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播报

评分:
6.0 还行

原名:The Today Show又名:NBC News Today / The Rise and Shine Revue / Four Hours of Today / Today

分类:未知 美国  1952 

简介: 美国收视率最高的每日早间新闻!- NBC

更新时间:2012-06-29

今日播报影评:新闻节目的“乌龙”闹剧

欧洲杯激战正酣,最终冠军花落谁家,西班牙或是意大利,答案即将揭晓。除了精彩的进球与射门外,球迷(当然,也包括像我这样的“伪球迷”)津津乐道的还有赛场上那些匪夷所思的“思考人生”经典画面——思考人生的巴神、思考人生的C罗、还有思考人生的裁判……而想必能将这些“思考人生”特质发挥到极致的,莫过于乌龙球——英格兰后卫格伦·约翰逊在对阵瑞典队的比赛中不慎将球踢进自家大门,贡献了本届欧洲杯上的第一例乌龙球。

“乌龙球”不仅发生在绿茵场上,还时常出现在电视新闻中。随着电视新闻直播普及率的提高和关注度的上升,各家电视台为了争夺突发新闻的时效性,使出各路招数,希望在其他竞争对手作出反应之前抢到“独家新闻”。硝烟四起的新闻大战本应能够造福广大观众,但是越来越频繁的新闻直播让各家电视台绷紧了神经,难免偶尔犯下各类错误。为了能在第一时间播发独家新闻,有时候新闻编辑、主播和记者反而忽视了新闻最为重要的准确性原则,播发出含有错误信息的新闻,东窗事发后才不得不出来“道歉”、“更正”。同足坛的乌龙球一样,这样的错误让新闻台自己打自己耳光,尴尬不已。

形形色色的“新闻乌龙球”不仅损害了新闻媒体严肃、客观的形象,还会对观众甚至新闻事件的走向产生严重的误导。尽管各家电视新闻频道都在极尽全力确保消息来源的准确性,但是百密一疏,这样的“乌龙球”还是一次又一次猝不及防地出现在荧屏之上。

【最高法院医改判决:CNN、福克斯“断章取义”】

今天(2012年6月28日)早晨,美国各大电视频道都中断了正常节目,临时插播最高法院关于2010年《病人权益保护与可负担医疗保健法》是否违宪的判决结果。该法案常被成为奥巴马医改方案(Obamacare),旨在推动美国走向“全民医保”,其中最受争议的条款在于政府强制要求公民购买医疗保险,如果有支付能力的公民违反规定不与参保,政府将对其进行惩罚。

医改方案引发了政府管制与个人自由之间界限的激烈辩论,反对者认为医疗保险和其他商品一样应遵循市场原则,政府没有权力强制要求公民购买某种商品。结果,超过20个州对这一法案提起了诉讼,最终提交到美国最高法院对其是否符合美国宪法进行裁定。对于此次判决的审理与讨论时间打破了44年来最高法院案件审理的纪录,而医疗改革同每个美国公民与居民息息相关,因而媒体将这场官司形容为“十年来最重要的最高法院判决”。

这场万众瞩目的判决吸引了大量观众,未曾想到也成了众目睽睽之下现场直播的一场“闹剧”。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07,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知名主播沃尔夫·布利兹(Wolf Blitzer)连线正在最高法院外的司法新闻记者凯特·鲍德安(Kate Bolduan),后者刚刚拿到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书,虽然还没有全文读完,但抢先发布消息说:“最高法院似乎驳回了关于个人强制参保的条款”。布利兹评论说:“哇,如果最高法院裁定个人强制参保事实上违反宪法,这将是个非常戏剧性的时刻。”之后新闻评论员开始对条款被驳回的后果进行分析。

上午10:11,美国收视率最高的新闻频道福克斯新闻频道(FOX News Channel)也跟进,报道称最高法院驳回了个人强制参保的条款。不过梅根·凯利(Megyn Kelly)在直播节目中也提醒说:“我们需要更新字幕,但这可能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消息。”

事实上,熟悉美国司法系统的读者可能知道,由于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书内容十分冗长,全文不仅包括对案件审理的意见,还包括每个法官对案件法理逻辑的具体阐述,因而如果没有读完全文或结合上下文,而只是对着部分内容“断章取义”,很有可能对判决内容产生重大误解。为了给自家电视台抢播突发新闻,在最高法院外守候多时的CNN与福克斯记者并没有完整读完判决书,仅仅看到了最高法院大法官认为个人强制参保不符合“商贸条款”的规定,便开始现场连线,称最高法院驳回了奥巴马的医改方案。电视台同时根据记者传来的消息更新了字幕,CNN更是通过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的方式向订阅用户发送了“奥巴马医改遭最高法院驳回”的突发新闻。

