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 第一季

评分:
6.0 还行

原名:中国好声音 第一季又名:先声夺人 中国版 / The Voice of China Season 1

分类:音乐 / 真人秀 /  中国大陆  2012 

简介:

更新时间:2012-11-01

中国好声音 第一季影评:《中国真人秀》迟来的观后感

《中国好声音》之所以如此火爆,音乐绝非其主要原因。从学员们装屌丝被揭穿、比节目还长的“好广告”被频频吐槽,到中国好关系逆转大戏的精彩上演、中国好内幕的接连爆出,好声音倒更像是一部直播连续剧,由四位风格各异的导师领衔主演,上演着一出出能够充分映射中国现实的真人秀大戏。

刘欢组:装之组

作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音乐教授,刘欢老师一直在中国好声音的四大导师中扮演“流行音乐泰斗”的角色,在选秀台上带着学员们秀歌技拼宏大,以至于观众听每一首歌时都像是在千万次的问。而作为一个能在听到酷似邓丽君的张玉霞时立刻联想到身世背景,说出“我们听到从海峡对岸来的歌手唱这么惟妙惟肖的邓丽君歌曲,算是开放时代的烙印,我们内地的观众应该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一下”的刘欢老师,也毫无悬念的要把学员们的“身世背景”发扬光大——参加过数次选秀节目的王乃恩被塑造成自闭症,化着烟熏妆搞独立乐队的郑虹被改造成刚刚高考完毕的自闭女,而至于刘欢老师带到决赛场上去的吉克隽逸,在决赛当晚先来了一段非常强调身份背景的表白:“当刘欢老师喊出我的名字,我更知道我这一生都要作为一个山里的孩子,一直唱下去。”然后,这位立志一生要让大家听到“一个山中声音”的孩子,唱了一首跟阿尔卑斯山都八竿子打不着边的碧昂斯。
而唯一一位在刘欢组没有被身世决定音乐类型的袁娅维,成了让刘老师最纠结的所谓“小众歌手”。刘欢老师在看着袁娅维唱着灵魂乐爵士乐节奏布鲁斯走入四强的过程中,不停的感慨着这个与宏大绝缘的姑娘的演唱方式“是属于比较小众化的,可能大家一下子会很难接受、很难理解”。在袁娅维被权振东PK掉之后,刘老师痛心疾首的喊起了口号:“媒体的朋友们,以后能不能在你们的网站上把类型化分出来,中国的类别有摇滚,有爵士,有R&B,我们有自己的音乐类型。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让中国的流行音乐丰富起来,让观众的耳朵听到各种不同的音乐,这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也是袁娅维奋斗的目标!”
袁娅维被感动的哭了,但在国内的虾米、songtaste、豆瓣电台等音乐网站上,音乐类型早已被分得非常清楚。而哭成泪人的“小众”袁娅维在看到口号为“不做第一,就做唯一”的哈林组时,不知道会不会流下悔恨的泪水。这个小组里没有所谓的“小众”,任何流行曲都能被爵士、funk、雷鬼、rap等音乐类型赋予新的生命。

