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评分:
6.0 还行

原名: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又名:半场无战事 / 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 / 比利·林漫长的中场行走 / 中场休息

分类:剧情 / 战争 /  美国   2016 

简介: 伊拉克战争时期,来自美国德州的19岁技术兵比利·林恩(乔·阿尔文 Joe Alw

更新时间:2016-11-25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影评:他们的战争。

一、橄榄球明星们问:“你们在那边,用的什么武器?”

表哥的爷爷是在广东起义的解放军,原来是国民党军队的宪兵,起义以后还做过海军司令员肖劲光的警卫员。这些都是我去年才听到的。那时老人家因为病重,已经很久都吃不下饭了。姨妈让我们家做点吃的送去,看看不同的口味会不会提起一些他的食欲。那时我才知道老人家原来过去那么传奇。听长辈们说,老人家原本并不喜欢说起自己过去的事情,有可能是因为文革的时候被批斗得多了。直到病重前不久,突然有一天他开了话头,手舞足蹈地比划起他过去的经历。他说当初被批斗被揪到大街上去打,他一边被打一边喊:“你们有本事怎么不去打朱德,他以前不也是国民党。”可是打仗的事情他说得很少,只提到一件事,部队连续行军七天七夜。长辈们问,都不停下来睡觉吗。他说,不停的,一直跟着前面的人走,一边走一边睡。
送饭那天,我说我也要去。我觉得老人家肯定还有一肚子的故事没有说出来。因为长辈们对部队都不是很感兴趣,所以老人家肯定有种知音难寻的感觉。如果我去了,也许老人家说开心了说饿了饭也就吃得下了。
但是在医院里,老人家虽然说得很兴奋,却很多都是之前说过的,或者毫无细节,甚至起义的地点和时间都很模糊,而且对他最开始在国民党部队里的事情只字不提。不一会他的回忆似乎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不断重复着:“我十七岁起义。”“我是肖劲光的警卫员。”“我是解放军!”“我是共产党!”
我觉得也许细节上的东西能让他打破这种死循环,让他回忆到更多东西。我问他:“在国民党那边的时候用的什么枪呢?”
“冲锋枪!”
“那到了解放军这边呢?”
“扛的冲锋枪。”
“也是冲锋枪?”
“是。冲锋枪!”
我拿图片给他看:“是雷锋枪吗?”
“是。冲锋枪!”
老人家说了一下,确实是累了,我们送去的吃的他也吃下了。在我们走的时候,他和我说:“去深圳工作吧,去找你表哥。”
回来的路上我觉得并没有问出什么新东西来。我跟跟我爸妈感叹:“看来文革太可怕了。老爷子都到这种时候了,还是在强调自己的政治血统纯洁。都好像还是在怕什么一样。”
去年清明节前后,老人家去世了。


二、橄榄球明星又问:“杀人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小外公(也就是我外公的弟弟),在抗日战争的时候是游击队的。45年美国大兵到广西的时候,看到和枪站一起还没枪高的他,还对他伸出了大拇指。读高中的时候,我到他家看望他,不记得是怎么开的话头,小外公很兴奋地说起他在游击队里的事情。他说当年有个游击队员,偷袭一个掉队的日本兵,一下就把那日本兵打翻,然后抢过他的枪。那日本兵已经躺在地上闭着眼睛准备接受天国的审判了。但是第一次拿到正宗三八大盖的这个游击队员却半天没拉上枪栓。原来以前游击队们用的那些汉阳造之类的武器,枪栓都是往后拉一下再推回原位就行了。但是三八大盖推回原位这一下必须要使大力气再往前推一定距离才行。游击队员还以为是枪栓卡住了,半天没纠结出个结果。那日本兵在地上躺了一回发现自己还在人间,立刻抓住枪杆和游击队员抢起来。游击队员误打误撞居然把枪栓给推上去了,砰一声就把这个日本兵打死了。
小外公自己也曾经几乎打死了一个日本兵。有一天小外公埋伏在一个地方很久,终于等到个日本兵出来,他就用手枪给了那个日本兵一枪。日本兵应声倒地。小外公第一反应就是去把那日本兵的步枪给他缴获了。结果差不多走到那日本兵附近时,那日本兵突然又站了起来,提起步枪就朝小外公打。小外公撒腿就跑。
我说:“打完那一枪是什么感觉?”
“有什么感觉,赶快拿他的枪啊。以前枪是最紧张的啊!”
小外公年龄大了身体不好,很直白地问“以为把那人杀掉是什么感觉”自然是件太过分的事情。天也晚了,小外公在准备休息之前关心了我一下学习。他说:“我告诉你,考试的时候,不要着急交卷,要细致地检查,我们不贪图那个速度,我见过很多人写得快的,都是不细致的人,最后怎么样,还没有我分高。”我当时有些哭笑不得,因为在高中的时候,哪有什么提前交卷,能写完就不错了。
但是小外公是住在另一个城市里,后来都没有什么机会去见他。那时候他就已经有些老年痴呆的症状了,近两年已经严重得什么都不记得了。家里人说这和他自己脾气怪异有关系。但是我一直都觉得是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和他聊天,回想起那天晚上,总有一些遗憾。


