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兰与东方红

评分:
6.0 还行

原名:春兰与东方红又名:Chunlan fell in love with Dong Fang Hong

分类:剧情 / 爱情 /  中国大陆  2014 

简介: 本片改编于一个真实事件。 春兰、苏同、苏山是湘南地区的留守儿童,从小对大城市的生

更新时间:2016-01-09

春兰与东方红影评:转发观众【张三】影评:老莞情留得住新来人?

东莞本地团队制作的影片《春兰与东方红》,赶在2014年的尾巴,搬上大银幕跟一直关注的拥趸们见面。

剧情主要围绕来自湖南蓝山的苏同(男一)和春兰(女一)展开,两人是青梅竹马的童年伴侣。幼年苏同因故离家,跟随打工的父母来莞,在东莞读书成长。时间过去,成年苏同供职报社,跟本地女爱爱(女二)谈恋爱,面临陪同女友出国的选择,这时成年春兰也来到东莞,在沐足店上班时与苏同重逢,由此而发生的种种情节。

制作方贴给影片的宣传标签是“东莞首部文艺长片”,这里先放下“文艺”不评,谈谈我觉得更重要的部分——本地影片反映出“本地”哪些社会内容。


一、落脚城市,流而不迁

现实东莞的确有大量的湖南蓝山籍农民工来到这里打工营生,「一時半刻」几次推送过这类关注文章。当然这是其中一个籍贯群体而已,东莞的“海纳百川”可是全国的,是河南、四川、湖北,也是广西、贵州、江西。

是从邓小平九二年南巡讲话发表后,中国掀起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热潮,对外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城镇对劳动力的需求急速增大,伴随而来的便是如今以东莞等城市为落脚点的移民潮。

然而这些为了增加经济收入而自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他们不是城镇的常久居住者,而是“流而不迁”的暂时居住者,只有其中的一部分能够成为迁入地的永久性居民,大多数人在原居地保留着房屋和亲属户籍。

片中苏同的父辈就是迁徙浪潮下卑微群体的角色,在东莞各种车间当流水线工人,老婆后来又跟工厂老板跑了。幼年苏同在乡下,父母常年不在身边,村里除了小孩就是祖父辈老人,这些留守的老弱妇孺本身就是农村突出的社会问题。片中苏同的小哥哥出意外,其实不妨关联到留守儿童的问题——缺乏必要的监护。


二、在东莞长大的农民工二代

苏同跟他父亲不同,他属于移民潮第二代,东莞给他的归属感,肯定低于东莞仔,但较之成年后为打工而来的外来青年,认同感无疑要高得多。片子一笔带过他在东莞受教育,毕业后找到报社记者这份稳定工作的背景,个人理想是能够出版自己写的书。如此交代的人物背景,现实中很难做得到,因为真实的问题是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不平等。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户籍地居民子女在当地学校拥有入学的优先权,而没有当地户籍的移民子女则必须交纳一般农民工负担不起的高额赞助费才能入学,否则只能选择当地的农民工子女学校。这些农民工子女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学校环境等方面与公立学校相比有较大差距。这些学校的学生与其他学校的学生受教育的起点就不平等。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农民工子女还必须返回原户籍地参加高中和大学的入学考试。

由此可见,跟随着农民工父母到东莞而长大的“苏同们”,因经济条件和受教育权不平等,一般很难做到像普通的大学本科学生那样,顺利完成课程学业,毕业后就应聘到报社记者等专业性较强的文职岗位。另外,片中几处提到苏同的出书理想,据我观察,东莞打工族已经出现过优秀的作者,女诗人郑小琼,但她的作品很难获得本地官方的推介,因为不是讴歌新莞人的幸福生活。2007年郑小琼以散文《铁•塑料》获得《人民文学》杂志颁发的散文奖,她在获奖感言中说:“听说珠江三角洲有四万个以上的断指,……而我笔下瘦弱的文字却不能将任何一根断指接起来。”这种严肃而尖锐的姿态,无疑让很多所谓的打工文学、本地文学显得轻浮。

片中铺排了成年苏同和本地女爱爱的感情支线,对爱爱的人物交代也是散落在细处。譬如爱爱的造型明显比春兰的都市感强;譬如她考取雅思打算和男友苏同一起去英国留学,说明她家庭条件宽裕;譬如有一幕她接到母亲来电,母亲在电话另一端发牢骚,“你又在那个记者仔那里呀?”,多少点出家里没有很支持她与苏同谈恋爱。外来务工者,即使包括当中职薪较为体面的少数,跟本地青年的婚恋问题,其实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现象。


三、为什么是沐足女?

