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狼之血

评分:
6.0 还行

原名:孤狼の血又名:Korô no chi / The Blood of Wolves

分类:剧情 / 犯罪 /  日本  2018 

简介: 《孤狼之血》的故事背景为1988年施行《黑社会对策法》之前的广岛。被派到当地警署

更新时间:2018-12-25

孤狼之血影评:日本黑帮对自己的肉体做「那事」

妓女说,“快点,一直好想要你。”
当即,面前的黑帮大佬便解了腰带,“知道啦,那我可不客气了,”一边说一边脱衣,“看见我的老二可别吓到哦。”紧跟着将裤子一褪。
镜头转至背后,竟看不出那是个光溜溜的男人,因他的身子从上到下爬满了刺青。
后来,某风月场子,也是一黑帮头目,长得虎背熊腰、肥头大耳,跟一众女子嬉笑。也半身子刺青,鬼画符一样,远看又像极了一对青色翅膀。
这是[孤狼之血]里的两个有关刺青的镜头。
日本黑帮片有三宝,刺青、切指和爆头。委实不新鲜了,却是标配,三样占足了才算纯粹。
相比较来说,[孤狼之血]露的忒少了些,在镜头里点到即止,跟从前老片子里满目的花花绿绿相去甚远。不过,纹样上倒颇能显出那千年的历史来。

说是“千年的历史”实在小觑了日本。
约莫一万四千年前,也就是绳文时代,因海平面上升而与亚洲大陆分离的日本列岛上,人们驯狗猎鹿、出海捕鱼、采集树籽、磨制土偶。
前三者用于填饱肚肠,至于后者,则是一种人形土制品,和咒术仪式有关。
出于对女性的崇拜,土偶一般是女性形象,用于消灾、护身、祈求丰饶。但模样奇特得紧,身上有繁复凸起的绳文,极可能是刺青的前身。
5世纪,日本邪马台使者出访北魏王朝,亦留下不少相关记载。
《魏志·倭人传》称,“男子皆黥面文身,以其文左右大小别尊之差。”《后汉书·东夷传》同曰,“诸国文身各异,或左或右或大或小,尊卑有差。”
更有阿伊努族——北海道原住民。
女人以渔捞作生计,但海底凶险,便在唇边及周身刺青,一来彰显社会阶层,二来抵御海洋生物攻击,三来若不幸身死,倒也方便家人辨认尸体。
中国人却不敢苟同。
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刺青等同于糟践父母的血肉,大不孝。
因此先秦时,这种做法儿一般用于惩罚牢犯,刑具皆是些锋锐的金属片子。唐宋以后改为用针在额头上刺字,再以墨汁儿封住创口,谓之“墨刑”。
《酉阳杂俎》有一段,说贞元年间,有个叫段遘的,外出路过一骨坑,为了配药,捡了几片头骨回家捣碎,才瞧出这头骨有字:逃走奴。
可见墨刑伤人之深,已入筋骨。
《日本书纪》也载,说朝鲜半岛有一百济国,里头一个叫王仁的汉人,曾渡海东行,将汉字传至日本,并教其效仿中国墨刑,将纹身作为刑罚。
于是7世纪,刺青在日本专门用于标记罪过之人,带着羞辱意味。继而,也与歹人关联起来。