三、橄榄球队老板说:“你们那天做的事情(被拍了下来),这让那场战争变得真实起来。”

最近姨爹住院了。我去守了几个晚上。
隔壁床的老大爷是个四野的老兵。十几岁的时候在山东要饭,解放军收留了他,他跟着解放军出关,打了四平,打了辽沈,再入关,一路来到我们广西。老人家那天起得早,就拍了拍我的肩膀,很激动地开始和我说起他以前的事情。照顾他的人看着我笑了一下,说你听听就好了,他就这样的。我还觉得是不是你们这些亲人们平时都不和老爷子说话,所以他都憋坏了。可是老人家说的话确实听不清楚,嗓子很哑了,很多事情只能听出个大概,我虽然大致听出有很多战场上的经历,但是实在是听不懂。
中午的时候他的家人都来了。老爷子还是在和我说,他的家人们就帮他翻译。很多故事老人家只要发出一个音节,或者是做一个手势,他的家人就知道说的是哪一件事情。我说你们好厉害,这样都听得懂。他们说老爷子其实在哪里都爱说这些事情,我们看着电视呢,他突然过来一拍我们大腿,就开始说。年纪大了以后,新的记不住,老的忘不了,所以就反反复复说着这些事情。
老爷子说他都不看我们拍的打仗的东西,因为在里面我们的人都不会死的,其实那时候我们死了好多人啊。但是确实,越不怕死就越不会死。每次冲锋他都不怕死,所以当上了连长。
老爷子说他有一个战友,一起参军的好朋友。有一天他们得到命令要去炸碉堡。接到命令的时候,战友激动地把枪往地上用力一磕,应该就是类似我们现在下定决心干什么事情的说话拍一拍桌子那样的动作,结果这么一磕,枪就走火了,枪口刚好对着他自己下巴,子弹就这样射穿了战友的脑袋,战友就这样牺牲了。老爷子说着这个事情的时候,似乎是在流泪,可是老爷子住院很久了,眼角一直都是湿润的,也不知道过去了这么多年,重复了这个故事那么多遍,是不是还是像当初那样恐惧很难过混杂在一起的感情。这故事我听得很痛心,但其实,更大的感觉是过瘾。战争需要的就是这样的细节,我想听更多战场上的故事。老爷子的话题却已经偏出很远了。他拉拉我的手,又指一指我,说:“小伙子,多做好事,不要做坏事。”然后就说起他解放以后在公安岗位上抓坏人的故事。
那天中午老大爷就出院了,只留下了一个部队番号。


四、观众说:“我和你们站在一起,当然不是说我会去伊拉克和你们站一起啦。”

有一次坐火车回家,遇到一家子重庆人。应该是五十年代生人。那天地震,成都去重庆的动车都停了,他们是改签来坐卧铺的。时间长了也尴尬,我就问说你们这个年纪,应该去过越南吧。大叔说他没去过,他当时是空军的。但是他弟弟去了,而且他弟弟是个战斗英雄,为了掩护战友中枪牺牲的。前几年,他们家属去烈士陵园祭奠,很多战友们抱着他们哭,说没有他弟弟他们也不会还有机会活在世上。
但是他是肯定不知道牺牲的弟弟在战场上经历过什么的。他只是说,那个时候我们的训练战备都差,有很大损失。他们空军也不知道越南的空军实力如何,那边也不知道我们空军实力如何,所以空军就只巡航本国国内,都不敢飞到别人国境里面去。我也举一些我听过的例子,我还知道一些飞机的型号,他也和我说一说我们国家空军发展的历史。听到他弟弟是战斗英雄的时候,说我真是荣幸,这是我第一次和英雄家属坐一起。大叔的妻子听我说了很多以后,一脸期望地看着我,说:“你应该去当兵。”
我听到这句话心里被吓了一下,因为我有一次去路边小店吃饭,可能是因为只有我穿了短裤,蚊子都只叮我一个人,我痒得眼泪都流出来了,脑子里只想快点回家冲个澡,再呆一分钟我都受不了。当兵对我来说可能也就是想想的事情了。


五、比利的家人说:“把一切都告诉我们吧!”