酒店娱乐、沐足保健等行业似乎是讨论东莞时绕不过的话题。片中春兰来莞打工,选择的是在沐足店上班,受到过客人的言语调戏,也因此引起苏同的误会和厌恶。但如果根据剧情需要而处理这类场景时,我希望不仅是因为沐足店在东莞比较常见,也不仅是为了给整改后的东莞服务业正名。假设成年春兰的学历不高,她到东莞后为什么选择在沐足店上班,而不是工厂流水线、餐饮服务员?而且片中的她还带着一个小女孩来莞安顿,如果粗略结合东莞劳动力市场,工厂普工月薪大约3000元,而沐足技师每个月很可能赚到6000元,尤其针对一些女性务工者,她们如何考量,这样的实际情况也是绕不开的。

另一方面,饰演春兰的女演员似乎没有揣摩明白角色的处境,有几场戏例如在沐足店走廊跟客人打招呼,面对客人语言调戏的反应,苏同找上门跟她相认时的表演,都显得过于“淡定”“慢条斯理”,让观众一再出戏,没有理解到只身来莞的打工女春兰所应有的谨慎防备、忧虑不安以及面对和苏同重逢时复杂的卑微。值得一提的是,独立电影的业余演员是关键一环,许多台湾电影的选角就是一大借鉴。


四、东莞老字号与新来人

编剧将老莞城的东方红照相馆,写成是童年苏同和春兰的一个“记忆结点”,这家老字号照相馆,它代表的是一张张照片(根据剧情可能就是务工人员的证件照、寄给家乡亲人的生活照),也代表照片里离开家乡、远赴东莞谋生打拼的父辈同乡,同时也积累了幼年苏同和春兰们对东莞的想象——那里是怎样的一片可以挥洒汗水、双手搵食的热土,代表着东莞加工制造业的繁荣年代。

当一波接一波的农民进城务工,因为需要低成本生活,他们或者跟东莞很多老事物发生到交集:本地人把老房子出租,他们住进来了;老城经营多年的小食店,他们也成了常客;本地的旧公园旧广场,他们下班后也会去溜达……在片中,新来人和东莞风土人情的相遇,应该就是春兰一直愿望能在东方红照相馆留下的一辑照片,是苏同所喜欢的振华路老房子、夜宵档,是苏同父亲最爱捧场的粤剧、唱大戏……这些也许都渐渐消淡在本地人视野中的老事物,却被这些“暂时居住”的新来人拾起来,喜欢上,让他们暂时忘却“暂住”的漂泊境况。

但现实往往是“不文艺”的,许多老字号老事物,也正面临着拆迁、租贵、经营惨淡、被边缘化的困境。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也走到了亟须革新观念的路口。从前讲城镇化,讲的是土地的城镇化、工业的城镇化,但如今应该要懂得发展“人的城镇化”,围绕着人本身的安居乐业而发展的城镇化,让那些凝结了老莞集体回忆的人情世故、风俗名物,得以在发展中保留、更新、发扬;让那些东莞的新来人,得以享有更加平等的身份、居住、劳动、受教育和社会福利的权利。唯其如此,方保得住老莞情,也留得下新来人。

《春兰与东方红》的创作团队,在构思和拍摄他们心中的东莞题材时,没有停留在拍糖水片、玩新鲜劲,反而对本土社会的表达有相当的自觉和思考,也触及到很多社会议题,在东莞原创影片中实属难得。而且影片在规模上有雄心,跳出微电影的时长,在湖南东莞两地拍摄,感受到这些都离不开创作团队的热忱、组织和执行力。尤其兼监制、总导演和编剧一身的赖学怡,片子粗剪阶段就拉我睇片提意见,到片子放映后又几次让我不要留情面地批评,可惜我始终是个门外汉,说不上什么有建树的话。文人相轻见得多,所以更加佩服赖学怡这份难得的开放、谦虚和不停学习吸收的态度。她说将这片子当成是她和她的小伙伴们交出的一次作业,自知是不成熟的、远不够好的。而我倒觉得,对地方文化的自主创作而言,本地观众不一定就是批卷老师,我们也理应给予创作者热情的回应,而不单单是捧场和点赞。和他们一起完善这份作业,让下一个本地文化创意所起步的垫脚石能够垫得更高,最终将整件事情推动得更加经得起父老乡亲甚至商业的检验。

春兰与东方红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