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上)

评分:
6.0 还行

原名:赤壁(上)又名:赤壁 / Red Cliff

分类:动作 / 历史 / 战争 / 古装 /  中国大陆   2008 

简介: 东汉末年,汉室幼主难当大局,朝廷中曹操(张丰毅 饰)独断专行,挟天子以令诸侯,大

更新时间:2009-04-17

赤壁(上)影评:我看的是上下集一体的國際版,以實例說明剪輯的重要性<-但,這不是本期重點

後來補上的前情提要:被剪內容包括「萌萌」出生,孫權打虎,張飛練字,劉備編鞋,蔣干盜書,黃蓋詐降,其他一些拉裡拉雜及佟大為的一切鏡頭(如果不是看中文介紹我都不知道他有出演此劇)。
以下是看了國際版之後未看天朝版之前的感想。

這部電影是部「驚人」之作。

剛開始在gaumont大廳看到這張海報的時候我差點沒反應過來,大概隔了三秒才跳起來——赤壁終於要在法國上映了。之後當電影開始不到三秒鍾,我又和小唐面面相覷——明明寫是VO,為什么旁白是英語的?最後當我們在電影院裡坐了差不多兩個小時之後,眼看著大戰在際,小唐比我先反應過來——沒有「欲知戰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而是被剪成了一部長為兩個半小時的國際版。

嗯,既然是國際版,我們先來關心一下友邦觀眾,先來說說這個字幕的問題好了。Les 3 Royaumes直譯就是「三個國家」,很好理解,下面給的副標是naissance d’un empire直譯便是「一個帝國的誕生」……請問翻譯大哥,在這部電影裡您到底是哪只眼睛看到哪個帝國的誕生啊(手搭涼棚ing),敗給你了。另外就是我們很關心的這個官階的問題是這么解決的,曹操先生就是primier ministre嘛,周瑜先生作為孫劉聯軍的最高指揮官,是commande supreme,看起來國外這邊的官階真的很有限,不足以分配給在漢朝已經非常健全的中國古代官員們,大家也只有將就了。比較吊詭的一件事是稱呼——包括兩個方面:自稱和互稱。
中國古代人自稱時用自己的名,這一點現在日本女生中還有在用的,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存在,比如Touch裡的小南說到自己時已經是用「南」,在日本算正常,但如果翻譯過來采用這一做法的話,會讓中國同胞起雞皮疙瘩,所以台配的版本裡就直接用「我」。估計法國人這邊如果用名自稱也過于非主流,所以大家都用je,一視同仁。
互稱這邊劉備的稱呼有「劉皇叔」「劉豫州」,但估計會把不了解中國歷史的外國觀眾繞暈,所以統一用 Liu Bei,周瑜和趙雲同理,關羽和張飛兩兄弟之間互喚也是直接在字幕上打名字,就不知道會不會有觀眾發現這些人的名字跟發音對不起來——因為明明可能聲音是在發「二哥」「公瑾」「子龍」之類的音,但打出來的全是Guan Yu, Zhou Yu, Zhao Yun。但最奇怪的還是諸葛亮,別人都是用名,只有他全程打出來的都是Kong-Ming,外國觀眾搞不好以為他姓「孔」名「明」(黑線ing),諸葛先生地下安息吧。

為了全方位地關心外國觀眾,除了在片頭和中間加入英文版中國歷史簡說之外,要說這個國際版對比國內放送的聚財版其實剪得其實不錯。尤其是把在中國網站上受到廣泛關注的生「萌萌」那一段給剪掉了,也可以說是官方幫我們避掉了一個雷,有可能是因為用中文已經講不出來「荊楚」用「萌萌」有啥關係了,用外語就更別想講清楚了。什麼劉皇叔囑咐孔明先生多吃兩碗飯啊,還是張賢弟堅持要穿大哥編的草鞋啊之類在網上久聞大名的雷點也都不見了。另外還有小喬正妻公然幫孔明先生和周瑜都督做媒的場景(就是關於那個「相公今天特別不冷靜」之類的),因為「不冷靜」在法語字幕裡居然放excité,這存心是讓我們觀眾「不冷靜」啊。不過後來我和小唐都在說為什么不把那場床戲給剪了,這又不是「色戒」,不需要靠床戲來體現一對老夫老妻的感情有多和諧吧(難道是從300斯巴達裡來的靈感?)……看到古代人這樣在屏幕上寬衣解帶然後滾床單不知道為什么比「色戒」還讓人害羞,中間鏡頭一晃時我大呼一口氣「還好,不算太over」,結果鏡頭又晃回來拍林志玲JJ雪雪白的大腿,兩個人又在那邊搖了半天,我到後來幾乎要把臉捂起來了,小唐在旁邊如釋重負地拉我「好了,好了,終於結束了」。我不是說古代人不可以滾,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吳導不太習慣拍床上動作片,反正這一段床戲很沒質感,又沒必要性,我這枚觀眾是既沒有被服務到,也想不通這幾分鐘花在那裡是為了什麼。