有一次坐动车去广州,坐我旁边的是一个左手只剩下肱二头肌部分的大叔。坐他旁边的两位乘客很是担心他,总觉得他放行李什么的会很困难,很想帮他些什么。但大叔大手一挥,还嫌那两位乘客手忙脚乱地还给他造成了麻烦。我看他的体格和气魄(主要是他衣服后面印着“荣军”字样),应该是个老兵。大叔说话像连珠炮一样,嘀嘀嗒嗒地几乎不给别人什么提问的机会。很有传说中的那种金戈铁马今犹在的老英雄的气概。
我说:“大叔您是部队的吧?”
“对,从越南回来的。我这个手,就是在越南没有了的。”
“这应该立功了吧。”
“那当然啊!我这个是二等功,因为这个复员以后我就到民政局工作了。我现在退休金四千一个月,部队的补助也有四千一个月,我现在就是到处去玩,你听我口音,听不出是哪里的吧。因为我就是到处都呆过。这一趟就是去广州看我女儿的。我女儿在广州开厂,辛苦是辛苦,但是她喜欢啊我也没办法。。。”
大叔说起他现在的生活感觉是刹不住车了。而我有好多好多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问题想问他。这是我第一次有机会和一个从越南回来的老英雄说话。我想知道是不是像网上说的,我们的官兵因为太久没有打过打仗了所以军事素养差所以伤亡很大,如果真的是,除了以前听说过的步炮不协同所以经常炸到自己人,我们的炮弹经常有哑弹,越南人人手一支我们国家产的56冲而我们自己除了正副班长以外只能拿56半,战士们在坦克上坐不稳所以把自己绑在车上最后成了活靶子等等等等以外,是不是还有一些别人没有提到的细节。可是直接问“你这手是怎么没的”自然是太没礼貌。我憋了很久,终于鼓起勇气问他:“那时候,伤亡很大吧?”
大叔说:“接下来,你就会不停地问不停地问。我知道你看到我这样的会觉得很新奇,会很想知道很多事情。但是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新奇的,所以也没什么好讲的。我理解你的心情,只不过对于我个人来说,总是被人问来问去,一遍又一遍地说这些事情,有一些烦恼。”


六、橄榄球老板说:“你的故事,比利,已经不再是你自己的故事了。它现在是美国的故事。它是美国的立国之本。B班就是全美国。”

大学的时候老师上课放《拯救大兵瑞恩》。放完了就问那个怎么问都不会腻的问题:“八个人去救一个人,合理吗?那个人的命难道要比这八个人金贵吗?”
当我被逮起来回答的时候,我吓得口齿不清。而且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表达出那种感觉,那是一种感觉你懂吗老师,是不能用道理来言说的,我甚至想直接用英语说:“This is what America is all about.”我最后还是稀里糊涂地说了一通,大致是这就是美国精神,珍视每一条命每一个家庭,虽然可能会牺牲几个家庭,但是要有这种牺牲,才能维持这种信仰,才能保住更多的家庭。
说完这段话,我心里想,我何尝不希望这是中国的精神呢。其实在中国,有大量这样的事情存在啊,只不过我们的手机APP都被无良媒体的无良信息给撑爆了,我们的电视都被抗日神剧给撑爆了。其实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顾虑,因为彼此之间的隔阂,都把很多故事埋在了心里,年纪大了,记性差了,脾气坏了,更不愿意告诉别人。所以我要更大胆,我要知道更多我们的故事,这是为了这个民族啊!


七、班长说:“如果不喜欢杀人,当初干嘛还要当兵呢?打仗派和平志愿者去就好了嘛。”

我很想告诉你我不喜欢战争,但是我喜欢军事,我喜欢历史。我喜欢部队的高效以及将人潜能开发出来的上进感,我喜欢军事工业中人类智力发挥到极致的精彩,我喜欢战争中各种极端情况所带给我的思考。我不想伤害任何人,但是我不能让别人来伤害我。我不想重复过去的历史,所以我需要深挖过去的历史。
但是武器展上文质彬彬的科学家推一推眼睛,介绍着武器凝聚着多少现今最先进的科技,杀伤力如何的时候,这张平静而略显文弱的面孔,在研究武器的时候,难道是带着罪恶感去追求自己的武器那种惊人的摧毁一切的力量吗?难道他不是在绞尽脑汁去组合搭配,以产出最为高效而爽快的杀人机器吗?难道当他看到自己的努力最终以血肉横飞的形式呈现出了回报,心里不会没有一丝快感吗?同样的,历史学家们在讲坛上纵横捭阖,“歼敌若干”的时候,他心里没有爽快,我是不信的。
当我一次又一次地遇到老兵,我心里没有羡慕,没有向往,我自己也是不信的。


