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的自传

评分:
6.0 还行

原名:Autobiografia lui Nicolae Ceauşescu又名:尼可拉赛欧雪斯古的传记 / The Autobiography of Nicolae Ceausescu

分类:纪录片 / 传记 / 历史 /  罗马尼亚  2010 

简介:

更新时间:2014-08-25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的自传影评:影像剪辑出的历史

影像会沉默,影像也会说话,就如历史一样。

不过,历史不像影像,是由人来剪辑的。尽管有人想编辑历史,历史有时也会让人肆意地打扮粉饰,但终究会被抹去上面的迷雾,露出历史的真相来。历史会留下纪录,留下影像,也留下见证者。这些的存在,会让历史变得丰满起来。

曾经看过两部关于罗马尼亚的纪录片,主角都是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前一部看的时间有些久了,但予我以相当的震撼。这部纪录片名叫《革命录影纪事》(亦名《齐奥塞斯库政权的崩溃》),是以当时的各种录像加以剪辑,来纪录发生于一九八九年罗马尼亚政权巨变的。它描绘了齐氏最后的日子。而最近刚看的这部名叫《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的自传》,则再现了齐氏从当权到死亡的历程。

《自传》这部影片完全由当时的纪录档案剪辑而成,除了影片原有的声音外,未加任何的旁白,有时甚至将原来影片中的声音完全去除,只留下当时的影像,在一片寂静之中,再现着当时的历史时刻。《自传》撷取的是齐氏一生中的大事,从他的出访,到他在各种会议上的讲话,包括他在罗马尼亚各个行业的视察,影片均有涉及。整部的影片,齐奥塞斯库毫无疑义是主角,一切都是围绕着来剪辑,同时也差不多涵括了此人一生主要的行动,从他的各种讲话中,我们也能基本了解其思想。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此部影片称为自传,也还算比较准确。

在苏东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中,齐奥塞斯库恐怕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个。不仅是因为其结局的戏剧性,同时也因为其一生的多姿多彩。他可谓少年得志,正值中年即以攀上权力的最高峰。在东欧诸国之中,齐氏不算一个惯于折腾者,对于国内的经济及民生还算比较重视,当时罗国人民的生活也还说得过去。在对外政策方面,他并非死守在苏联的庇护之中,同欧美都有着诸多的交往,同当时与苏东已经撕破面皮的中国,也维持着良好的关系。可谓是纵横捭阖,长袖善舞。

在某些方面,齐奥塞斯库在苏东阵营中,算是一个特立独行者。他并非总是跟着莫斯科的指挥棒在转,他总是在强调着罗马尼亚的利益,强调着自己的独立性。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当布拉格之春发生时,他坚定地站在了杜布切克一边,对于苏联坦克入侵捷克,予以了毫不留情的谴责。在影片中有一段当时的历史影像,齐氏对着民众的讲话,倒是显得非常的铿锵有力。当时他在世界政坛及罗国内民众中的声誉,算是达到了顶点。

当苏东巨变之时,苏东众多如齐氏这样的人物,都以各种方式纷纷下台,倒是顺应着历史潮流。不过,让人惊讶的是,在这一干倒台的人物中,却以齐奥塞斯库登台的方式最为惨烈,也最具故事性。前述的《革命录影纪事》一片,就展现了他垮台的全过程。而《自传》一片,亦在开头与结尾,再现了他受审的过程。苏东巨变中,各国差不多皆是以和平的方式演变,惟有罗马尼亚出现了暴力革命,也只有齐氏夫妇在革命中逃跑被抓获,匆忙中被临时法庭审判,最后双双死于乱枪之中。一代枭雄有了最悲惨的结局。

何以如此?东欧诸国领导者之中,比齐奥塞斯库更为保守更为僵化者,比比皆是,国内老百姓所得到的自由及生活水平,不及罗马尼亚民众者也众多,为何他们能够以和平的方式(尽管不体面)下台,而齐氏则成为苏联式社会主义的祭品,确实也值得人们深思。

其实,在关于齐奥塞斯库的这两部纪录片,就给我们提供了解答这个问题的线索。

《革命录影纪事》纪录下了齐氏生命中的最后时刻,它向观众展现了历史结局这个充满着戏剧性的片断,强调的是历史事件的偶然性。在影片中,观众可以感受到,革命的发生是那么的偶然,似乎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事态也是瞬息万变,齐氏与革命的民众都没有想到,齐氏政权竟是如此不堪一击。当民众并没有准备好,而这个看似稳固的政权就摧枯拉朽,轰然倒塌。

而《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的自传》一片,则将他当权后的一生展示给我们,让我们可以从那些看似互不相连的叙述镜头中,寻找到齐氏政权垮台的历史必然性。