還有一幕「風林火山」教學篇,把孫子兵法跟中華武術結合起來的想法是很好,但還是拍攝的問題,在舞劍之前梁朝偉穿著件大袍子神色凝重地在那裡stand by,我一下就穿越到「英雄」去了,而且舞劍有幾個鏡頭還拍得很不好看,怪怪的,我覺得這一段吧適合拉個遠景來拍,特寫就免了吧。至於小喬講解員那邊,重點也就拍伊泡茶的手勢就可以了。因為這一段都是講兵法之意念嘛,茶道、兵法、劍術是有相通之處,所以不用如此執著兩位演員的臉嘛。

其實抹去這些讓人毛骨悚然的風花雪月事,如果赤壁改名叫「中國古代兵法普及教學篇」倒是很合適的,我們這幾年也看不少外國的古裝戰爭片,最牛X也不過就是上千個人設個什麼什麼陣而已,像中國打仗這樣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和諧調度,上攻伐謀的戰法是很少見的。即使在東方,日本戰國時期很多被奉為經典的戰役,如果放到中國的浩瀚戰海中來看,不客氣的說都是「小學生作業」。我好歹也掃過一點關於中國古代兵器攻城器具及相應戰法的書,感覺上赤壁這裡的裝備有點超前,但也不算誤很大。
從陸戰和水戰,攻擊陣形和防守陣形,防守轉攻擊陣形做了很仔細的教學示范。就攻城一節好了,多數的電影和電視的拍法就是從先頭部隊登城的這個point開始拍,就是上面向下面設箭,下面向上面投石頭之類的,赤壁是由水上攻到陸地,而且以少勝多打的就是一個快,所以重的登城裝備就用不上,那么要如何入曹營呢?從登案到拔樁然後破城墻入城合圍到攻下主帥營這一節描寫得十分詳細且步驟有序,這是戰役上的。
就戰爭過程來講,最重要翻盤的關鍵是「借東風」一節,這裡有幾個很微妙的地方,就是周瑜的軍隊知道要起東風,而曹軍不知道,但曹軍的船上卻裝滿了引燃物還連在一起,然後就在轉風向的這個時機,曹軍船上的易燃物沒有卸下來,吳軍開始火攻,因為曹軍數吳軍幾十倍,必須要自身船上有超多燃物才能在短時間內將船陣燒光,這就要解釋這些燃物的由來。其實解釋為「曹軍想用火攻」是通的,但為什么想用火攻卻未及用,用小喬這招「美人計」也是通的,雖然掰很大讓飽讀同樣掰很大的「三國演義」的中國觀眾很不爽(我不懂他們看演義沒有不爽,看這個有什麼好不爽的,不都是掰麼,怎么羅貫中大爺壟斷掰三國的專利了?),但我覺得是通順的(真照「三國演義」這么演法拍上中下三部都未必能弄清爽)。
就戰場上來說,是源於演義而高於演義,因為「三國演義」的通常寫法是XXX上前叫陣,OOO 上前應陣,N個回合之後,XXX將OOO挑於馬下,OOO的部下見主帥戰敗就撤退這種步驟,當然我們也都知道現實不可能這么文明的打法,且赤壁一戰中主要是在水戰,恐怕沒機會顯示關張趙三位勇將的神威,及其神威對於戰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陣前還是創造了很多單挑的機會和場面,張飛之勇,關羽之威,趙雲之疾,關興之悍,周瑜之巧各人的特點也佈置得很清楚,這方面的小紅花丁老師是絕對不吝於發的。
此外就是服裝和音樂出色。曹操和孫權同學的那幾件衣服都很好看,配飾也很講究——尤其孫權同學剛登場穿的那一套~~~嗯,我真的比較喜歡漢服,有一種灑脫卻又莊重的感覺。不過小喬和孫尚香兩位女同學的內衣是哪位設計的?請切腹!

