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梦巴黎

评分:
6.0 还行

原名:The Dreamers又名:梦想家 / 巴黎初体验 / 爱作爱作梦 / Innocents / Paris '68

分类:剧情 / 爱情 / 情色 /  法国   2003 

简介: 1968年法国学运前夕,孪生姐弟伊莎贝拉(伊娃•格林)和雷奥(路易斯•加瑞尔)因

更新时间:2020-12-02

戏梦巴黎影评:去爱、去爱:他们在雨中呐喊


【首发于公众号空镜solo】

“第一次在法国电影资料馆看片时,我就忍不住感叹:法国,只有法国,会把影院设在皇宫里。”1968年的法国巴黎,跟随着一个来自异乡的青年影痴,贝托鲁奇带领我们走进旧日光影的殿堂。这位来自意大利的游吟诗人,在才华横溢的一生中,把充沛的激情献给了巴黎和遥远的东方。作为帕索里尼和戈达尔的信徒,贝托鲁奇将政治、情欲和虚无表达得淋漓尽致。

戏梦巴黎,这部进入21世纪贝托鲁奇的惊世之作,饱含着对法国电影新浪潮的爱与致意,将导演的影迷情结毫无保留地挥洒出来。下着暴雨的夏日狂奔,赤身裸体的鲜活男女,以电影为避世的手段,在乌托邦里狂欢。

里奥、伊莎贝拉、马修,三个影痴,疯狂的巴黎青年,他们游行示威,反抗政府,满墙壁贴满了电影和艺术,塑造了一个不愿走出的乌托邦幻境。他们是六十年代巴黎青年的缩影:争论卓别林与巴斯特基顿的孰优孰劣到面红耳赤,手拉手穿越卢浮宫打破《法外之徒》的记录后欣喜若狂。两男一女,戏梦人间,经典的三人行,构建出自己的光影世界。

他们反抗的,是权力与世俗,以及一整个外部世界。他们通过对屋内一个酒神狂欢世界的塑造,与屋外隔离,借由艺术的力量,完成反抗。里奥和伊莎贝拉,连体婴儿、双胞胎,他们形影不离,强烈的爱意却迫于习俗无法表现出来,作为兄妹,他们的亲密结合是不被允许的。他们既为彼此,又为一体,代表着自然状态下探索的生命,而马修,外来者,美国人,通过艺术的契合和疯狂的冒险,和他们融为一体,完成了一个自然世界的塑造。

两场巴黎的夏季暴雨,将三个人的关系紧密连接在一起。马修,既是一个旁观者又是一个参与者。在偷窥目睹到里奥和伊莎贝尔两兄妹睡在一起时,马修是惊恐的,他也曾多次提出,觉得他们两个人这样的行为非常怪异,但是,在艺术的高度契合之后,马修彻底融入了进来,和他们形成了爱的整体,他的习俗视角隐去了,被艺术的狂热占满,成为了里奥和伊莎贝尔赖以栖息的新世界。这三个年轻人,在经血中融为一体,在母胎里尽情狂欢,他们的肉体,他们的热情与爱意,就是艺术。

然而这样一个世界,只需要外界的一个凝视,一个砸进来的玻璃瓶,就可以摧毁。它是少年时代的幻梦,羽毛一般脆弱的质地,尚未和外部世界交锋,又何来力量抵抗。它仰仗着年轻的激情和爱欲,也会被同样的激情抛弃。马修离开,这个短暂的酒神世界离开了,里奥和伊莎贝尔疯狂地迎向战火,他们要去探索新的世界了。