然而,倘若CNN与福克斯的记者多花些时间读完整篇判决书,便能发现在认为个人强制参保不符合商贸条款规定之后,还有一个重大的转折——最高法院虽然认为强制个人医疗保险不能够以“商品”的名义得到辩护,但它符合宪法中关于“税收”的精神。最高法院大法官最终以5比4的微弱优势,认为个人强制参保可以以“税收”来正名,因而通过了对奥巴马医疗改革方案大多数条款的支持。上午10:11,全国广播公司(NBC)在临时插播的《特别新闻报道》中连线最高法院外记者皮特·威廉姆斯(Pete Williams)并给出了正确解读,率先报道说最高法院对奥巴马医改方案予以支持。

被CNN与福克斯错误报道上当受骗的除了普通观众之外,还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本人。根据白宫内部工作人员透露,奥巴马当时也在收看电视新闻了解判决情况,当两家电视台报道医改方案被判违宪驳回后,脸上露出了“古怪的神情”(a quizzical expression)。还好不久之后,白宫顾问凯茜·罗依梅勒从一名身在最高法院的白宫律师处得到准确信息,冲进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给奥巴马竖起了两个大拇指,奥巴马这才松了口气。

在发现先前的新闻报道完全不实后,CNN与福克斯都对之前的工作失误进行道歉,并通过电视新闻、网站、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等多种途径进行更正。虽然事出有因——记者在短时间内要读完大篇幅的判决书并作出判断,并非一桩易事。但是在直播节目中根据判决书的只言片语,便作出未经完全查证的错误结论,实在有违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世纪之战混乱连连:新闻网集体栽跟头】

如果说CNN、福克斯两大新闻网对最高法院医改判决的报道失误只能冠之以“闹剧”的话,那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之夜各大新闻网的表现,则真可以用“灾难”来形容了。那场小布什对阵戈尔的总统大选,由于佛罗里达州计票工作的争议,直到投票后36天才由最高法院作出最终重新计票工作终止、小布什当选的判决。但在2000年11月7日夜间,包括美国广播公司(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全国广播公司(NBC)、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福克斯新闻网(FOX)在内的美国各大电视网新闻特别报道节目,在没有获得准确得票数的情况下,均贸然对选举结果进行了判断,造成的影响实在是“很坏很糟糕”。

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一场颇让人有些往事不堪回首的“乌龙灾难”——

美国东部时间晚上7:48,在佛罗里达州最后投票结束前12分钟,NBC率先播发新闻,称民主党候选人戈尔赢下佛罗里达州;晚上7:50,CNN和CBS跟进称戈尔是佛州的胜利者;晚上8:02,佛州全部投票结束后2分钟,全部五大电视网以及美联社均发布消息,确认戈尔赢下佛罗里达州,并可能赢下整场美国大选。

晚上9:54,CNN与CBS联合选举报道小组发现佛州统计结果可能有偏差,两家电视台同时宣布撤销之前的结论。美联社在4分钟后也宣布撤销先前的新闻报道。晚上10:18,所有五家电视网均宣布收回之前关于佛州的投票结论,并宣布佛州成为整场选举的关建州——选举结果过于接近,无法预测(Too close to call)。

凌晨2:15,福克斯电视网第一家停止观望、打破坚冰,称小布什获得佛罗里达州的胜利,并进而获得了整场总统大选的胜利。2:16,NBC也跟进称小布什获胜。2:18,CNN也作出了同样的判断。到2:20,随着ABC也宣布小布什获胜,除了美联社这一家权威通讯社外,所有电视网均作出了同四个多小时前完全相反的结论——开始宣布这场选举的胜利方是小布什。

凌晨3:57,选举统计小组发现随着开票的进行,小布什在佛州的领先票数又开始逐渐下降,仅领先戈尔不到2,000票,建议CNN和CBS更正之前对小布什获胜的新闻。CNN随即将原先划归给小布什的佛州变回未定状态,并撤销之前对小布什佛州胜利的新闻。随后,所有电视台又再一次地统一撤销之前宣布小布什胜利的判断。此时,所有电视台均已经颜面扫地,主播台上的评论员和记者也都是满脸尴尬。

