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评分:
6.0 还行

原名:清平乐又名:孤城闭 / Held In the Lonely Castle / Serenade of Peaceful Joy

分类:剧情 / 古装 /  中国大陆  2020 

简介:

更新时间:2020-04-10

清平乐影评:青铜赵祯升级史

上来先说一下本文核心命题: 第三集剧情当真牛逼。
朱朱这戏的精妙之处,不是那种打脸式反转,而是那种一山更有一山高的层层递进,每一次剧情高潮之上仍有高潮,过关斩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取得真经。

其实tv版第三集应该连着第二集一起看,上来是韩琦科考得中榜眼,天子殿上认出他的完整一大段,两次反转。第一次反转是仁宗回答当年布衣韩琦提出的坊市之制的利弊,展现赵祯一直为自己亲政做的各种功课准备和帝王韬略,以及对韩琦不负初心的期待。这一步开始,赵祯就从青铜升到了白银。
这一步一般电视能到这里已经不易,但是清平乐更进一步,让韩琦告知皇帝,他从未忘记初心,但是吃过教训,从此不敢妄言,因为亡梁家非恶霸,而是贵人的轻描淡写的一个念头带来的跟风,仁宗的震惊可想而知,躲起来的自省内疚还顺带上了青梅竹马感情线的发展。一个梁家被翻来覆去用作多次的帝王教材,这素材压榨程度也算登峰造极了。
这一波教训之后,总算成长到了一个黄金段的皇帝玩家。

轻松的感情戏只是个转场,然后就开始了下一轮朝堂交锋,关于辽使位次之事,程琳当场顶撞赵祯,给了他好一个没脸,段位上升的赵祯一肚子火,但是终究姿态良好的吃下了这一轮教训。
赵祯吃瘪这个剧情前面其实已经重复多次了,那么这段又一次发难被摁住的剧情到底是为什么要存在呢?
因为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章节,它里面的众多信息在最后大高潮中都被反复印证了好几次。
它第一个作用当然是给赵祯上最后一堂教学课,王曾带他事后复习毫不客气的点出了大臣对程琳的评价并不如仁宗以为的低,而是觉得他正直清廉,所以大臣跟帝王并不是天然一体,而是皇帝你需要拉拢而还没拉拢过来的另一个中立的力量,且现在更多人因为太后已经展现出来的实际工作能力偏向于太后。“得士大夫者得朝堂”,为后续大高潮官家的决策做了事先的战略定位。这一段,让赵祯,也让我们这些观众认清了现实。
第二则是要求仁宗自己变强。赵祯头一次点了刘娥要成武则天了的事实,【关键词武则天请注意】,被驳刘娥成不成武则天要看你是不是唐中宗那种无能的人,你不是,她自然也没那个能力。然后再驳少年天子帝王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只是一个忍字的泄气之语,改忍为仁。这是塑造赵祯的执政理念。

何为忍?弱者无可奈何的退后一步是忍。
何为仁?能者的宽厚谦让是仁,是可为而不为为仁。
独孤求败的枝叶草木无不为剑信手拈来那才叫高手的寂寞,你拿个树枝瞎比划那是逗比。一切都取决于帝王的自我能力。

于是最后一轮升级之后,仁宗总算蜕变成了完成体的帝王。于是剧情一丝磕绊不打的顺理成章进入了前四集的最紧张决战场:天下大旱,皇帝减餐求雨,群臣上奏要求太后撤帘。

讲故事前我们需要回来看看刘娥,刘娥被评价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这样一个定语下的女人,对权利、对赵祯的心态无疑是复杂的:
多年掌权之后对权利的留恋是一个政治家的必然,要刘娥放权如同割肉,武则天亲儿子都一摘再摘,非是真六亲不认,而是权利更亲罢了,何况刘娥放权的对象并非亲子;
对时光流逝自己老去的恐慌,故而你看到一次次的皇帝来之前她要求焚香、梳妆、散味儿,太后屋子岂会臭烘烘的,是错觉自己身上的老人腐朽味道罢了;
对一手培养出来的养子的欣慰与畏惧,他是她最得意的成果,是她一手打造了赵祯对政事的决断能力,是她无愧于大宋的证明,是她已经遥不可及的青春与活力,是她的继承者、埋葬人,整体来讲,武曌最后还得退位于亲子,她娘家废物又没有亲子,更是不打算去抢赵宋江山,赵祯是她最好的继承人,也是她最亲的人,所以她虽然屡次给仁宗瘪吃,但是每次都是在打教学赛,没给赵祯下任何阴损的扳子,反而是会讲自己的胜利原因分析给赵祯听——但是下一次她还是会给赵祯瘪吃;
对李氏一直压抑在内心的愧疚与心慌,再在亲信前哭诉自己的不容易,甩锅给先帝不让二宫并立,那也是夺人亲子,而且骗得了谁呢,杨氏也荣养宫中被喊小娘娘也后来被封太后了呢,究竟是为什么容不下皇帝亲母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为太子亲母在,她根本无法封德妃正中宫,固然李氏并不会当真与她相争。

这场撤帘之争,起源是臣子的奏章,并不是赵祯的早有预谋,而他听闻韩琦的汇报之后立刻明白,这并不是一个可以立刻自己也跟着舞的好时机,因为他仍然没有与太后相抗衡的能力,所以他立刻回宫向太后请安。并在太后“夸赞”他办事儿越来越有条理但是却瞒着自己,暗指他翅膀硬了想单飞伤了母亲的心时——注意,这里大娘娘在本剧里头一次自称娘,这是在扣不孝的大帽子——立刻推掉了这个指责:事是各位臣子办理的妥当,也是依律依规,非是我的个人决断,不孝的帽子我扣不上,而臣子忠心耿耿也并没有做错什么,大娘娘你为何生气?