影片开始的盛大葬礼,是齐奥塞斯库掌握最后权力的开始。他以皇帝般的礼仪,埋葬了工人运动领袖乔治乌,同时也让自己走上了个人崇拜的顶峰。那场葬礼的影像确实让人印象深刻,盛大而华丽,乔治乌也算是备极哀荣。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的葬礼总是如此,人类历史上可见的豪华葬礼,也差不多出现于这样的国家,他们来自于社会的底层,代表着无产者,强调着平等,强调着无神论,却总是醉心于这种浩大而苍白的形式。

精力旺盛的齐奥塞斯库无疑是个精明的统治者,他不是一个狂热的理想主义者。他知道能让人民信服的,只能是经济的发展,民生的改善,其他的一切皆是虚妄。因此甫一当政,即埋头发展,国内的经济确实很有起色,也创造了一个所谓的罗马尼亚黄金时代。同时在外交上的独立性,也让罗马尼亚人民自信心与自豪感大增,也让齐氏的威望达到了顶峰。

但齐氏对于经济的发展,仍然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那一套,强调的是集中力量干大事,它可以促进短暂的繁荣,却难以做到持续的发展。在齐氏统治期间,上马了大量的工程,电影中对这些亦有表现。但这些工程只是为了维持面子,耗费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实际上对于民生不仅没有促进,反而损害多多。罗马尼亚国内,商店空空如也,连买片面包都得排长队。当时罗马尼亚出现了很多政治笑话,就是讽刺此种情况。前些年所拍的电影《黄金时代》,对此也有非常精彩的描述。在齐氏统治的后期,民生不但没有发展,反而有后退,民众的不满在迅速地蕴积。

齐氏是靠着权力斗争上台的,他亦是以权力斗争来维护其手中的权力。他上台后即将所有的权力集于自己一身,采取各种手段让自己不受任何约束,大搞家族式的独裁统治。他先是将党的权力与国家的权力都收归自己所有,在大权在握之后,又让罗马尼亚共产党失去对自己的监督作用。他干掉了党内众多的竞争者,让自己成为独裁者。影片中有个镜头让人印象深刻。在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上,一位党的高官对于齐氏独霸权力,奋力表达着自己的不满。然而齐氏却利用场内代表的支持,迅速粉碎了这种指责,让自己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齐奥塞斯库沉浸于权力的迷醉之中。从影片中的那些录相资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不容置疑,他将自己等同于罗马尼亚历史上的伟人,认为自己正在创造着罗马尼亚的历史。他享受着权力为他带来的荣耀与浮华,感受着君临天下的气势。他觉得罗马尼亚已经无法离开他,只有他才能够带领罗马尼亚走向未来。权力斗争让他在党内有了大批的敌人,而他的家族式独裁统治,以及民生的滑坡,也让他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

然而,齐奥塞斯库却仍未认识到他的统治已临深渊,还在陶醉于自己的所谓成就之中。当八十年代初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当苏东都在面临变革之时,齐氏却宣称罗马尼亚情况好得很,无须进行改革,依然采取过去曾经让他屡尝甜头的那一套陈旧方法,坚持认为他过去所走的道路是正确的,并批判那些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认为他们是在让资本主义复辟。齐奥塞斯库认为自己仍然掌握着解决问题的钥匙,殊不知时势真的已经变了。

当蒂米什瓦拉发生群众游行示威时,齐奥塞斯库还感到不解,认为这些人背叛了他。他还在布加勒斯特搞了一个大型集会,想重享过去的荣耀时光。但当人群中发出一声微弱的呼喊“打倒齐奥塞斯库!”时,他还不明白自己正坐在火山口上,还向人民表态,要增加他们的工资,并企图讨价还价,让人觉得齐氏只是个可笑的历史丑角。那场呼喊让支持他的集会,迅速地演化成了推翻他的一场革命。齐氏在这场始料未及的革命中,人头落地,结束了他作为独裁者的一生。他的夫人埃列娜,他统治下成为第二号人物,也与齐氏一样,为革命祭了旗。

终观齐奥塞斯库的一生,他最大的悲剧即在于,他将自己与国家等同起来,认为自己就是国家,就是人民的拯救者。认为自己与国家难以分离,国家离开了自己就一无所为。结果历史就以自己戏谑的方式告诉他,除了人民,任何统治者都无法决定国家的命运。齐氏直到死仍未明白这一点。在影片结尾,他还在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还认为自己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面。其实,这样的独裁者,在这个世界上不是还有很多吗?

当然,《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的自传》这部影片,尽管导演没有说话,其态度已经在其中。他想用这些历史影像来为齐氏做些辩护,想说明齐氏还是做了些事情。但影像自会说话,从导演所提供剪辑的影像中,我们能够了解更多的事情。历史经常会被人粉饰打扮,但历史却很难永久被歪曲。历史可以沉默一时,却不会永远沉默。

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与罗马尼亚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个时代也一样留存了大量的影像资料,散布于历史的灰尘之中。只是不知道,后来者该怎样来剪辑出一部影片,会怎样为这个时代写部自传呢?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的自传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