里柔情清晰可见。京子将手贴在通话的圆孔上,让坂口秋生闻一下,上面有肥皂的香味,因为她辞去了公司的工作,在拘禁处的附近租了房子,并在附近的肥皂厂工作。坂口秋生闻了京子的手,然后将自己的手也贴了上去。接下来的这天夜里,坂口秋生做了杀人现场的噩梦,惊醒之后,又在幻觉中看到沾血的手从门缝伸进了他的房间。这意味着,坂口秋生的内在情感开始发生质的变化。爱的温暖唤醒了他的生命价值感,杀人这件事情的残忍和罪恶,在他的心中苏醒。

五,京子第三次探视坂口秋生,提出跟他结婚。坂口秋生被带出探视室之后,无声地哭了。爱与痛的纠葛,他的心灵苏醒了。

六,面对律师长谷川,坂口秋生第一次开口说话,讲述了自己杀人的过程,并流露出痛悔的感情。

七,京子第四次探视坂口秋生,得知他放弃了对抗,向长谷川说了杀人经过之后,非常震怒。坂口秋生说“我想圆满解决这件事”、“这是我自己的事”。他彻底意识到了杀人的罪恶,并决定接受惩罚。

八,当京子借拥抱的机会,将刀刺进坂口秋生的心窝时,他没有任何挣扎,而是表情安详地,紧紧抱住了她。



《吻》是一个可能让某些观众排斥甚至愤怒(因为不能理清其中的逻辑)的电影,但也是一个经得起琢磨的、耐看的电影。看过三遍之后,我依旧有兴趣再看一遍。



最后八卦一下:小池荣子的F杯直接袒露出来应是比较有冲击力的,但是藏进衣服之后,实在是有些臃肿笨拙了,再加上八字脚、萝卜腿,整个身材是比较的一般了。看来有的身材更适合脱了看。不过,演技真不错,很会用表情,有发展潜力。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