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雄兵出击

评分:
0.0 很差

原名:志愿军:雄兵出击又名:The Volunteers: To the War / 志愿军三部曲1 / 伟大的战争·抗美援朝 / 伟大的胜利 / 战与祀 / The Great War

分类:剧情 / 历史 / 战争 /  中国大陆  2023 

简介: 1950年,朝鲜南北两个政权发生内战,未过多久,美国宣布参战,并且趁机对我国东北

更新时间:2023-10-02

志愿军:雄兵出击影评:主旋律不是原罪,但挡不住陈凯歌又夹带私货


在谈国庆档的时候,不可能跳过《志愿军:雄兵出击》。

这是一部自带争议的影片,不论是主旋律本身,还是陈凯歌自己,都不缺少话题度,这两点结合在一起,更是热度拉满。

在《志愿军》中,陈凯歌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摄影、构图,以及对比的表现手法运用的特别好,很精准的传达了该有的情绪与寓意。

前面流水账式的文戏过后,就是大大小小的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在节奏上让人应接不暇。

松骨峰阻击战诠释了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百折不挠的意志与保家卫国的决心,做到了真与情。

三连连长、副连长、指导员三人之间的战友情,嘱咐对方一定要活下去,这一块的感情比较连贯完整,叫人有所动容。

之后陈凯歌又用两个小战士来表达志愿军的家国义英雄气。

在松骨峰又一次发起战斗前,指导员让两个小战士撤出阵地到后方去,给三连留下点种子。

但他们并不愿意,表示三连的人都在这,他们哪也不去,指导员默许,他们转头带着爽朗的笑声,跟着副连长阻击敌人。

虽没有什么华丽词藻,但简单的一句话,一声笑,一个转身的动作,就足以看出“保家卫国”四个字与“英雄”两个字的份量,以及背后的含义。

只是陈凯歌在拍这些类似片段时,用了太多的旋转运动镜头,有些运动镜头甚至毫无镜头语言可言,还晃的人头晕眼花。

但不可否认的是,《志愿军》的工业化水平确实比《长津湖》高了许多,在特效、场景等方面都有进步,这对于国产电影来说,是好事。

然而,还是要说陈凯歌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了。

他还在用自己过去的陈腐观念拍电影,把自己的臆想强行加到影片之中,在他的潜意识里认为不论什么时候都是美强中弱,所以把志愿军的自信没拍出来。

他全然忘了,当时的中国确实在各方面都比较落后,但志愿军面对美军的攻势从未退缩过,胡修道、黄继光、杨根思,还有松骨峰上所有最可爱的人等都是例子。

伟人也说过: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除了战术、战略之外,人的意志,信仰的力量让志愿军成了打不烂、拖不垮的钢铁雄狮,正是这股精气神打赢了抗美援朝战役。

可在《志愿军》第一部最关键的松骨峰一役中,英雄3连的最终取胜却是因为美军的撤退,跟《金刚川》一样的问题。

陈凯歌根本不了解那个年代的那批人,或是他也没打算去认真了解,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完成任务。

片中几乎看不到任何战术动作,没有功能性小组,分头行动,相互配合,都是一哄而上,大概是为了拍出来的画面好看,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恢弘感。

但这样一来,给人的感觉就是我们的战士战胜敌人靠的是勇敢和不怕牺牲,少了智慧和战斗经验,不够专业,思想工作也拍成了只会空喊口号,让情绪感染力大大减弱,只能依靠煽情来推动。

再看《能文能武李延年》中的指导员李延年是怎么做思想工作的。

同样在千钧一发的战场上,李延年不是带头喊口号,而是由小到大,由浅入深,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但却能够直击人心。

