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灭

评分:
6.0 还行

原名:Annihilation又名:灭。境(港) / 灭绝(台) / 遗落的南境1:湮灭

分类:剧情 / 科幻 / 惊悚 /  美国   2018 

简介: 莉娜(娜塔莉·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饰)是一名生物学家,一年前

更新时间:2018-08-04

湮灭影评:它用“湮灭”为你打开新的世界

发表于2018-04-12
作者:打开君
@一张电影票的正确打开方式

4月13日,好莱坞大片《湮灭》即将上映。
很显然,目前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在电影市场掀起的热潮还没有退却的倾向,
印度喜剧电影《起跑线》也仍在其后拼命追赶,
可还未上映的《湮灭》却已经悄然在电影市场掀起了另一波狂热。
那《湮灭》除了有“娜塔莉’波特曼”这颗巨星加持外,
究竟有哪些特质,能够在上映前就营造出这样的狂热呢?


一、优质原作的基础
《湮灭》是根据美国作家“杰夫’范德米尔”的《遗落的南境》三部曲的第一部同名小说《湮灭》改编而成的电影作品。
该作品在2014年击败《三体》,拿到了当年的星云奖。
(星云奖,科幻奇幻类小说最高奖项,相当于该类型小说的诺贝尔文学奖)
《三体》的高度和影响力对中国读者而言不言而喻,
在许多国内科幻迷心中,《三体》更是科幻小说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


所以当年《遗落的南境》击败《三体》摘取星云奖,让很多国内科幻小说迷愤愤不平;
却也由此让更多人知晓了《遗落的南境》的存在,成为《遗落的南境》的新粉丝。
目前《遗落的南境》原著小说在各种阅读点评网上,也算是有口皆碑。
那么这么一部小说原作既有口碑,又有“星云奖”加持辅证原作高度,更有部分原著粉丝基础的电影;
在上映前就能掀起小狂热,并让更多人有所期待,也就不奇怪了。




二、娜塔莉’波特曼搭亚历克斯’嘉兰
大家都知道,《湮灭》的女主是“娜塔莉’波特曼”,娜塔莉自从《这个杀手不太冷》出道以来,就是很多影迷心里无法抛却的白月光。
而2010年,娜塔莉以《黑天鹅》摘取奥斯卡影后桂冠后,其影响力更是又上了一个台阶,成为更多影迷心中的女神。
那这样既有影响力,又有口皆碑的好演员的新作品,会被影迷期待,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更不提《湮灭》的导演“亚历克斯’嘉兰”,目前虽然还不是影响力和成就巨大的国际大导,
但也拍出了《机械姬》这样既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不仅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甚至自带个人小粉丝团体。
而且亚历克斯同样也在2010年出品的作品《别让我走》,
也是由优秀科幻小说改编,该作品在各点评网站也称得上有口皆碑。
再次证明了亚历克斯在科幻作品上,
甚至在小说改编电影科幻作品方面,是自有其长处和优势的。
那么优质演员加优秀导演的双保险搭配,让观众们对《湮灭》有所期待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三、视效唯美,想象瑰丽
还有一句大实话不得不说,很多国内观众热衷好莱坞大片的重要原因,就是欣赏好莱坞逼真唯美的特效和考究严谨的美术细节。
那么在这一点,《湮灭》是有其压倒性优势,甚至胜过《头号玩家》的。
因为《湮灭》原作就是一部充满了想象力的作品,通过外星生命入侵地球这个切入点,构造了一个“湮灭”的宇宙。
在这个宇宙的世界观里,生物多样性和可能性,被打开拉高到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
在这部影片里,你会看到角上开花的鹿,长着鲨鱼牙齿的鳄鱼,开着不同样子和颜色花朵的同种植物,化作真菌的士兵以及变成开花植物的人等等。





这些超越了现代科学认知的瑰丽想象,都将真实的在影院里呈现在观众面前,
不仅能在想象上拓宽观众的边界,更能在视觉效果上给观众前所未有的感受。
而这部电影二月份已经在北美上映,观看过《湮灭》的观众,在各大点评网站上也都对湮灭的视觉效果赞不绝口;
甚至有观众放出豪言,《湮灭》可以直接预定下一届的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
所以或许光冲着那些充满瑰丽想象又极具美术质感,并将大家的想象边界进一步拓宽的画面,
也真的值得我们进电影院,为《湮灭》买一张电影票。





