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评分:
6.0 还行

原名:梅花又名:Victory

分类:战争 /  中国台湾  1976 

简介: 林聚光和妻子文英结婚多年,两人刚刚喜得一子取名为林继先,一家人沉浸在新生命降临的

更新时间:2009-04-27

梅花影评:总有些片段比较感人

说来惭愧,知道电影《梅花》还是通过相声瓦舍的作品。当时黄士伟饰演的教官弹唱这首《梅花》,随后还有两个女演员高喊着“杨惠敏,加油”。这实际上是把两部战争片连在了一起。一个是《梅花》,一个是《八百壮士》。
对我来说,把这两部电影联系得最紧密的,莫过于柯俊雄。虽说其人的人品不可与人言,不过穿上军装的扮相还是一副硬朗的军人派头。尤其记得《旗正飘飘》中他扮演的谢晋元在租界升旗的发言:“升上旗杆的虽然是一根绳子,但在我们的心目中,永远是旗正飘飘。”当时他右手拍打胸口,发出“砰砰”的声响,让人肃然起敬。
《梅花》、《八百壮士》、《旗正飘飘》、《英烈千秋》,我所看过由柯俊雄主演的战争电影,基本上拍摄于同一个时期,也算是台湾当局的意识形态作品。听听其中的几个口号,就非常明显的可以感受到了。由于是政府的支持,所以几部片子都能招到一批名演员,柯俊雄、谷名伦、胡茵梦、张艾嘉、林青霞等等;估计也是因为政府支持,在影片中可以不计成本一些,动用军方资源,使战争场面更为激烈和吸引人。
当然,政府支持也有其它的表现。《梅花》这首主题歌在台湾和港澳以及海外的影响据说很大,经过邓丽君的演唱更是轰动(邓丽君是否此歌的原唱我不知道,但在电影中确实不是她唱的),也成为她的代表作之一。不过大陆这边倒是很少有人听过,以至于有些台胞在大陆游客面前高唱此歌以表示共同感情时,大陆游客都是面面相觑。按理来说,这首歌哪方面都没有刘家昌的另一些歌(比如《中华民国颂》)来得露骨,可为什么在大陆不流行呢?也许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国花”的缘故吧;或者,是词作者出了问题(刘家昌与蒋纬国)也未可知。
既然是意识形态片,老实说,剧情方面就不怎么样了。第一次看《八百壮士》的时候觉得还可以(是不是因为有前作铺垫呢?);后来看《英烈千秋》和《旗正飘飘》,觉得做作;至于《梅花》,剧情上太多疑问,那个时候在台湾可以那么直接地反日吗,那么简单地在课堂上讲“我们是中国人”,那么容易地在公共场合高唱《梅花》?也许我没经过台湾的日据时期,但我实在无法想象这个时期会宽容到这个地步。
《梅花》的情节有几条线,每条线总觉得处理得不是很充分,有时草草地就结束了。相比之下,《八百壮士》的线索很简单,反而能够表现得有血有肉一些,虽然还是有很多匪夷所思的问题。
当然同大陆相比,这些意识形态片自然好看得多了。毕竟在民国六十年代,这里基本上只有样板戏,或者仅供批判的“文革”前的国产电影。
以上批评的多了,下面说点好话吧。虽然总的来看并不令人满意,但《梅花》等片还是有令人感动的地方。就像《八百壮士》中战士们护卫国旗的那场戏,或者《旗正飘飘》中金燕翎弹唱《江水滔滔》。
个人觉得,《梅花》情节上安排的最好的也是最感人的,倒不是文英的跳海,而是最后小惠的离开和林继先那一句“妈”。我想老套的办法一定是要写成大团圆的结局的:文英死了,聚勇也牺牲了,这样聚光、小惠和继先刚好组成新的家庭,在光复后的台湾过幸福的生活。我不清楚编剧的安排是否有其它的用意,或者当时像林聚光这样的人确实有类似的生活经历。以小人之腹揣度,其中会不会有外省人、本地人的意思呢?总之,并非大团圆的结局反而让人觉得更加合乎生活似的,尽管这部电影的名字叫Victory(胜利)。
《梅花》对日本人的处理也是不俗套的。池田的形象就很人性化,以至于他最后切腹的场景,可能也会感动某些观众吧。这让人想到《英烈千秋》的最后,张自忠自杀时,日本军人“向中国战神敬礼”的场景。从某种意义上说,你不得不钦佩他们作为军人的精神。
不过最动人的还是那首主题歌,《梅花》:
梅花梅花满天下,越冷它越开花。
梅花坚毅,象征我们,巍巍的大中华。
看哪遍地开满梅花,有土地就有它。
天寒地冷它都不怕,它是我的国花……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