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帝国 第一季

评分:
6.0 还行

原名:Boardwalk Empire又名:酒私风云(港) / 海滨帝国 第一季 / 东岸赌城风云 第一季

分类:剧情 / 历史 / 犯罪 /  美国  2010 

简介: 该剧根据作家Nelson Johnson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

更新时间:2012-03-17

大西洋帝国 第一季影评:大西洋帝国——禁酒时代的光明与黑暗

前几天读完刘瑜的《民主的细节》,有关美国宪政历程的片段介绍以及民权运动历史的那几段感觉似曾相识,于是想起了半年前看的两季美剧《大西洋帝国》,写点什么留个纪念吧。
《大西洋帝国》是马丁西科塞斯导演的,他众所周知的作品还有莱帅的《禁闭岛》和《纽约黑帮》,《愤怒的公牛》,《出租车司机》等,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导演,他的镜头通常对准社会的角落,能够冷静的剖析种种弊端。百度百科上有句介绍:“他的作品往往关于这些主题——意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天主教意义上的罪恶与救赎、美国社会的暴力问题等等”,大西洋帝国也是如此,只不过主角由意大利美国人人变成了爱尔兰裔。作为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型导演,老马丁的这两季《大西洋帝国》的内容可算是相当丰富。本片涵盖信息量之广以至于有这么个说法,大意是如果剪去传说中HBO惯有的色情戏,它完全可以成为大学里研究禁酒令时期美国社会文化的视频材料。
《大西洋帝国》是一部非常精致的美剧,考究的布景、台词还有细节无一不生动再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东海岸大西洋城的的社会风情。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年代,它并不像《万历十五年》中的1587年“看似平淡却暗藏机缘的一年”那样,相反,这个年代是“狂飙突进”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了一个非常繁荣的阶段,社会生活水平蒸蒸日上,艺术产业不断长大,电影默剧走向了成熟巅峰期,女权运动越来越繁盛,妇女在这个年代获得了选举权,劳工运动也逐步兴起,黑人民权运动开始萌芽,而在社会的整体繁荣的表象下,上层阶级虚伪腐朽的生活方式与道貌岸然的清教徒的价值观的对立冲撞不断产生,浮华的表象隐藏溃的危险。
而就在这个崭新的年代的第一年,美国开始执行禁酒令,自此之后在美国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违法行为,虽然自己在家仍可以饮酒,公开饮酒成为了触犯法律的行为。这一法令对于美国娱乐业是最致命的打击,其中以海滩、赌博、狂欢节著称于世的东海岸的大西洋城受到的冲击尤其严重。

剧情细节就不说了,大致讲了禁酒令期间大西洋城内的风风雨雨,恩爱情仇,夹杂了黑帮间的争权夺利,早期的市镇政权架构,基督教清教徒的社会道德信仰与自省,族群矛盾(爱尔兰人,意大利人,犹太人,黑人),还贯穿着早期的黑人运动,女权运动,劳工运动。



禁酒令
有关禁酒令的美国电影小说很多,还有《美国往事》,《了不起的盖茨比》,《教父》中的老考利昂也是倒卖私酒起步发家的。
在美国历史上,禁酒令曾经写进了宪法修正案,而后又被废止。二十世纪初以来,舆论界强烈主张禁酒,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多数州都颁布了禁酒法令,美国20年代国会立法颁布了禁酒令,理由就是酒是犯罪的根源。人们无法在短期戒除数千年来的嗜好,因此禁酒令的严格执行导致私酒走私黑市交易的的猖獗,有个说法是没有非法物就没有黑市,显然私酒这类没有显著危害的半生活用品会越禁越凶,权钱勾结越来越多,黑帮活动也走向了台前,资本家黑白两道通吃,大西洋城独特的市镇政权架构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片头就从大西洋城禁酒令前的最后一次狂欢开始,人们囤积美酒,尽情狂饮。大西洋城实际的掌控人是司库官伊努克汤普森,男一号,人称纳吉,纳吉的第一次出场,是在大西洋城妇女促进会的禁酒令宣传活动上发表演讲。他讲述了小时候因父亲酗酒早逝,自己小小年纪就担负起来养活一家人的重担,最惨的时候连老鼠肉都吃过。
从演讲的地方出门纳吉就对手下吉米·达莫迪说:政界第一原则,永远不要让真相毁了你的故事。然后,他便坐上那辆蓝色劳斯莱斯前往城中的超级会所,与城中名流大肆讨论借禁酒令大赚一笔的计划。他说他自己之所以能够成为二十年代大西洋城最有权势的人,就在于他很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所以他才能够在黑白两道游刃有馀。
禁酒令为私酒带来了大量的利润,除了海上走私外,各个族群黑帮的争权夺利也你方唱罢我登场,犯罪实力甚至达到了顶层,能够毫不费力地控制政府,纳吉也就是大西洋城中呼风唤雨的幕后BOSS。