八、

人怎么可能会不喜欢战争呢?
你在烦恼的时候,有多少次都会不自觉地想象到自己的手里出现了一把武器。
而武器往往都代表着一个国家最高的设计和工艺水平。武器、装备、军装,乃至军装上的小部件,俨然就是一件件代表一个民族性格和审美观的艺术品。武器的发展,到最后往往都会促成民用领域科技的发展。这世界上很多矛盾,都是用一场战争来打碎一切,才有了后面生机勃勃的重建。“没有战争这世界就不会发展”,这不是很多人喝了二两以后一拍桌子就能得出的似乎无可辩驳的真理吗?
你在被一种无法反抗的混乱感压制的时候,多么羡慕军人那种能将每一块肌肉控制得“横看一条线,竖看一条线,斜看还是一条线”的完美的掌控力。
而军人们似乎本身就是一个民族的艺术品,军队的整齐划一,军队那种旁若无人的镇定和淡然,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光是想象就能感受到的一种美感,一种仪式感,仿佛是一种任何艺术家都难以复原的行为艺术。
反战电影们,不管如何渲染战争的残酷,或是无意义,都没有办法消除掉战争场面给观众带来的肾上腺素提升感;不管如何残酷,“主角们不都是活着回来了吗”“就算主角没回来,但是自己在战争里,怎么就会那么巧当上倒霉的那一个呢?”《帝国的毁灭》里,哪怕是陪着希特勒在地堡里到最后一刻,不也活着出来了吗?不是还有很多人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三十多万人,踩也把日本人踩死啦,怎么都被屠杀了呢?
就算是《半场无战事》里,美军整齐而专业的行军,威力巨大使用起来姿势又潇洒的武器装备,比利那义无反顾的奔跑,无不让人向往英雄的感觉。伊拉克士兵的眼睛再充血,也冲不散B班拿枪扫射时那一堆脏话所带来的快感。
整个电影最痛快的一刻是哪里?
“弟兄们抄起家伙跟他们干!干死这群妈逼的!”
是这句话,对吧?
军队、战争,意味着极致。高雅、粗俗、优秀、不羁、善良、暴力,彼此间的义无反顾,对待敌人的毫不留情,似乎相反的东西却能够同时在一个人身上极致地展现出来。这简直是从肌体到心灵全方位的“穿衣显瘦,脱衣有肉。”
人怎么可能会不喜欢战争呢?在一切都似乎没有意义的世界里,为了带上“国家”“荣誉”“责任”这些光鲜字眼的事物去流干自己最后一滴血,也总好过在被窝里睡过那分不清白天黑夜的岁月吧。
战争太迷人了不是吗?

比利说:“我们在那里做的事情,不是什么故事或是什么精神,那就是我们的生活。你根本不知道战争是什么,你完全要把战争搞成另一码事。”


九、班长说:“你尽情地挖你的油,我们尽情杀我们的人。但你不要说你是为了我们才这样做的。”

人是不会抵制战争的,即使是反战游行,也都时不时充斥着暴力。可是人喜欢给自己一个噱头,给自己一个借口。就好像我写这篇文章,开头说这些小故事,用“战场内外的真实”来提升观感,最后说一句,这才是战争,它暴力,无趣,充满了无意义的流血,大家不要去。但这些故事我一直不知道写去哪里,终于在今天,一部《半场无战事》给了我这个由头。这似乎也是很多战争电影的套路。
所以,其实我是爱战争的。我热爱战争,我痴迷战争所以我才会不厌其烦地,一直用最强烈的好奇心去收集各种各样的故事,最终我渴望知道那个答案:“杀人是什么感觉?”我想,战争片之所以各种各样花样翻新地从各个角度来展现,来探讨战争,其实都是在寻找这个答案。得到的答案是爽,那就是娱乐战争片,如果是不爽,就是反战片。
可是这都不是所谓的正确的答案。
我们给战争赋予了太多意义,但是对于上战场的人来说,战争就是战争,普通人是没有办法理解的。不了解而得来的喜欢都是叶公好龙而已。我想要榨干每一个老兵身上的经历,去套上各种各样的意义,去寻找所谓的答案。
而实际上,答案也许每一个和我聊过天的老兵都告诉过我了。
“去深圳工作吧,去找你表哥。”
“我告诉你,考试的时候,不要着急交卷,要细致地检查。”
“小伙子,多做好事,不要做坏事。”
“我现在退休金四千一个月,部队的补助也有四千一个月。”
“你应该去当兵。”

你做好你自己的事情,或者,你就去打仗吧。
你想拥有比利有的东西,去打仗吧。
你想知道战争是什么样子,去打仗吧。
你想知道战争有什么意义,去打仗吧。

战争一直在那里。
See for yourself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