那英组:帮派之组
作为四位导师中唯一的女性,那英老师也在请来梦想导师汪峰的淘汰赛中,充分的做了一回男人背后的女人——除了张玮,其他的学员全都被教成了小汪峰。不像汪峰的卓义峰与王琪玮均被淘汰,汪峰也并没想留下异类张玮——留他的是那英。
张玮这个那英组的异类受到哈林组启发,在半决赛中玩了一次《忐忑》与Bad混搭。但因为他的导师不是哈林,他没能变身成吴莫愁,在被杨坤说成太夸张、超过了刘欢的理性空间之后,也没有得到那英的支持。唯一接受这种“夸张”玩法的是哈林:“我是一个非常开放的人,我很能接受前面《忐忑》这一段改编,非常有趣,也很能表现他的唱功。”
作为一个导师不支持的异类,张玮在后来又惹了一回事——他用男女声变换的方式唱了一首家喻户晓的英国葬礼专用曲my way,这一下子就惹到了刘欢老师:“你了解你刚才唱的这首歌吗?这是早年间一部电影的主题曲,一个拳击手在上台最后一搏之前,坦诚淡定的回顾一生。你刚才的演唱让我很诧异,你是充分的展示了你高音与低音之间的控制力,但这不代表你很好的表达了这首歌曲。好的声音不等于杂技,你应该站在这里歌唱,这要远远胜于你是在唱歌。”之后刘老师还不忘语重心长的补上一句:“希望你听懂我是在说什么。”
朋克界翘楚Sid Vicious在1978年曾经毫不淡定满腔嘲讽的唱过这首my way,岩井俊二也曾经在电影《燕尾蝶》中让chara把这首“坦诚淡定回顾一生”的歌唱得激情满满魅力四射。而张玮若是能够以男女声合唱的版本演绎my way的最初原始法国版,相信所谓电影原声的条条框框就没法框住他了——人家本身就是一首编曲欢快的情歌,再怎么男女对唱都无所谓。
没有导师支持的刘玮没有变成吴莫愁,他被选对了老师的梁博PK掉了。在那英那个能召唤来崔健、李宗盛和王菲的乐坛帮派组中,学员需要做的是自动向帮派靠拢,与那英老师在私下里和睦相处,向梦想导师汪峰在舞台上不断致敬,摇滚而不出格,孤独而不叛逆,唱得了郑钧罗琦,也唱得了《我爱你中国》。熟练、听话、稳重、一成不变。从中国流行摇滚界生产线上走下来的“优等生”梁博,抱着吉普森、墨芬、泰勒等等漂亮有范儿的名琴,带着熟练的琴技和台风,选对了导师入对了帮派,冠军拿到自然也是不在话下。而至于明显入错了帮又不肯妥协的郑虹和张玮,被P掉也非常正常——在以整齐划一为终极目标的教育模具里,一朝错选误前途,纯自作孽尔,怪不得任何老师。

杨坤之组:关系之组
虽然在盲选中的杨坤已经把“三十二场演唱会”喊成了一个标志,但不选他的依旧不选他。所以他找来了好哥们关喆和金志文,其他三位导师也硬生生把平安让给了他。就算平安唱上一首非常适合他的皇后乐队的名曲we are the champions、获得刘欢和庾澄庆的肯定之后,想做岳飞的杨坤依然选择保送自己的好兄弟关喆。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之后的媒体投票中,平安获得了在场所有媒体的投票,以前无古人后也无来者的99票高分进入下一轮。
但只要平安在场上一秒钟,“中国好关系”就不得安生。之后,另一位杨坤的好兄弟金志文再来PK平安。尽管媒体评审给了平安51分,高过金志文3分,但在杨坤利用导师特权给了金志文60分而仅仅给平安留下40分。这所有导师都做不出来的20分分差,让杨坤成功将心腹大患平安请下了台。
接下来只剩两个关系户,选谁都是自己人,杨坤老师终于松了一口气。在台上的华少喋喋不休的介绍着关喆与金志文的7年兄弟情,坐在台下的另一位好兄弟也在此时给了每个好兄弟各50分——这也是其他三位导师都没法做出的事情。幸亏有媒体评审团帮着解围,不然自诩岳飞的杨坤可没法选了——难道要让好兄弟们组成个组合联合进入最终决赛不成?相信能以六四分成帮兄弟们解决平安的杨老师干得出来这种事。
“中国好关系”就这样在全国观众的眼皮子底下发生。尽管有媒体评审团帮着平安,依然保不住让他败在了直接掌握生杀大权的杨老师手里。而平安也并不一定就真的愿意被选入杨坤组,但奈何导师间也逃不了势力、关系、面子问题,其他三位导师硬憋着不为平安转身,光有一副好声音的平安也只能被中国好熟人和中国好关系牵着鼻子走。
为了撑场面,杨坤不惜以32场演唱会做诱饵、用势力关系让其他三位导师让人给他,并把自己的两位音乐圈内早已经小有名气的好兄弟伪装成屌丝,请上了本来不用他们搀和的选秀台。任何事情到了“我们这儿”都会变成中国特色,好声音也不例外。杨坤认为自己想做岳飞却被世人认作是秦桧,但其实杨老师你既非岳飞也非秦桧,你只是中国这张大关系网中的普通一员。中国好关系天天上演,观众在司空见惯的同时,也在不断自编自演。大伙都一样,见怪不怪,你只需要继续装作什么都没发生就好了。

