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故乡

评分:
0.0 很差

原名:文学的故乡又名:文学的乡愁

分类:纪录片 /  中国大陆  2020 

简介:

更新时间:2020-08-21

文学的故乡影评:寻找文学的故源


最近看了一部记录片《文学的故乡》,它是以故乡为源泉,讲述了当代知名作家的成长历程,并重点分析了故乡这个特殊成长环境,带给了作家不尽相同的文学启蒙。纪录片的节目组执着于刨根问底,他们无比痴迷于作家的成长环境,试图将这些极具偶然性的成长经历复盘为一个方法论,以便于尽可能从逻辑上,解释一代名家写成传世经典的原因。我想,文学如风,那是一瞬间的灵感迸发,是成长经历形成的思想气流,不经意间产生地激烈碰撞,它并非标准工业生产下快餐的产物,一切都严格遵循着效率优先的原则,至少传世经典,是无迹可寻的,如果有,那可能并非经典。

讲文学,总是绕不开故乡这个主题,好像它是一切的起点。莫言写作的起点,来自于对作家可以一天三顿吃饺子的渴望。为了吃食写作,似乎缺少了文学的雅致,带上了一种饥肠辘辘的窘迫,少了放荡不羁把酒言欢的洒脱,似乎将这个无比高尚的职业变得俗不可耐。很多人评价,刘震云过于商业,少了作家的坚守。难道,憋屈在昏黄的小房子里,过着清苦的日子笔耕砚田就更为高尚。高尚的操守,究其本源,无非是多数人的行为标准和世界观。寻根,未必就是你我认同的根。阿来,对家乡失望的孩子,一个既疏远,又亲近家乡的行者,对于家乡他是矛盾的,甚至不愿过多的去诉说。如果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评判一番,这样的人格,又怎能写出《尘埃落定》。

最早了解“故源”一词,是欣赏人大王以陪的公开课,他反复提及了“故源”这一关键词语,并解释为“故乡的源泉”。在他的课程里,家乡是文学开始的源泉,是一切灵感的起源,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石。此类公开课看的多一点,就会了解到,大多数文学赏析课都是以故乡作为开端,并以成长经历这一时间轴为主线进行讲解。思考一二,略显失望。文学是某年、某月、某时、某地、某人、某物灵感的爆发,但这种分析讲解套路,却夹杂着标准化生产车间里的烟火气。凡人总是试图去分析大师的思想,寻找一书成名的捷径,假如大师能够被寻常人理解,又怎么会是大师。最像文学的,莫过于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中真谛,各有理解,其中思考,各有千秋。

偏爱记录片中贾平凹的家乡,秦岭下的黄土地,这种偏爱可能来自双水村。很神奇,为什么陕西作家能够占据文坛的半壁江山,难道是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磨难,又或者历史的长河赋予了这片土地不一样的文化底蕴。严肃文学痴迷乡土,喜欢描写时代背景下农村的变革。而我,偏爱路遥笔下的双水村,是他的执着与温柔,让我们看到了时代背景下黎明前的曙光。或许这个时代,努力与回报早已不成正比,但在《平凡的世界》里,无数靠着勤劳的双手,改变了命运的小人物,无疑是路遥带给那个时代最为有力的呐喊。

我是幸运的,恰巧在某年、某月、某日躺在床上看到了这部纪录片,这无疑是我与这些作家最为近距离的接触,让我可以用最低的成本直面他们的生活,寻找他们创作的源泉,感受他们灵魂的深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