小紅花發完之後我們要來說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人物設定。總體來說,感覺來說東吳偏強。曹操被整成了「過度自戀的老色鬼」形象,從頭到尾就看到張豐毅先生在那邊放送陰風冷笑和肚子裡的壞水。劉皇叔則是一個質樸仁慈的農民。真正有點「主公」相的也只有孫權小同學了。張震同學這皮相就佔了優勢,雖然眼睛沒給弄成綠的讓我有點不爽,但這造型真是皮光肉滑…不,我是說英氣勃勃。有些場景裡感覺是還有點孩子氣,可是到戰場上又很有擔當(關於劉備和孫權都親臨前線這種事情我們先不要計較了),相信自己的下屬堅持自己的信念,那句「不撤退不投降」喊得酷啊,小孫,瑜美人交給你我也就放心了(眾:喂,有奇怪的話混進來了)
周都督不是個小心眼,這一點其實如果仔細讀「三國演義」的話都可以看出來,只不過作者後來為了襯托孔明先生的崇高形象不得不把都督寫得人格分裂罷了。所以一方面覺得「草船借箭」這個設定很妙心癢癢想用,另一方面又覺得不能讓周都督在短短幾個小時的電影裡就來玩人格分裂,硬拗成是孔明先生自薦的。這一點是OK,但是這兩個人剩下的部分…… 讓我不得不聯想到「哦,原來吳導喜歡玩三國群俠傳啊!」在那一款遊戲裡,一般推薦給新手的攻略第一條就是「先搞掂周瑜」,因為周都督各項屬性都很高,不僅智商高而且武功好又練超快,又耐打入伙的條件又低,基本上是「得都督者得天下」,單國通關線路因此也是吳國的最好走。相應周都督的全能型,孔明在遊戲裡的設定就是「神棍」。這兩條吳導倒是用得一點也不客氣。
先是花了不知道多少時間顯擺周都督精通音律,以至於在練兵的時候都忍不住去幫小孩修走音的竹笛,然後又安排了一節超長的中國古琴音樂欣賞課安排兩位合奏一曲。接下來在戰前會議上,又讓周都督把曹先生的戰略佈置猜了個八九不離十顯擺周先生智商高,那確實是高,接下來又在8g陣上演出周都督策馬殺敵飛身擋箭的戲碼擺弄武藝,看那架勢不知道以為伊跟關張趙三位是個level的呢(我覺得這一點有點 over了,周都督當年被阿策拐跑的時候還是一有錢公子哥兒,說是「文武雙全」也就是會舞個劍啊,能自衛啊之類的水平,從來沒有當過小兵磨煉過殺人的本領,總難不成中途跳山崖裡遇到啥世外高人了?)。而沒辦法上陣的文弱孔明在天氣預報這一項工作上顯示了自己有周都督無的特點(孔明先生自己的解釋是「因為曾經是一個根正苗紅的貧農」),進一步拉近了兩人的距離……
說到這裡,吳導,您其實是同人男吧!我是瑜策派的人,所以本來是很排斥這瑜亮配的,但吳導在這部戲裡那簡直不是「暗示」而是在「明挑」了。一開始在「我需要冷靜」「我覺得你並不是一個不冷靜的人」那邊,配上兩位電眼男的精彩面部特寫放送,我已經按捺不住在小唐耳邊吐槽說「那兩個人不是在調情吧!」她不是同人女,所以當時也只是聽了我話才笑。可是到了8g陣那邊,跟瑜亮二人同坐一排的魯肅先生大聲叫好之後,瑜亮二人就完全忽略此人存在地長時間深情對視,此情此景是讓小唐主動笑出聲來……到了這個地步還以為這兩個人CJ的觀眾那實在是太CJ 了……此後只要這兩只一起入鏡就不斷有對視-》互放電-》微笑這種情景出現,粉紅泡泡實在氾濫到讓我想54也無法54的地步了。而且金城武演的孔明雖然粘了鬍子但說不出為什么就有一種「嫵媚」的氣質,而梁朝偉又總是拿好像是在看美女的眼神盯著他,我大腦的整個電波都被他們之間的火花紅燒亂掉了~~~居然產生啊「啊,瑜亮其實挺配嘛」這種大逆王道的想法。到了最後一場分別的戲,先是孔明從那邊走起來,然後周瑜就拋下正妻從這邊走過去,到特寫的部分,梁影帝那眼神~~~嘖嘖,我是因為已經做通了思想工作,認定「這兩人是有一腿」,倒是把還沒有冷靜下來的小唐笑倒過去,後來兩個大男人非湊到互相能噴到鼻息的距離,擠在一個鏡頭裡一面對視+放電+微笑,一面說些什麼「你是我最大的敵人」「來日相會」之類亂七八糟的話說了總有兩分鐘,ms把小唐的腦電波也徹底搞亂了。
這記殺必死如果是有心送給同人女的,那實在太完美了,拍手拍手……我現在可以馬上動笑以此部電影的瑜亮為原型寫出一篇同人來(遠目ing),這電波放的~~~除孔明之外,連那五大三粗的趙小妹咱風流倜儻,文武全才的周都督也沒有放過。這絕對是吳導故意的了,怎么周瑜到蜀陣那邊,就光光拍了他跟趙雲的見面場景呢?而且剛見面不久就幫人家擋箭,趙小妹那邊也有回應,在走之前只有他特地跟周瑜道別,後來再見面又是經典的「JQ背靠背」殺必死……吳導即使不是同人男,對同人世界也很了嘛。孔明先生是小喬拉的媒,趙小妹是孔明先生拉的媒,我看到後來都有點「啊咧,你家阿策死了,你就在這邊亂開後宮啊,那小權要怎么辦咧?」