可在《志愿军》里一直在过度强调我们打了这场仗,子孙后代就不用打仗了,尽管多次重复,但并不能够感动人、说服人。

然李延年即便说了等到和平来了的时候,我们中的许多人可能已经看不到了,但祖国会记得我们,亲人会感激我们,还是让战士们激动万分、满怀豪情。

这样的动员比喊一些具有号召力的口号有力得多,可惜陈凯歌并不懂这点,他拍3连在松骨峰上说“祖国、人民记得、感激我们”是直给,力度上削弱不少。

此外,陈凯歌又犯了他所谓的文人风骨的老毛病,装、端,整自以为是的文青那一套。

陈凯歌此前已经拍过《长津湖》了,按理说对抗美援朝的历史应该会有一定的研究,如今再拍《志愿军:雄兵出击》三部曲肯定是驾轻就熟。

但陈凯歌用事实证明观众高估他了,他还是过去那个用一部又一部电影证明《霸王别姬》不是他拍的的导演,就像《荆轲刺秦王》一样。

陈凯歌总是觉得历史是错的,只有自己理解的才是对的,而志愿军的故事,明明如实拍出来就足以打动人心了,可陈凯歌偏偏要夹带私货,玩春秋笔法。

过了鸭绿江的第一场大戏是梁兴初因贻误战机被彭老总批评。

但陈凯歌把美式个人英雄那一套,将好莱坞主旋律的拍法直接照搬到了国产主旋律当中。

梁兴初与彭老总对立而站,彭老总骂了他几句,梁兴初却脱口而出“枪毙我”,并把枪扣在桌子上,他面对的可是横刀立马的彭老总。

而彭老总听他解释完后,对他的处罚是让他唱十遍《国际歌》,这番操作与陈凯歌当年面试北京奥运会导演念诗的自我感动,如出一辙。

电影是需要艺术加工的。

如果什么都跟历史一样,那与纪录片无异,但改编不是胡编,陈凯歌这一改编,一黑黑了两个人。

在梁兴初的回忆录里,他写自己当时就敢小声嘟囔了一句:别骂人嘛,然后又被彭老总一通狂骂,哪敢掏枪,拍桌子。

而这一段,《跨过鸭绿江》就改编的特别好。

在会议上,梁兴初因贻误战机被彭老总骂,他只敢回了一句“彭总,不要骂了。”

气头上的彭总更加来气,说要斩马谡,并说,“我不仅要枪毙你,还要撤你们的番号。”

听到这句话后,梁兴初才站起来与彭老总顶嘴,因为贻误战机是他一个人的过错,而38军是铁打的队伍,不能因他而撤销番号。

梁兴初语带悲怆的向彭老总解释,自己指挥失误,无论怎么罚都无怨言,但不能取消38军的番号,因为前线的战士们对得起这个番号。

随后,梁兴初从口袋里掏出彭老总给335团“加菜”的飞虎山的一块石头,拍在桌子上,为38军正名。

彭老总说道:“要不是335团在飞虎山啃石头,守阵地,今天你别想离开这”,然后让他以后吃饭把这块石头放到碗里,时刻记得要对得起浴血奋战的战士,梁兴初立正回了一句“明白。”

第二次战役打响,梁兴初知耻而后勇,阻击美第8集团军,切断其退路。

335团一营三连在松骨峰一战更是又立奇功,之后38军被彭老总盛赞“三十八军,万岁”,自此,38军有了万岁军的美名。

这样一改,承上启下,逻辑通顺,过渡衔接自然,还有将功赎罪,扬眉吐气之意,而陈凯歌却拍成了莽夫之举,完全瞎改,还不如直接照搬《跨过鸭绿江》。

这一笔春秋,如果对这段历史、人物、我军制度不了解,可能看不出来。

但陈飞宇的出场,则是陈凯歌彻底不装了,英雄3连在松骨峰战斗中活下来7人,电影里就活了一个,偏偏这个人就是导演陈凯歌的儿子陈飞宇。

这种尴尬与硬塞的程度与《我和我的祖国》之《白昼流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已经开始用虚无主义硬捧了。

主旋律并不是原罪,但有些人总要将其拍成众矢之的。

要么隐晦的含沙射影,要么明晃晃的摆在台面,连我们观众都能看出来他们的用意,上边的人看不出来吗?也许文化演变已经很严重了。


志愿军:雄兵出击的相关影评

志愿军:雄兵出击
华 • 志愿军
志愿军:雄兵出击
华 • 志愿军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米诺视频,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米诺视频 icp123