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从军记

评分:
6.0 还行

原名:三毛从军记又名:SanMao Joins The Army / SanMao's Army Life / SanMao on Campaign

分类:剧情 / 喜剧 / 儿童 / 战争 /  中国大陆  1992 

简介: 三毛(贾林 Jia Lin 饰)从来就是银幕上喜剧人物。这次,三毛从军了。抗日战

更新时间:2019-06-04

三毛从军记影评:它不止是儿童电影这么简单!


三毛,著名漫画家张乐平笔下的一个小男孩,很多人对他应该是相当熟悉了。

身子小脑袋大,因为营养不良只长出了三根头发。



最初,张乐平创作“三毛”的本意,是为了展现抗日战争时期底层人民遭遇的种种苦难,如《三毛流浪记》。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漫画角色被移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历经了很多社会动荡与转型: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部电影,正是改编自1946年的同名四格漫画——
《三毛从军记》



这部电影出自“第五代”导演张建亚,于1992年上映,豆瓣上万人平分评分8.4



当年,《三毛从军记》被电影局定性为一部儿童电影,获得了第1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教育机构还曾以官方的名义组织中小学生去电影院集体观看本片。
时至今日,它仍被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儿童电影之一。
当然,它也不止是儿童电影这么简单。
《三毛从军记》又被称为“中国第一部具有自觉的后现代意识和倾向的电影”。
在儿童故事的掩盖下,它实则充满了黑色幽默和时代隐喻。影片以极度夸张的手法对经典文本进行了滑稽模仿,颇具有后现代风格。



这不,电影一开场,荧幕上就赫然写着几个大字:本片全无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故事背景限定于 1938 年。
那个时候社会主义中国还未诞生,国家仍处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之下,中华民族遭受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三毛,一个流浪的孤儿,没钱没势,但也想为祖国出力——
他要参军!
负责招兵的军官看着三毛一身的排骨,问:你算个什么东西?
三毛一听这话,斩钉截铁地回答:老子不是个东西!



于是,这个不是东西的三毛,阴差阳错居然还真当上了兵。
除了三毛,部队里还有一个奇葩——老鬼。



他来部队,可不是出于民族大义、国家存亡,就是为了吃饭。没错,就是为了吃饭。算上这次,他已经是第四次进部队了。没饭吃,就去参军,看情况不妙了,就趁乱逃跑。
总之呢,这是个实打实的老油条。
三毛和老鬼,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个老油条,打打闹闹,居然成了忘年交。
两人先是一起参加了淞沪会战,后远征缅甸,最后都被同胞遗忘在缅甸的森林中......



如此,一个家喻户晓的漫画人物三毛,就和抗日战争这样沉重的历史放到了一起。
最奇妙地是,影片并未走苦大仇深的路线,相反,它还被拍成了一部喜剧片,可谓是前所未有。
这一效果是通过解构实现的,在片中,导演对战争、英雄、历史三方面进行了质疑与解构。
一.对战争的戏谑
三毛在部队训练的时候,前一秒画面还是士兵们踢正步的场景,下一秒就就一群鹅。






赶鸭子上架虽然变成了赶鹅上架,但讽刺的意味可是一点没少啊。
上战场前,军方为了鼓舞士气,组织了慰问演出。台上一群穿着暴露的美女跳着勾人的舞蹈。






看着看着,领导们胸前的望远镜就翘了起来,同时翘起来的还有......(你猜是哪里?嘿嘿嘿。)



到了战场上开始挖战壕,挖到一半,上面传令:战壕再挖深一尺。
为啥?
三毛不懂,咱也不懂,咱也不好问。
结果后面电影就给出了答案:我方同志踩着凳子作战,走得时候把凳子一块带走,日本人来得时候就会——






