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港水手

评分:
6.0 还行

原名:Querelle又名:水手奎雷尔 / 水手奎莱尔

分类:剧情 / 同性 /  法国   1982 

简介: 一艘船停泊在布瑞斯特港,船上有个名叫奎雷尔的英俊水手(布拉德·戴维斯 Brad

更新时间:2010-10-14

雾港水手影评:恶魔的笑庞

从1962年春的奥勃豪森电影节开始,新德国电影浪潮正式拉开了序幕,当时正值战后的德国,这群年轻的艺术家们大多数拍摄的作品都是关乎历史的反思与德国国情现状的思考,将历史与政治结合起来进行表现,赋予作品思辨深度与哲学性,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德国诞生了一位在当时被看做另类的导演——法斯宾德。就是这位“另类导演”,在日后被誉为“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心脏”、“‘新德国电影最有成果的天才”、“德国电影的神童”、“德国的巴尔扎克”,“德国的安迪•沃霍尔”“与戈达尔和帕索里尼比肩的电影巨人”“当代西欧最有吸引力、最有才华、最具独特风格和独创性的青年导演”。
言归正传,我对于法斯宾德的了解还只是冰山一角,所以,我只能从他的作品中去揣测他内心构造的世界。对于一个有着极其灰色童年的艺术家来说,他所构造的世界让我感到震撼:一开始是惊讶,然后是震撼,再后来是深深的敬畏!法斯宾德所构造的世界是荒诞、离奇、暧昧、诡异、怪癖的,如同带你走进一个未知的绝望世界,充满吸引力却又让你感到背脊发凉,当你进入他的世界时,这种无尽的哀伤让你一次又一次撕开自己内心最深处伤口,而你对这裂开的伤口的疼痛却感觉到奇妙的快感。
法斯宾德的这种极端自我宣泄的情感,从他的处女作开始,一直延续到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雾港水手》。
可以说,《雾港水手》是法斯宾德将表现主义和结构主义发挥到极端的一部作品。然而我认为,这一次,法斯宾德没有将他构造的的世界进一步扩大,而是将自己构建这样一个世界的缘由,向观众娓娓道来。
首先引人入胜的就是色调。从这部作品的开场就可发现,这部电影的色调相当昏暗,主色调是迷幻般的艳黄色,让人感觉到朦胧的暧昧情感,而主人公奎雷尔的衣着则是象征着男性那伟岸的魅力:白色水手服,露出宽大的胸肌和性感的胸毛,紧身的裤子。从色调上可以充分感受到这部电影压抑的氛围以及略微变态的情节构造,而整部电影的背景色调,导演并没有给很细致的描写,只是用几个短镜头的方式交代过去,就连在诺诺的酒吧的场景,也没有给出完全场景的镜头。纵然没有给出这些镜头,但是昏暗色调的感觉却甚于给足镜头,我不禁想到安迪沃霍尔说过的话:“最刺激的事情就是你永远不去做的事情。”法斯宾德正是做到了这点,而且将感官的刺激交给了观众。
在我第一遍欣赏《雾港水手》时,我感到整体的故事情节十分松散,然而在此之后,那些场景却时时浮现在我的面前,历历在目,当我第二次欣赏的时候才忽然感受到了那渐渐可怕的魅力,也可以说,法斯宾德已经将他的世界不知不觉深深地植入了我的思想中!这部电影带有极其浓重的主观思想在里面,奎雷尔生活在一个完全没有爱的世界里,看似他乐在其中,其实他的内心是一片孤寂,就连最后利兹夫人都说:“你没有兄弟!”,这是法斯宾德的主观世界,在他的世界里,没有爱,只有贪婪的欲望和无止尽的悲伤,奎雷尔看似一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物,但是这个世界里要是缺少了他,那么这个世界将不会存在,这正是表现主义的悖谬思想,正如你如果选择了快乐同时也就选择了悲伤是一个道理,没有悲伤,你怎么知道什么才是快乐?然而对于法斯宾德自己而言,我个人认为他也在暗喻自己:对艺术的追求越高,肉体的付出也就越大。从他短暂荒诞的一生来看,也正是如此。