女权主义
纳吉在禁酒令宣传活动上的演讲将在场所有妇女都感动了,包括女一号玛格丽特。
在一战时,男人们都上了战场,后方的许多工作都由妇女承担了,养活孩子,维持家庭的责任压在了女性身上,女权主义在此种背景下兴盛。玛格丽特是爱尔兰新移民,坚定的天主教徒,她老公因为酗酒常搞家庭暴力,玛格丽特参加的妇女联盟,戒酒协会等组织来说,成为女权主义者。因为有一子一女,所以传统的伦理又在左右着她,在她丈夫虐待她的情况下,依然精心地照料着家庭。
在得到纳吉的庇护后,她颇有见解的政治态度得到了纳吉的欣赏,还能和议员谈笑风生,为纳吉在这座城市的统治挣了很多印象分。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她那个酗酒家暴老公被纳吉干掉。她也半推半就,以原夫姓依附纳吉,成为其情妇,与其同居,网友赠名“小寡姐”。
玛格丽特女权主义观念体现在她所渴望的不是想成为男人的附庸,而是得到男人的尊重,认为女人具备和男人同等的能力,而1920年美国《宪法》第19条修正案正式给予妇女选举权,这与禁酒令相差没多久,玛格丽特的独立见解使她成为纳吉获取政治分的一个有力帮手,她逐渐意识到了她被利用了,曾一度忍辱负重,甚至接受了纳吉谋杀她丈夫的事实,她的女权思想是原始的,不成熟的,在物质上脱离不了男人,但她依旧努力证明自己,在后来挽救了差点身陷囹圄的纳吉。
她也因此成为此剧在那个时代女权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



清教徒
其实禁酒令的主要推动者是教会和妇女权益保障类的社团组织,酒在宗教上和罪相联系,而酗酒者又导致家庭暴力,使得宗教与妇女保护团体得以合作,积极制造舆论,促成了有关禁酒的宪法修正案的通过。
宗教团体中以清教徒为代表的美国上层阶级有点类似中国的儒家的价值观。在美国历史上,清教徒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派别,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倾向,一种价值观,它是对信徒群体的一种统称。1620年,102名清教徒乘坐著名的五月花号来到美洲的普利茅斯建立殖民地,他们是英国第一批的新大陆移民,是未来150年后美国大多数人民的祖先。
在美国早期时代,清教徒就扮演着勾画蓝图者的角色,他们用自己的理性和热情建立和维护着这个国家,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国家存在不符合他们道德价值观下限的事物时,他们会发动一切可能的力量去反对,这也因此造就了另一个奇葩般的人物——国税局管禁酒的尼尔森——一个宗教狂热分子,虔诚的基督教徒,俗话说人生只有死亡和税收是躲不开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纳吉也没有躲开对走私禁酒极度愤恨的尼尔森。他一方面用宗教仪式训诫自己,时时刻刻想抓住纳吉的尾巴,另一方面他与妻子长期不育,却陷入了被纳吉抛弃的一位脱衣女郎的情网,并生下了孩子,宗教反而束缚了他自己。
当然清教徒的主体应该是中上层,类似中国的儒家士子阶层,他们代表着社会主流价值观,一方面崇尚商业和工业活动,在商业中诚实守信、珍视信誉、决不坑蒙拐骗,追求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认为人开创产业必须要禁欲和俭省节约,限制一切纵欲、享乐甚至消费行为,而将消费性投入和支出全部用在生产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上,如此必然导致资本的积累和产业的发展。清教徒的这种努力奠定了今日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基础,铸就了美国民族特性。