不用怀疑,字幕是电影自带的......
对于这种手法,皮哥只能狂点666!
战场上炸弹不长眼,尸体满天飞那是常事,这不,就有一截断手飞到了三毛旁边。



三毛到底还是小孩子,吓得一把给扔了出去,结果扔到了老鬼头上。
只见老鬼不慌不忙,开始......给断手看起了手相:这生命线,太短啦。



接着就把那只手上的戒指拔了下来,揣进了自己兜里。
战争时,人们对于死亡的麻木可见一斑。
二.对英雄的解构
三毛用大炮打退敌人之后成了一个“小英雄”,他将要受到蒋介石的嘉奖,被授予一面写着“智勇双全”的锦旗。
但是最后拍出来的照片上却没有三毛,只有“智勇双全”的委员长。



这又是为啥?
表层原因是,摄影师拍马屁,不停地让三毛把锦旗抬高抬高再抬高,直到遮住了他自己。
深层原因则是,历史上出名的英雄寥寥,被锦旗遮盖的三毛,消失在历史照片中,成为无数无名英雄的一分子。



接着民族英雄三毛,被分派到了师部,给师长当差。
当什么差呢?
给师长添茶点烟啦,送师长夫人去偷情啦,帮小少爷擦屁股啦等鸡毛蒜皮的差事......









怎么说呢,这也算另一种形式的报效祖国吧。
最后,前线战败,上面找师长背锅,原因是延误军情。
师长不敢问,咱也问不着,反正师长自杀之前和三毛进行了一场“灵魂交谈”。
师长问:我大还是司令大?司令大还是委员长大?委员长大还是外国佬大?
三毛答:外国佬大。
最后,师长进行了总结性发言:所以,我们都是小把戏。
原本应当是“畏罪自杀”的师长,结果报纸上登出来的却是“光荣殉国”。



所以说啊,一定不要跟着媒体走,媒体都是可操控的,至于谁操控的,咱也不敢说。反正,我们都是小把戏。
三.对历史的质疑和戏仿
影片将黑白伪纪录片与彩色故事片混合,营造了一种介于戏仿与伪纪录片之间的风格。
导演不仅使用了默片、黑白胶片,还找到了特型演员孙飞虎来扮演蒋介石。
他是出演蒋介石次数最多的演员,神似程度甚至受到了蒋经国的认可。






同样的手法出现在《阿甘正传》中,故事里,阿甘先后受到肯尼迪和约翰逊的接见。



不同的是,蒋是由演员饰演的,而两位美国总统的画面是由数码特效合成的。
无论怎样,两部电影的目的是一致的,即以大人物的虚构出场来凸显历史的语境。
各种戏仿也比比皆是。
开头几分钟的黑白追逐戏,模仿的是卓别林的默剧风格,搞笑之余,也影射了30年代国民党军队的混乱。



慰问演出那一场,是借鉴了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



一颗炸弹落在池塘里炸死一片鱼,这个手法是出自《希望与光荣》。



三毛梦里的芦苇荡,是样板戏《沙家浜》里的场景。



就连日本人聚餐时分食的蛋糕,也不再是一块普通的蛋糕,它上面写着一个英文单词:CHINA.







在《三毛从军记》中,战争、英雄、京剧、样板戏等等都成为戏仿、嘲讽、解构的对象。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后现代式解构不仅仅是为了搞笑,更是为了反思。



张建亚在90年代选了一个描写30年代的漫画来改编,抨击的对象还是国民党,在政治上显然与新中国的荣辱毫无瓜葛,不会触动电影审查的神经。

时间上的疏离,导致了电影主题与90 年代现实语境的疏离,从而在讽刺与批判上为影片赢得了一份话语空间。
在片中,三毛当兵的原因,是为了成为“岳武穆”,成为民族英雄。
但是电影的开头和结尾都出现过的同一句话,则暗示了三毛的结局。
要以无数的无名华盛顿,来造就一个有名的华盛顿;要以无数的无名岳武穆,来造就一个中华民族族的岳武穆。






历史给予我们的,可能并不是真实,而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历史。
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们都是历史的人质,我们都是三毛,都是小把戏。

三毛从军记的相关影评

三毛从军记
雪 • 经典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