从故事情节上看,有很多类似舞台剧的场景出现在镜头里,尤其是奎雷尔和罗伯特在码头打架的那一段,导演用了泛焦的手法来拍摄这么一组长镜头,而在后面背景里的骑在摩托车上的人却丝毫未动,类似这样的场景在整部电影里出现了很多次,有人将这样的镜头归结于电影的表现形式,认为导演这样做是为了突出电影的表现主义风格,然而我不完全赞同这样的观点,我认为,除了表现形式之外,这些看似非理性的影像里,是寓有更加理性的因素,罗伯特和奎雷尔戏剧性的打斗场景,无聊至极的花哨夸张的动作,便是暗喻了这两兄弟之间微妙的暧昧情感,而且这个镜头背景中的夕阳落隐落现,更加衬托出了这样暧昧的气氛。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整个故事的蒙太奇结构,导演用了大量的字幕分隔以及海军上尉的旁白来切割整个故事,亦可以说,整个故事的推动是由这位上尉的发言来进行的,这位海军上尉是独立于这个故事之外的角色,是一位旁观者,然而到了故事的尾声,这位旁观者却成为了故事的另外一位主人公,导演如此的安排再次让人感到怪诞离奇,仿佛在银幕上写着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文字,将自己内心的激情化为这些意象,成为了故事的基础,将表现主义的“非形象的形象”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至于法斯宾德自己内心深处的潜意识是怎么样的,我们只能从这部电影里窥探出来。黑泽明在自传的最后两行写到:“人不会老老实实地说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常常是假托别人才能老老实实地谈自己,因为,再没有什么能比作品更好地说明作者了。”
表现主义电影的一大特点就是抽象,如同卡夫卡的意识流文学一样。法斯宾德在《雾港水手》里构造了如此一个“无爱的世界”,然而却不是用象形的方式来展现出来,而是将他观察到的事物经过沉思、意识化,进而上升到一个充满哲学的领域。两年前我读了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之后,更加理解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尼采笔下的“日神”掌控着人类潜意识中的幻像领域,事物的发展都受着潜意识流动的影响。这部电影中,在法斯宾德的镜头中掌控潜意识幻像的,就是奎雷尔,他杀人,然后相继和诺诺、警察发生关系,最后又嫁祸于吉尔,然后爱上了吉尔,却又再次出卖了吉尔,一切掌控在奎雷尔的手中,这样荒诞的情节也许就是法斯宾德的一个噩梦重现,我想也和他那荒淫的双性生活有关,他构造的这个世界是一个男权至上的世界,完全的男性崇拜主义,在这个世界里,男男之间的情感被世俗所认可,而男女之间的情感却遭到男性的排斥甚至遭到了歧视和侮辱,利兹是一个悲情的角色,当她问奎雷尔是如何看待她时,奎雷尔告诉她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人而已,之后在酒吧当利兹再次跪下请求奎雷尔的时候,奎雷尔则是面无表情地默然离开。这一切的剧情无不散发出浓烈的男权主义思想。
电影的最后,利兹算了一次塔罗牌,为谁算的在电影里没有交代,很多人说是为罗伯特算的,因为她对罗伯特说了一句:“你没有兄弟!”,随后麻木、生硬地放声大笑,我认为这无从考证,仅仅凭这一句台词并不能说明问题,导演留下的是一个主观的悬念,我更倾向于利兹是为奎雷尔算的,因为我认为法斯宾德意在告诉观众的是:人们心目中的世界观已经被所谓的世俗、所谓的理性法则而覆盖,而在他构造的世界里(或者说,在真正的现实中),事物和人性均已被非人的力量所扭曲,一切事物并不是像他的表面所呈现出来的那么和谐、美好,人类已经成为了被动互相残杀的机器,沦为了失去尊严、失去价值、失去自我的可悲动物。我想这就是法斯宾德向观众娓娓道来他为何要构造如此一个世界的缘由吧。
关于台词方面,很多影评人认为整部电影的台词笨重,没有银幕感。我认为如果你深入地窥探到了法斯宾德的世界中,就会感到这些台词其实是十分微妙的,一开始会感到沉闷、乏味、颓废、荒诞、抽象,但是在这个世界中这些语言却是如此具有魅力,以至于衬托出了无限暧昧的氛围,我认为这也是法斯宾德借着这些台词在同时嘲讽着他所处在的世界。然而他所处的世界和他自我构造的世界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无爱”,所以,这里面也带有些许的自嘲情感。正如奎雷尔一般,明知道自己身在地狱般的世界里却发现自己无法摆脱,最后只剩下无尽的悲伤和无奈。
在我欣赏完《雾港水手》之后,我不禁想到了小时候听到的一首帕格尼尼的曲子,叫《恶魔的笑庞》,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也正是听着这首曲子,我感到法斯宾德就是那位恶魔,正躲在黑暗的深渊里向着这个世界发出阵阵诡异却又哀伤的笑声。

雾港水手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