凌晨4时许,在直播近12小时之后,CNN停止了对2000年总统大选的报道。在分别宣布戈尔和小布什当选之后,CNN又分别撤回了所作出的预测,在节目结束时依旧没有得到任何的结论。这样“灾难性”的一夜在毫无结论的情况下惨淡收场。

这一次“灾难性直播”带给了各家电视网空前的打击。在此次教训之后,各大电视台在宣布选举结果时开始吃一堑长一智,变得愈发谨慎,害怕稍有不慎重蹈覆辙,那样的结果可真是太惨不忍睹了。

【全国广播公司:新闻老大如今麻烦缠身】

CNN和福克斯新闻频道作为付费有线电视频道,拥有24小时不间断播放新闻的优势,但若要比起收视率,那还远远拼不上美国的无线“老三台”——ABC、CBS和NBC。熟悉美剧的读者可能知道,曾经推出过《老友记》、《白宫风云》等经典剧集的NBC近年来在电视剧创作和推广上麻烦重重,收视率一蹶不振。不过,在电视新闻界,NBC依旧是当之无愧的老大——早间节目《今日秀》和晚间节目《布莱恩·威廉姆斯晚间新闻》雷打不动稳坐美国收视率头把交椅,即使近期受到其他节目的短暂威胁,但行业龙头的地位依旧巩固。

但这个新闻老大,最近似乎运势不佳,接连遭遇两起严重有违新闻原则的“播出事故”。更为不得了是,这两件“事故”涉及美国现在最受关注的两场刑事案件,NBC的新闻都作为相关证据被陪审团采用。这些“有瑕疵”的新闻作为案件证据,对案件走向与判决具有重大的影响,引发公众对NBC新闻团队的不满和抗议。

第一个“事故”是美国沸沸扬扬的特雷沃恩·马丁枪击案,案件审理的一大焦点在于开枪者、社区协警乔治·齐默曼是否有“种族归纳”(racial profiling)的嫌疑,因为认为马丁是黑人而对其进行跟踪并枪杀。NBC在其新闻节目中播放了齐默曼在跟踪马丁时同911报警台调度之间的通话录音,在录音中齐默曼说:“这个家伙(马丁)看上去不像在做好事。他看上去是黑人。”这段录音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齐默曼在注意到马丁是黑人后认为其有犯罪嫌疑,这种举动可以被认定为种族归纳。

然而之后,NBC承认新闻节目在录音上进行了“剪辑”,让人产生了这样的怀疑。事实上整段录音的对话如下:

齐默曼:这个家伙(马丁)看上去不像在做好事。他可能吸毒或怎么了。现在在下雨,他在走来走去,四周张望。
911报警台调度:好的。那个家伙,他是白人、黑人,还是西班牙裔?
齐默曼:他看上去是黑人。

原来,齐默曼作出“他看上去是黑人”的论述,只是在回答911调度的一个问题而已,并不是主动去认定马丁的种族。NBC“移花接木”的录音剪辑容易给大众甚至法庭造成严重的误解,受到了同行和大众的指责。

而第二个“事故”,则是美国另一桩全国关注的案件——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前足球队助理教练杰瑞·桑达斯基性侵犯幼童案。这位助理教练在职期间对多名幼年男童进行猥亵,对象甚至包括他领养的儿子,震惊全国。NBC曾对桑达斯基专访,其中主持人问桑达斯基:“年轻男孩、未成年男孩是否对你产生性吸引?”桑达斯基没有选择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重复了一遍这个问题:“未成年男孩是否对我产生性吸引?”在主持人的继续引导之下,桑达斯基才说:“性吸引?你知道,我喜欢年轻人,我喜欢和他们在一起。但是,不,他们不对我产生性吸引。”

在《今日秀》节目播放的采访版本中,主持人的问题和桑达斯基对问题的重复被剪辑连续播放了两遍。于是观众看到的版本是,主持人连问了两遍这个“性吸引”的问题,而桑达斯基连续两遍回避这个问题,才开始回答。给人的感觉是桑达斯基似乎欲言又止,有意回避。这段采访录像甚至被当作呈堂证供给陪审团进行参考。事后,桑达斯基的律师表示,新闻编辑对原本正常的采访对话进行这样的重复剪辑处理,会对当事人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此举实在缺乏职业操守。

两件“事故”东窗事发后,NBC均对当值编辑进行了严肃的处理。只是,人们不知道在新闻界越发追求“时效性”与“独家新闻”的年代,电视台为了夺眼球提高收视率,还会“不经意”间,产生多少类似的“乌龙”闹剧。

http://www.zhengtan.me/?p=1798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