他们奋不顾身投入的那场“战火”,1968年的巴黎学潮,将整个新浪潮战线统一到了一起:路易马勒,阿伦雷乃,卡斯特,西维特,特吕弗和戈达尔站在第一排,手挽手,改变他们经常对抗的六十年代体制。在那一年的戛纳电影节,戈达尔大声抗议“我叫你们去支持工人与学生,你们还在这里讨论推轨镜头和特写”他的身边,站着特吕弗。然而此后不久,两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戈达尔彻底投身于政治表达,改革自己所有的电影语言,特吕弗坚守传统艺术电影,与外界隔绝。在日以作夜之后,戈达尔写信批评特吕弗是个“骗子”,中产阶级导演。特吕弗则以20页的长信决绝了这段友谊,表明不满艺术成为政治的工具,两人彻底分道扬镳。

当年戈达尔在《女人就是女人》里致敬特吕弗的《祖与占》和《偷吻》,也是在特吕弗的支持下,戈达尔有了第一部电影《精疲力尽》,由于艺术观念的不同,这段长达数十年的友谊最后只留下感伤的回忆。时光匆匆流逝,再疯狂炙热的火焰,也终有烧尽的一日,再光荣并肩的伙伴,也终有分别的一刻。里奥,伊莎贝尔,马修的结合,是一个左派、浪漫、无畏的时代及群体的缩影,他们的分开,如戈达尔和特吕弗一样,是一个时代的逝去,也是世间因果的必然。他们塑造的乌托邦,将永远以其纯洁成为日后心灵的永恒归处。正如汹涌如法国新浪潮,也会被时代裹挟停留在时光的彼岸,但爱,会随着影像流传下来,供后起的影迷们祭奠。

贝托鲁奇想要塑造的,其实是一种绝对纯洁的状态,唯有这样的纯洁,才足以承载起对于电影与艺术最纯净的爱。这样的状态,只存在于疯狂不计后果的少年时代,年轻的人们携起手来,赤面相拥,脚下,便是整个世界的光彩,它也许终有一日会被打破,成为往昔的年少绮梦,但正是有一代又一代满含热爱的人们,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提醒着,最重要的事情是:去爱,去爱......

我第一次看《戏梦巴黎》,是在一个无知得可怕的年纪,当时停留在脑海里的,只有伊娃格林姣好的身体带来的脸颊的潮红,只有三个人跑过卢浮宫时停留心头久久无法消去的震撼。那时候我连电影哪一年诞生都不知道,不知道新浪潮为何物,不知道他们所致敬的《法外之徒》是什么,不知道片中那些引用的黑白光影有着怎样的魅力。然而那样无知的我却可以尽情陶醉在贝托鲁奇塑造的梦境里,那也是第一次,我不禁感叹,世上还有这样一个如此流光溢彩的新世界。很久之后,我才知道这是贝托鲁奇作为影迷身份的一次表达,又不禁感叹,他用这样纯洁的影痴之爱,不知会唤起多少人心中光影的种子,唯有纯洁,能引出纯洁,爱,能引出爱。

后来,贝托鲁奇成为我最爱的导演之一,因为他毫不掩饰的欲望,激情和爱。爱电影,爱巴黎,爱戈达尔,爱帕索里尼,热爱的人才能感受到大声呐喊的快感。像贝托鲁奇这样可爱的疯子,放纵着用影像大喊“我爱!”,利奥德从孩子长成了大人,在《巴黎最后的探戈》里成了不肯停下摄影机的疯子,在雨中大喊,“你比丽塔海华丝更美,你比琼克劳芙更美,你比金诺瓦可更美,你比罗琳白考儿更美比艾娃加德纳还是米基努里的情人时更美!”这样雨中的呐喊,是光影诞生的灵魂,也是意义。

2018年11月,贝托鲁奇去世。2020年4月,《电影手册》在最后的卷首语写到:什么是批评——去爱,去爱。这本曾经新浪潮的战斗堡垒,终于,还是倒在了时代的岸上。有时浪潮太大,让我们不禁恍惚,一个时代,是否真的已然逝去了。然而,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巴黎就在此处,在任一场磅礴的夏日暴雨中,总有人会呐喊--“去爱,去爱。”


戏梦巴黎的相关影评

戏梦巴黎
植二 • 禁忌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