族群矛盾
二十年代,美国社会中下层形成组织的民族群体有意大利人(这个最著名的就是黑手党了)、爱尔兰人(莱帅的《纽约黑帮》)、犹太人、黑人,把犹太人列为下层是因为其在其他民族心目中的地位很低,而并非其社会地位,犹太人的商人特质和其与生俱来的危机感使得他们在黑道上虽然地位不高,但仍然游刃有余,巨大的财力和精明的头脑让他们多数时间身居幕后。爱尔兰裔美国人现今已成为美国白人中的主体民族,但在二十年代一直混迹于社会底层,其天主教的信仰与英德等新教势力发生冲突,爱尔兰独立运动和北爱问题更使这个族群成为一个社会不稳定因素,意大利后裔作为天主教徒也是如此,西西里岛的黑手党更是全球闻名,在美国大量的黑帮题材影视作品中,意大利裔美国移民都是幕后老大,再加上逐渐解除奴隶标签的黑人,虽然仍然没有选举权,但是其廉价劳动力的性质使他们的作用日益凸显,以至于冲击了原来白人劳动者的工作,因此黑人民权运动萌的芽与又一轮劳工运动几乎同时进行。美国二十年代的族群利益冲突和今日台湾的族群矛盾是有一定区别的,尽管有多元文化,但他们始终有一个清教徒的核心价值观占据着主流统治地位。



宫廷政治
《大西洋帝国》中的有关城市主导权的争夺颇似宫廷政治,(想起了今天的重~~庆,十~~八~大)前文的纳吉的手下吉米·达莫迪是大西洋城建立者一个将军的私生子,剧情开始时他颇有接班纳吉的趋势,但他乃普林斯顿辍学的一战老兵,心高气傲,等不及就抢班夺权了,甚至勾结了其他黑帮(他们本属于爱尔兰族裔),和意大利人犹太人合作,搞垮纳吉。这一段城市主导权的争夺将早期的美式民主体现的淋漓尽致,权钱、人脉加上枪是统治的基本要素,最终腥风血雨并没有出现,在剑拔弩张的一刻,纳吉各个击破和其他黑帮巨头们达成了和解,重新夺回了城市主导权,有点应验了《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话,人越多,武斗越不可能打起来,吉米·达莫迪和他同性恋的画家妻子成了争权夺利的牺牲品。宫廷政治是社会利益分配的上层表现,城市上层阶级与下层的利益是紧密相关的,这与族群之间的冲突、黑帮派别的争斗也有关系,利益没有分配好,再好的政治架构也是花瓶。



禁酒时代是一个道德被绑架的年代,人们表面上以道德为武器,攻击对手,暗地里却无所不用其极,生活奢华腐败横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那又是一个灵感迸发的年代,爵士音乐、女权主义先后萌芽、勃发,艺术装饰行业达到了一个高峰,电影默片走向成熟(《雨果》《艺术家》都是想那个时代致敬的作品)。经济方面,美国迅速从一战的困难时期过渡至平稳发展期,随后很快就进入高速增长时期。
总的来说,大背景下的禁酒运动以及相伴的大西洋城中的浮华可以说是美国原始清教徒们理想愿景的一次回光返照式的社会表达,体现了清教徒主导社会道德和价值体系两面性,人性是不会永久的被宗教价值观束缚,但一味突破下限仍会受到惩罚,这种惩罚来源于社会本身的调试机制,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突破清教徒设计的完美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濒临崩溃······

大西洋帝国 第一季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