江户时代,日本史上的黄金时代。
赏花、祭奠、歌舞伎、鳗鱼饭,街市上装点着各式的酒肆牌坊,挑扁担的卖油郎吆喝着走街串巷。
星光灯火之下,有人提着灯笼过桥,有人正在茶楼里听曲儿,朱轮华毂、光车骏马,万方来朝、宾客如云,满目是熙熙攘攘的人堆堆儿。
可这人一多,小偷小摸的也多,只不过都是轻罚,吃两天牢饭便放出来。官府就决定,沿用从前的墨刑,以刺青惩罚罪犯,放出去也能当个记号。
样式分两种,一是在手臂刺下环形图案,一是在额头刺下所犯罪行。二者均伴随终生。
直到《水浒传》出现,这种制度才被打破。
对,就是施耐庵那本儿,日版叫《新编水浒画传》,曲亭马琴翻译,葛饰北斋绘图。不是全本,而是以连载形式,于1805年流于市上,火爆空前。
可惜十余年后,葛饰北斋跟出版社之间生了些纠纷,不得已停止发行。
好就好在有个叫歌川国芳的画家。不过说“画家”当真抬举,此人当时穷困潦倒,因无人愿意买他的画,一度沦落到在街边修补榻榻米为生。
爱《水浒》成痴,看了葛饰北斋的画作便欲罢不能,大笔一挥,作下《水浒豪杰百八人之一个》。
哪料想才绘出一个九纹龙史进,甫一路面便即刻售罄,一度洛阳纸贵。出版商兴奋异常,当即拍板,定下了全部一百单八将的单子。
歌川国芳也一鼓作气,给大部分好汉都添了刺青,纹样也依着他们的脾性作风,稍加一些个人揣摩,个个儿栩栩如生、破画欲出。一下名声大噪。
于是乎,民间百姓争相效仿,仿佛纹了就能成好汉似的,找人将画中大片精巧华丽的纹样往自己身上刺,端的是一条替天行道的侠义之士。
那会儿有个送快递的行业,名“飞脚”,因穿着衣裳多有不便,便终日光溜,带着书信、货物奔走。有了刺青倒潇洒些,更减轻了旁人对其的抵触。
还有些干町火消(灭火)的,喜欢纹条龙在后背,只因其是水中生物,可兴云降雨灭火,冥冥中保佑着自己,带了些祈愿或辟邪的想法儿。
若是纹不起,手头宽裕的同僚还会集体出资供其纹身,因代表了行业里的体面与骄傲。
当然,这并不是男人的专利。
花柳行风月场,妓女为讨恩客欢心,也会以纹身表达感谢。开头是恩客的名字,结尾是“命”,意指“我为恩客献上生命”。
后来演变成情人间的盟誓,大有“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意思。
电影[花蕊纹身]里,女主美智子爱上了一个叫秀夫的青年,就在背上雕了刺青以表爱意。
倒像极了唐朝时候一桩趣闻。
说荆州一痞子名葛清,白居易铁粉儿,喜看诗作图,遂将其30首诗全画了出来,纹在自个儿身上,极其秀美,动辄撩衣炫耀,人称“白舍人行诗图”。
可谓我国吹彩虹屁第一人。
扯远了。总之是打鼓的、敲锣的、理发的、抬轿的,三教九流皆有纹身,五花八门美不胜收。
就连歌舞伎登台演戏的时候,也会换上带刺青的贴身衣裳。
但好景不长,明治时代,日本为转型现代国家,与欧美比肩,开始将刺青视作“未开化的”、“恶风俗”、“野蛮行径”,甚至颁了刑法明令禁止。
一旦被发现,就会被扣上类似“流氓罪”的帽子,并最终被强制以手术或盐酸清洗等方法去除。
唯有隐藏文身,世界才愈加深邃美好。
但说来好笑,刺青师不准给本国人纹身,倒被允许给外国人纹。
横滨、神户、长崎,每天都有外国人进入日本,连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子乔治五世,都在横滨纹了条红蓝双色的龙,煞是喜人。
摆明了双标嘛,只许洋人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不知算个什么道理,难不成也觉得“一等洋人”?
总之,盛极一时的刺青热潮在官府的压迫下日渐式微,几乎绝迹。

二战后,战败的日本全面解除了纹身禁令,许多美国士兵也过来做起了纹身生意。
但普罗大众受明治的影响太深,觉得还是欠妥,便不为所动。据统计,当时日本有70.5%的人对刺青抱负面看法,公共浴池也禁止刺青者入内。
反向暗示了刺青是反社会的、令人恐惧的,这倒勾起了黑帮成员的兴趣。
彼时的刺青技法也叫“和雕”, 纯手工,刺青师需先调配色彩、设计图样,在人身体上描出无色图案,以黑色颜料勾勒轮廓,再往竹签上捆绑2-16根绢针不等,一针一针刺下,做颜色与纹路填充。
从前武士切腹,用忍受痛苦以明志,刺青也很痛苦,于是就有人用刺青展现自己的意志。

这里的“人”,自然是黑帮成员。
《水浒传》里头有刺青的,哪个不是好勇斗狠之辈,生来不招体制待见,颇有豪侠魅力。黑帮人约莫是想到了这点,尤其浪子燕青的遍体花绣:
若赛锦体,由你是谁,都输与他。
一来彰显男子气魄;二来表达对组织的忠诚和脱离社会的决心;这三来嘛,日本兵法书《斗战经》有云:力杀不如技杀,技杀不如气杀。
说白了,输人不能输阵,干架前先得在气势上唬住对方,叫其被这一身子刺青吓得噤在那里。
情怀上跟岳飞的“精忠报国”差不离。
《宋史-何铸传》记载,说岳飞背上确实有字,但并不是岳母刺下的,而是宋朝专门刺字的针笔匠所作。岳飞以此抒发自己精忠报国的心志。
但将风气真正掀起来的,是日本黑帮片。
60年代的[昭和残侠传]系列,高仓健饰演的黑社会头目,一背的唐狮子牡丹,线条繁复,延伸至臂膀,象征守护、勇气和力量。
1973年的[无仁义之战],男主菅原文太在后背纹了一条肥美的鲤鱼,硕大。
这在日本属主流纹样,被赋予了男子气概,代表决心与渴望成功的心态,和顽强不屈的反抗精神。
北野武的[极恶非道]系列,则满目花花绿绿,到处是背着一身刺青的黑社会。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女性成员背后的凤凰纹样。
这是一只能够涅槃的不死鸟,每五百年都要背负着人世间的恩怨投向熊熊烈火,换取救赎与重生。
当然,终归得说回[孤狼之血]。
里头多数是全甲刺青,遍布全身,包含鹰隼、鲤鱼、蟒蛇等动物,犹墨洒青山壮观异常,可知其中所受下的苦楚,但也如刺青大师雕佑西所言:
隐秘的东西总会有些骇人,正因如此才更有魅力。
可惜,它所代表的忠义之烈,所代表的涤荡江湖、挥鞭斜指、劫富济贫、锄强扶弱的豪情壮志,已经被秩序与利益取代。
刺青还是刺青,江湖不是江湖。
因这份失意,至今仍有黑帮成员刺青,大约将江湖意气纹在了身上,想着若这股意气无处安放,那么“从今往后,在这世上,我就是你的墓碑了”。

-
作者/六姨太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孤狼之血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