四、对生物多样性和外星生命的全新认识与探讨
近几十年来,无论是科幻小说还是电影,其实都在不断探讨外星生命的存在和它们之于人类的意义。
就这些年热门的电影作品的外星生命,就有ET、异形、虫族等等多种形态;
这些年,层出不穷的以外星生命为主题的小说和影视作品,也早把大众对这类作品的审美要求和艺术要求拉高了不知多少个台阶。
可尽管如此,《湮灭》还是能给大多数观众和部分科幻迷眼前一亮的感觉。
为什么?
因为《湮灭》已经把对外星生命的认识与探讨,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
过往的影视和文学作品,虽然都在不断讨论外星新的生命形态,但他们所做到的,也不过是穷尽想象去创造各种外型上千差万别的外星生命。
可《湮灭》,已经跳出了碳基生命的窠臼,去探讨外星生命作为能量体、作为脑电波存在的可能性。





虽然听上去很荒诞?
但仔细想想,为什么不行呢?
尽管现在的生物学水平告诉我们,碳基才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单位。
但伽利略在提出日心说的时候,一样被世界、被大众认为很荒诞。
那些我们自以为科学合理的东西,其实都受困于我们现有的科学认识;
但科学认识,本就是在不断修正错误中前进的一个过程。
既然如此,碳基是生命存在的最基本元素,怎么就不能是一种错误?
谁又知道,在我们的科学认识进一步被修正后,我们对于生命形态存在的方式就不会有新的认识呢?
想象力本就是不该被限制的东西,不受限的想象力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湮灭》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看完之后,能够让观众在最大程度上拓宽想象力的边界,不也是促进观众的又一波进化吗?
正如片中将会呈现的那些多样而瑰丽的生命形态,角上开花的鹿,长着鲨鱼牙齿的鳄鱼,开着不同样子和颜色花朵的同种植物,化作真菌的士兵以及变成开花植物的人等等。
它们存在的意义不只是给观众视觉上的享受和满足观众的猎奇心,而是用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去向更多人普及生命和生物的多样性可能性,甚至可能是我们进化的方向。
那么这样一部能够从世界观、科学观上,都给予观众全新认识的作品,想必也是的确值得我们用心期待的。




五、剧情紧扣人心,多种可能性探讨。
也因为《湮灭》2月份在北美已经上映,所以在许多点评网站已经有《湮灭》的剧情泄露。
但尽管被剧透,目前来看,大部分观众对《湮灭》的热情却不减反增;
因为尽管剧情被泄露,可其可能性和合理性却是多角度的,就像《盗梦空间》里最后那个依然没有停止旋转的陀螺;
并不会令观众因为失去一些对剧情的神秘感就失去观影的乐趣及思考空间。
各点评网站已经观影的观众对于《湮灭》的结局的解释,坚定的分为了两派;
一派认为女主波特曼饰演的莉娜是复制了女主生命信息的外星生命;
一派则认为女主依然是女主,只是在经历过外星信息的洗礼后,已经进化。
这两派争论非常激烈,双方都各有其合理的说辞和解释;
于是对于还没有观影体验的观众,这就变成一件很有趣的事。
因为这种争论本身就具有吸引力,为了增加自己体验感,参与到这种争论里去,去观看《湮灭》也就成了必做的一件事。




所以这也是《湮灭》能够在上映前,就悄然在影迷中间掀起小型狂热的重要原因。
更不提其中其他出彩的配角人设,和各个角色特质在人生意义上,同“湮灭”这个主题的契合。



综上所诉,无论是卡司、视效、艺术高度、质量保证、观影乐趣和拓展空间,《湮灭》都有其独一无二的优势和值得让人期待的部分。
那么纵使电影院里《头号玩家》仍然号令天下,纵使《起跑线》再度刷新人们对印度电影的认识,
纵使明天上映的《湮灭》要与另外两部好莱坞大片、六部国产影片厮杀共抢票房。
《湮灭》也一定值得我们走进电影院,
为它贡献一张电影票。

湮灭的相关影评

湮灭
Lemnus • 湮灭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