然後,就是戰爭的原因和決定戰爭的因素。
吳導太想往這戰場中注射人生道理了。其實有這種必要嗎?這是一場很漂亮的仗——對於這部電影來說,這樣就足夠了。謀臣之間智慧的碰撞,勇將之間武力的交鋒,這是三國吸引人的部分……說是因為「朋友」才能夠戰勝曹操,那後來那借了不還的荊州算是怎么回事?說是因為誠信才能以少勝多,那後來硬搶回來的荊州又算是怎么回事?
如果非是想要「平安」,想要「朋友」,想要「誠信」,那就離三國遠一點,可以去弄弄…唔,我暫時想不到可以靠「誠信」贏的戰役啊咧。因為孫子有說「兵不厭詐,這是戰爭」。用瘟疫來傷害對手,在戰爭中不是「不仁」更不是「不義」的事,因為這是戰爭,在戰場上血肉橫飛的殺法有比戰場下天災人禍的殺法來得仁慈來得道德來得可愛嗎?你騙誰啊你!沒有殺意,沒有鬥志的人,是贏不了一場戰役的,從刀口舔著血過來的人,希望縱馬天下的人,是不會對於獲得勝利這件事有任何不安的。
吳導,這不是黑幫片。「道義」在戰場上是無能的。因為不想讓瑜亮由聰明而「機詐」,所以不能有「盜書」的情節欺騙自己的故友,不能有「騙降」的情節欺騙自己的對手。所以您只好讓曹操變成色鬼,變成惡人,變成奸賊,變成為了美色而荼毒生命的小人,用一個女人一杯茶顛覆了結果,這樣對曹阿瞞同學不公平。因為不想讓瑜亮由堅定而「殘忍」,所以即使贏了也不能殺主將等著對方回去重整旗鼓卷土再來,給自己的國家人民埋下潛伏的危險,這樣對周都督,對孔明先生來說也不公平。
他們是戰士,是軍師,是在戰爭中用力量用血腥用智慧去克服去殺戮去欺騙而讓去創造時勢的人,他們不是黑幫份子,他們不需要「義氣」和「正派」,謝謝。

最後說演員的表演……其實沒有表演,大家就是落力地賣表情就對了,特寫多到一整個over。就梁影帝的皮膚需要好好保養一下,打幾個美白針。然後林志玲小姐穿古裝別有一種嫻雅之美,有一瞬間讓我產生了「娶個老婆好過年」的溫馨感覺,但一開口說話就破功。

以上,沒有下集。

赤壁(上)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