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故乡

评分:
0.0 很差

原名:文学的故乡又名:文学的乡愁

分类:纪录片 /  中国大陆  2020 

简介:

更新时间:2021-02-21

文学的故乡影评:《文学的故乡》:跟着作家回故乡


文学源于哪里?读文学大家莫言的《蛙》、贾平凹的《秦腔》、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阿来的《尘埃落定》、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毕飞宇的《玉米》……我们猜想,文学植根于土地。那么,这些中国当代文学版图里的“故乡”,是如何孕育出那些伟大的小说?

从2016年夏开始,历时两年,纪录片《文学的故乡》跟随6位著名作家回到故乡,还原作家们的童年往事、青春岁月,寻找他们文学梦想的缘起,以及他们如何将生活的故乡转化为文学的故乡。

1 贾平凹的商州

“故乡就是以父母存在而存在的,父母不在了,那个故乡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字面上的一个故乡。只有父母在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故乡。”——贾平凹

生在秦岭,长在秦岭,贾平凹的故乡是陕西商洛棣花镇。

镜头跟随贾平凹从现居地西安回到故乡的童年老宅,他与乡亲们寒暄忆旧,走过故乡的生命之河丹江,似乎故乡一直在他身后。

贾平凹的文学创作曾经遭遇迷茫期,那时他回到了最熟悉的地方——家乡商洛。他和朋友下丹凤、走商南,一路沿丹江而下,白天走村串寨、晚上趴在炕头写作,后来发表了《商州三录》,将古时的“商州”一词在全国重新叫响。贾平凹用自己的作品建立了“商洛根据地”,又通过作品把根据地扩大到陕西,甚至整个秦岭地区。吸取土地的养料、乡村的精灵,写作成了他生命的表现方式。他说自己像一个蚕一样,把嘴里的丝吐尽。

2 阿来的嘉绒藏区

“我对故乡,我曾经很不爱,现在有点爱,我不想美化它,我也不想丑化它,我所有的书写都想还它一个本来的面目。其实故乡也是我们自己的一个投影,写故乡也是写自己。”——阿来

阿来对故乡的情感是复杂的,其中也包含恨意。

四川阿坝嘉绒藏区,阿来老家的村子里,只有二三十户人家,两边是雪山,中间一个峡谷山沟,山下种庄稼,山上放牧。家乡有条梭磨河,人家靠水而生,哪里有水,哪里就有人家。所以他刚开始写诗的时候,写的就是大河两岸的自然人文景观。

为了找寻自己和土地的关系,阿来骑着马一座山一座山地走,一路观察记录。

阿来走访了许多县,找县志、各种史料,到民间收集传说,不为功利化的写作,只为了解历史。后来有一天,那些文字和故事像是自己来到了他的指尖,《尘埃落定》的写作开始了。1994年,这部小说写成,阿来觉得对故乡做了一个交代,是该离开的时候了。

如今回到曾经极力逃离的故乡,阿来走过孕育他的诗歌的梭磨河、改写他命运的水电站、启迪他写作的土司官寨和山林,他和父亲母亲坐在一起吃饭、和家人跳起舞……你会感慨,故乡也许就是你再也回不去的地方,即使你的脚下就是故土。

3 迟子建的冰雪北国

“当我童年在故乡北极村生活的时候,我认定世界就北极村那么大;当我成年以后,到过了许多地方,见到了更多的人和更绚丽的风景之后,我回过头来一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迟子建

迟子建出生于北极村,中国最北的村庄。故乡的源头活水滋养了她的写作,她的生命和文学的根就是冰雪根芽,北国的自然风光成为了她的生命和作品的底色。

回到北极村,忆起童年往事,故乡还是那个故乡,但她最想念的姥姥不在了。真实生活过的地方,每一粒雪都是有感情的。这里也是她笔下的《北极村童话》《逝川》《群山之巅》的故乡,她的小说有一种“生活原生态的毛茸茸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来自于真实的经历、依赖于这些山水。

在雪地里打滚,在零下40度的黑龙江上冰钓,在供销社怀念小时候吃的糖果……她还是那个冰雪世界的野孩子。她的坚韧柔软、她不老的灵魂,应该是这土地的馈赠吧?

4 毕飞宇的苏北水乡

“我相信只要我在那个大地上书写过,我就有理由把它看成我的故乡。”——毕飞宇

撑一支竹篙,毕飞宇划过江苏兴化的河流,岸边是盛开的油菜花,他的作品《玉米》《平原》《青衣》里的人物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1964年,毕飞宇出生于兴化杨家庄。小时候,毕飞宇跟着父亲的工作调动,一直漂泊,走过小村子、小镇、县城,后来又去了小城市、大都市。时隔30年,重归故里,近乡情怯。寻寻觅觅,一路找一路问,突然回头看到熟悉的老屋,骤然流泪。

因为这样的经历,他认为自己是没有故乡的。他说自己的一只脚踩在乡下,一只脚踩在一座想象中的城里。但他生活过、书写过的地方,成了他的文学故乡。

5 刘震云的延津

“故乡对一个人最大的影响,首先是语言,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生活方式,包括生活的态度、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刘震云

河南延津,是作家刘震云的故乡。他说,自己有两个特别好的导师,一个是他的外祖母,一个是他的舅舅。外祖母和舅舅的充满智慧的人生哲学深深影响了他。

人如其文,他的幽默风格从现实渗透进作品。一身随意的运动装,刘震云在老庄村里走着,在华尔街走着,心情没有什么不同。从老庄走向世界,再回到老庄,他还是和过去一样,和乡亲们无话不谈。他去了很多国家的很多地方,后来发现,这些地方和老庄没有任何区别,虽然建筑、语言、肤色不同,但人性都是一样的。

6 莫言的高密东北乡

“作家的故乡并不仅仅是指父母之邦,而是指作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乃至青年时期的地方。这地方有母亲生你时流出的血,这地方埋葬着你的祖先,这地方是你的血地。”——莫言

莫言的作品中,孩子奔跑的方向,就是莫言故乡的方向。

“高密东北乡至高密县城东北方向,这一片低洼的地方,秋天是望不到边的高粱地,夏天到处都是青纱帐。冬天漫漫的荒原,一眼看不到边的雪。”那里是莫言小说的原点。

在旧居,他回忆儿时的放羊经历,周围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地和飞来飞去的鸟。在后来的写作中,这些印象在他的脑海里复活了。

因为想逃离落后的故乡,莫言离开家乡去了部队,业余时间就搞文学创作,很快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后来莫言考进了解放军艺术学院的文学系,在军艺,他发表了《透明的红萝卜》,“三步两步”登上了文坛。小说《秋水》里出现的“高密东北乡”,后来成为了莫言的文学地标。在莫言的笔下,高密东北乡有了森林、丘陵、沙漠、大河、山脉……他写的故乡不仅是他生长的地方,也是中国。


在《文学的故乡》里,有人看到了作家的生活、有人看到了文学的根芽、有人看到了父母乡亲的深情、有人看到了故乡的美与破碎。

故乡是每个人的回望,文学是土地的呐喊。文学的故乡,就是精神的家园。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