哈林组:自由之组
“中国好声音”中的一匹黑马吴莫愁,被左小祖咒纳入摇滚界的“邪派”歌手,恰恰将摇滚中“反叛者”这一策略用到了极致。摇滚中最需要的就是反叛者,如同杨波所写:“历史上,摇滚乐具生命力的时分(除去其确立风格主张的上世纪60年代),都在造自己的反,都是对当时臃肿、造作、谄媚的主流摇滚的宣战,如朋克对艺术摇滚、无浪潮对新浪潮、Grunge对重金属……这些揭竿者统一且首先的立场无关政治、性、暴力、道德和教育,而是清清朗朗的反商业。”然而不停反对商业化的反叛者们,也在不可避免的一次次被商业消解——摇滚最本质的地方在于它会反对自己,但同时,这也是最能让摇滚商业化的因素:摇滚乐的受众们永远都在等待反叛者的出现,带领他们推翻现状,找到自己的与众不同。
反叛者是一个悖论。纯粹意义上的反叛者一般很难为更多人知晓,他很可能清高叛逆,只遵从自己的内心,比如被梁博神似的窦唯。而大众需要的不是一个难以产生共鸣的反叛者,他们需要一种共同反叛的感觉——所以摇滚的历史中不断出现着反对前一种音乐形式的先驱者死在了前浪上之后,后起的“反叛改良者”踏上了大红大紫的“反叛代言人”之路。“改良反叛代言人”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商业上的成功,他们真正掀起了反叛风潮——他们能够让更多的人带着一种“找到组织”、与主流格格不入的感觉,使反叛者的阵营不断扩张,直到推翻陈旧的音乐形式。所以在著名的反叛者科特•科本的歌中,你永远会听到那些如流行歌曲一般优美而朗朗入口的旋律,以及在这“糖衣”旋律所包裹之下的,颇有深度的、能够进入反叛者内心并引起共鸣的歌词——而帮助更多的人记住这些看起来晦涩丰富的歌词的功臣,正是那些易被大众接受并记住的流行旋律。
吴莫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位竭力让更多人都能看懂(或是听懂的)“改良版反叛代言人”。哈林团队作为背后的导师、支持者与操纵者,在一个观众层次最为广泛的大众选秀节目中,故意选择了最能让人耳熟能详、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流行歌曲,再用funk、jazz、reggae等在人们印象中完全与这些烂俗流行歌不搭的音乐类型重塑歌曲——在唤起了人们对这些歌曲原有固化印象的同时,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完全没有门槛的反叛大门:音乐是自由的,完全不受类型限制,音乐自身最大的魔力,就在于摧毁之后的重建。
在《痒》中彻底摧毁原曲,将它与《天涯歌女》重组之后,象征着权威的泰斗刘欢老师表示听不懂后,哈林立刻道出了与权威对立、塑造吴莫愁形象的关键句:“她的唱法是一个极具破坏性的唱法,至于她能重建成什么样子,见仁见智。”在这之后,funk混搭rap版的《爱是怀疑》就不如《痒》的破坏力那么强——没有重组歌曲,没有破茧成蝶,只是用了与哈林组其他学员一样的编曲改造法——而之后的《流星雨》破坏力更弱,只改编了一段间奏。等到最终登上决赛场的《一个人生活》,哈林已经用不着对歌曲的编排作任何改编,也用不着对歌曲本身做任何的破坏后重塑。吴莫愁“反叛者代言人”的形象已经形成:不需要任何外力帮助,她只要开口唱歌,就是在“毁灭后再重建”。

第一届《中国好声音》已然落幕,中国好会编、好帮派、好关系、好走眼也跟着在电视上又被秀了一把。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意外惊喜——中国好老师哈林组的横空出世,也算是给听歌的唱歌的、看戏的演戏的都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中国好声音不论结局如何,最大的赢家是音乐。”但在好老师这里,胜利源自于毫无顾忌并不畏破坏的自由。

中国好声音 第一季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