留了一句没讲的,大娘娘你可是在心虚?
这一句虽然没明着讲,但是刺激得刘娥也是不轻,所以她应激的开始要赏李氏各种金银玉器珠宝首饰布匹,证明我堂堂正正从无亏欠从不心虚,这是一直稳如泰山的刘娥从来没有过的失态。请注意,她这时候的怒气已经不只是对仁宗,因为毕竟仁宗跟她的继承关系亲密羁绊仍在,她的怒火已经转移到了仁宗听到的王曾张若白身上——而他们正是保皇党主力。
刘娥的报复也来的极快,朝堂之上她成功祸水东移,她接受了老天不雨是天惩的概念,并将老天不雨的“天惩”解释为是自己之前过于懒散放权太松,皇帝年少无能出了乱子,名为罪己,实为盖章皇帝无能。
这个盖章可就厉害了,仁慈一点可能只是皇帝一时半会无法亲政,玩的狠一点那可当真就是要效仿武瞾旧事了,废帝自立未尝不可,毕竟,连之前剧情里,群臣跟皇帝也都默认了刘娥有当武则天的能力。
但是她当真指望这么一两句话就动摇赵祯的皇位吗?其实并不然,她自己也清楚,这个由头发发火可以,当真想做什么是没有什么用的,撑死了就是给赵祯点难堪,但是君忧臣辱,君辱臣死,她对皇帝发难,真正要逼的是必须这时候上来抢锅的宰相。所有人都知道她的意思,但是仍然是不敢接受这样的威胁的。
君臣有别,在刘娥没有明着称帝之前,她仍然是垂帘听政的太后,即便已经开始撒泼,锅也不能当着面踢回给她。所以宰相只能如她所愿应对抢锅,苍天的英明无可置疑,太后放手是顺势而为的正确之举,但是天子仁善宽厚无错,百姓无辜,太后无错,那错就只能是受先帝遗命宰执无能,以一宰相位,换刘娥息怒,换皇帝名誉无瑕海阔天空,换刘娥逐步放权的态度不变。
到这步为止,天大的罪过已经被宰相给化成了寻常的灾难处理方案——古代向来天灾换宰相的习惯,舍一个虚名其实也并不能伤筋动骨,过不几年没准宰相的名头就又还回去了,属于惯例。这是一个一换一的果断抉择,以宰相换皇帝,吃瘪不吃亏。从臣子开始的这轮交锋到此,臣子无功小亏,刘娥稳赢,仁宗再吃一记教训,然后踏踏实实还按照老路来走——这就是刘娥发动这个议题的目标,而到此她也算是基本要得到她想要的结局了。
但是赵祯却看到了这中间萌发出来的新的生机:群臣与刘娥就已经生了间隙,不再倾向刘娥。
辽使之事,群臣跟刘娥是心一致的,两方联手怼帝王,故而赵祯只能吃瘪,而今日今非昔比了,赵祯看到了反击的发力点,所以他又一次拦住了宰相。
天惩罪在太后,是群臣跟赵祯同样的潜台词,但是谁也不能说出来。已知老天必须清白,百姓必须无辜,赵祯要拦下也不是辅臣的罪责,那这个锅还能给谁?
自然也不能归罪于自己,自己掌权了降罪己诏是一回事儿,在太后掌控下降罪己诏那是另一回事儿等于满盘皆输。所以赵祯回避了这个问题,又抬出一个新的不能错的大旗:祖宗家法。
皇帝上来就说自己一直在反省有这种种天灾是否是【自己和大臣一起】的过错,成功捆绑群臣上了自己的船,然后引出另一路大神:祖宗家法,老天是降怒了,但是没有说原因,直接甩锅给我我可不认。那要定锅就得靠分析。朝政是先帝以来定的路子未曾改变,祖宗既然是没有错的,那自然我跟臣子处理的朝政的思路也没什么问题,这样就把自己跟大臣成功绑在了绝对不能错的祖宗家法上逃脱成功。不是公事,那就是皇帝私德,但是以孝治天下,我对大娘娘也是十二万分的恭恭敬敬,孝顺极了。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刘娥上来偷换概念仗着大臣不敢明着说锅是自己的开始发难,赵祯就仗着刘娥反正不能明着说自己不是亲子所以不孝盖章自己的孝顺。何况他也确实不是不孝顺。
那么问题就来了,朕心甚恭,臣心极诚,祖宗无错,老天英明,百姓无辜,那应该是谁的错呢?这里又是一个暗问,并不需要逼着刘娥表态,而是引出自己的态度:是谁的错也不要紧了,朕是天下的大家长,谁的错也是我的错,我与天下分担之。
貌似是揽过来了锅,实际上一推二四六这锅老老实实扣在了刘娥头上,还得了群臣感激,还姿态极好看的提前表示了谅解与分担。没给刘娥留下任何反驳的气口。
这一轮争议就此盖棺定论,少年天子的锋芒,总算开始闪闪发光。

清平乐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